- 继承创新 科学发展:2008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体育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论文集(上册)
-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编
- 2053字
- 2024-12-22 00:52:09
大会发言3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
---上海体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上海市体育局局长 于 晨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如今的国际体坛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将会是怎样的局面。众所周知,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体育正迎来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对于后奥运时期体育如何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奥运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将深入学习、认真贯彻,提升上海体育的发展水平。
我国体育为增强综合国力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上海体育应该给这座大都市以什么样的回报?这是我多年来一直思索的一个命题。上海体育沐浴着上海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依托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实力增强的巨大推动,坚持改革创新突破,形成了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特色模式和发展格局。面对上海世博会、面对新一轮城市发展的机遇,上海体育仅仅做好、做大、做强还远远不够,上海体育的价值应体现在对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的体育贡献力上,体现在对国家体育乃至世界体育的贡献力上。
一、体育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体育自诞生以来就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无论是希腊的雅典体育、罗马帝国的城邦体育,还是当今的奥林匹克运动以及蓬勃发展的大众体育和方兴未艾的体育产业,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上许多大城市普遍重视体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在充分发挥体育健康、娱乐、教育的本质功能的同时,更加突出实现体育的派生功能,以推进城市和谐发展。
上海现代体育自20世纪初在全国最早发端,经历效仿、学习、借鉴的起步阶段,进入低层次竞争、引进性运作、差异性发展的初级阶段,正在进入自成体系、自主创新、自我发展的培育阶段。当今的上海体育已成为融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发展特性为一体的综合性事业,成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上海展示国际化形象的名片,成为体现上海城市精神的重要窗口。
(一)体育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城市精神是城市特色的鲜明体现,是城市的品牌。体育精神与城市精神是内在统一的,城市在探索和建立自己的城市精神过程中,需要体育精神来支撑,因此,发展城市体育能更好地为城市树立起一面积极健康的精神旗帜。上海市民在实践中孕育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及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既是上海体育健儿勤学苦练、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是上海城市精神在体育领域的发扬光大,同时上海体育结出的硕果和生动表达推动出城市精神在动态中发展,使上海城市精神不断增强其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体育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经济是体育发展的基础,经济为体育发展提供资金和物质条件。反之,体育的普及和发展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据一席之地,并且正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据预测,我国体育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将以20 %的速度增长。近几年来,上海F1、网球大师杯、田径黄金大奖赛、斯诺克大师赛、汇丰高尔夫奖赛和国际马拉松等重大赛事的成功举办,对上海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04年F1上海站比赛,在酒店、旅游、餐饮、广告、零售等与F1赛事相关的行业中所产生的短期直接经济效益达15~17亿元,与F1相关的行业收益当期效应占2004年增额的2.2 % ~2.8 %。2005年网球大师杯赛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达4.48亿元。
(三)体育在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中的作用
城市的特色及影响构成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城市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城市体育是现代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良好的体育有助于形成城市的特色,扩大城市的影响。如上海,从姚明大步走向NBA,到网球大师杯激情上演;从成功申办特奥会,到F1正式登陆,整个上海滩四处张扬体育的魅力。当上海插上体育的翅膀,既向世界真实、形象地展示了自我,又深化了城市的内涵,从外在建筑到内在素质提升了城市品味,上海与国际化大都市又接近了一大步。很多从未来过中国、从未到过上海的外国人,很多是通过体育赛事和体育明星来认识这座东方大都市的魅力和活力。
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上海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体育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2008年8月7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继续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加快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和高端服务功能,率先形成以服务业为经济结构,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城市。对于上海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实现世界级大都市这一目标,体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对于上海体育来说,伴随着上海城市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革,既有难得的机遇,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一)上海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机遇
上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上海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1.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创造的后续效应
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积极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于塑造全民族的凝聚力,尤其是培育全民的体育精神将产生积极而长远的影响。金牌丰收并不是惟一的追求,更重要的是亿万人民对强身健体的期盼与渴求。作为北京奥运会的协办城市之一,上海在体育设施建设、社区体育推动、体育赛事运作等方面均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上海市民因奥运所激发的体育热情,必然对上海体育可持续发展产生长期的积极效应。
2.上海世博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2010年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中国,聚焦上海。享有经济、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美誉之称的世博会,为上海向世界展示现代城市形象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舞台。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将城市和生活质量作为两个构成要素,反映当今世界城市人的需求和生活追求。体育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获得健康最积极的途径,是塑造美好城市生活的有效手段。体育,让生活更精彩;运动,让身体更健康,丰富多彩的城市体育将深刻演绎上海世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为上海世博注入活力,与世博形成有效互动,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作出贡献,并在服务世博的同时提升、发展上海体育。
3.上海加快经济转型形成巨大的发展空间
21世纪初上海提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四个率先的总要求。这意味着上海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层次和强化功能。市政府制定的《上海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中,将体育服务业作为重点扶植、优先发展的产业,这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4.市民对公共体育的新需求注入强大的动力
上海城市的整体功能正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从本地型向区域型集聚,从国内首位城市向世界级城市迈进。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健康良性发展,市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体育消费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也为城市体育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市政府着眼于满足于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2008年下半年决定投入50亿人民币,加快体育设施建设,这是1887年八运会以来投入力度最大的一年。我们必须尽快构建和完善亲民、便民、惠民的群众体育服务保障体系,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让市民分享体育发展成果,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上海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挑战
在建设国际大都市体育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挑战。
1.挑战之一:发展环境的挑战
当前全球经济正出现新的严峻形势,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经济危机逐步加深,而且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仍处于变化之中,这给上海发展体育服务业带来诸多新的不确定因素,特别对承办国际大赛提出新的挑战。同时随着上海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体育资本正加速进入上海体育市场,投资体育产业运作,而上海体育产业存在着市场化程度低、经营机制不完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上海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全面发展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2.挑战之二:发展理念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竞技体育培养拔尖人才、在群众体育构建服务体系、在体育产业承办国际大赛进行了许多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然而,面对城市发展转型、建设国际大都市体育、奥运后体育发展战略调整等形势任务的变化,过去那种资源依赖型、资本驱动型和单纯技术竞争型发展方式难以适应变化发展需要。如果我们简单地沿用重管理轻服务、重硬件轻软件、重模式轻机制,很难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在更新发展观念和转变发展思维方面,我们面临艰巨的任务。
3.挑战之三:发展能力的挑战
都市需要体育发展,体育增强都市实力。都市体育的发展有着自身规律,既需要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更需要体育部门的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与国际体育大都市相比,上海存在着运作体育和创意创新能力的不足,亟待加强。上海体育管理体制必须尽快从单一行政指令型向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复合型管理体制转变,并在全国起示范率先的作用。
4.挑战之四:发展人才的挑战
人才强体,都市体育发展既需要通才也需要专才。以竞技体育人才为例,运动员难选、难招、难留成为上海竞技体育发展的制约瓶颈。如何保证姚明、刘翔那样的拔尖人才后继有人,是上海体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必须调整战略,营造人才辈出的环境和机制。
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上海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
紧紧抓住机遇,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是实现上海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一)贯彻科学发展观是体育发展的根本性指导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30年,上海体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不是以人为本,评判体育发展标准仅是金牌多寡来衡量,因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体育发展同人民群众增长的体育需求相差甚远,欠账甚多。不以科学发展观作为体育发展的根本性指导,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根本性矛盾。我们今后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体育,而不是以人之外的精神或物质为本的体育,把体育作为基础性的民生工程,作为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以统筹兼顾、制定政策、提供保障、规范服务作为政府主要职责,使体育发展惠及市民。也只有这样,体育才能可持续发展,单科独进、顾此失彼必将影响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对于体育发展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二)上海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
上海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必须以科学发展为指针,以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主办世博会为契机,以加快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为动力,围绕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实现四个率先为总要求,服从并服务于国家体育发展战略,从深化改革、拓展领域、培育主体3个方面整体推进;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三大板块相互联动,竞技体育做优做强,群众体育做多做实,体育产业做好做活;政府主导、市民参与、社会投入三种力量和谐推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上海模式,加快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
(三)上海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经上海市政府批准并发布的《上海体育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体育知名城市的目标。这就是说上海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同时,要把上海体育建设成现代化的体育大都市。这要求上海体育加强自主创新,改变过去片面接受外来体育的现状,形成富有影响力、辐射力、创造力的上海体育特色品牌,使上海成为新的体育创意、新的体育产品、新的体育服务、新的体育形态之策源地,扩大上海在全球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上的占有率,成为体育要素集聚、体育事业繁荣、体育产业发达、体育赛事活跃的体育大都市。
四、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的战略对策
将上海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我们如何入手?突破口在哪里?我们认为上海要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不仅仅要在建造体育设施等城市的硬件上下功夫,更要在形成创新型、多元化和国际化的体育发展机制上求实效。当下需要在以下的关键环节上有所突破。
(一)改革体育管理模式
体育产生于民间,活动在社会,只有依靠社会组织才能实施有效管理。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当前体育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实现行政管理型向社会服务型转变,为社会提供更好更多的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致力于构建由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市场实体共同组成的体育管理大体系,实现利益多元化、管理社会化,把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和社会能够办的事逐步转移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扩大对外合作交流,建立兼收并蓄、内外互动、既符合市场经济运作规律,又符合体育发展自身规律和阶段发展特征的运行机制;加速培育体育协会等体育社团,市体育总会实行枢纽式管理体制,使其能够真正成为发展体育的中坚力量,各级体育社团按照自主办会、自我管理的原则,完善管理组织结构,建立健全规范的经费筹措、财务审计、协商调节、监督约束和社会沟通等制度,从而形成有利于体育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加强体育公共服务
体育公共服务是都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内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驱动力,对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从市民的体育需求看,从保障市民体育权益看,从上海可持续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看,从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看,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内在需要。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以亲民、便民、惠民为宗旨,以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为原则,以社区为基础,以设施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以机构为桥梁,以派送、购买、评估为主要服务方式。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和网络建设,把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以群众体育活动品牌的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和促进市民参与体育活动,并在国际上形成品牌效应;创新运行机制,改进体育公共服务方式,完善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政策,支持各种民办公益性机构的发展;加快立法步伐,提供体育公共服务法制保障,调研制定《上海市社会体育服务保障条例》等法规,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体育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的落实。
(三)凸显世博体育效应
丰富多彩的体育将深刻演绎世博会主题。世博会的举办给上海体育事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也给体育对外交流和提升体育品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体育借助世博会,精心策划、精心组织主题鲜明、特色彰显、精彩纷呈的以传统体育、时尚体育、民族体育、景观体育、社区体育为主要内容的展示、交流活动,举办高水平的体育赛事、高水准的体育会展和论坛,形成天天有活动,场场有亮点,月月有高潮,让四海宾朋深切感受到中国多元体育文化的内涵,体验到上海人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从而大大提升上海体育的发展水平。
(四)发展体育总部经济
近年来上海总部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目前已聚集了643家功能性外资机构,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性总部达208家,外资研发中心262家,功能性外资机构已经成为发展本市总部经济、提升城市产业能级、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国际体育产业耐克、阿迪达斯、NBA、AEG等著名公司纷纷来上海,有的设立办事处、联络处、有的设立销售机构,也有的设立生产基地,如美国安舒茨娱乐集团(AEG)与NBA投资1700万美元,取得上海世博演艺中心部分经营权,以打造世界一流体育娱乐中心。上海要大力提升上海体育开放度和多样性氛围,吸引国内外著名体育企业、国际体育组织及代表性人物来沪开展体育创造活动。同时,鼓励国内外机构投资体育设施,如建设世界一流的体育博物馆,合作经营体育场馆、体育管理企业、体育产业研发中心等。引导上海体育企业加强品牌培育,提升科技含量,向国际化、高端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五)培育国际赛事品牌
大型体育品牌赛事是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目前上海承办的国际赛事每年达40多项以上,初步形成六大品牌赛事(F1、网球大师杯、田径黄金大奖赛、斯诺克公开赛、国际马拉松和国际高尔夫公开赛),上海体育赛事已成为上海城市靓丽的名片。在后奥运时期除办好2011年世界游泳锦标赛和六大品牌赛事外,要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体育俱乐部、体育经营机构的合作,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要形成一区一品赛事,更要运用专业策划、专业操作、专业营销和专业服务的方式和手段,提升上海体育赛事的品牌和效益,扩大上海作为赛事之都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
如果上海体育能够在以上方面扎扎实实推进,各条战线有效积累,那么,上海的体育创造活力一定会跨上新的能量级,以厚积薄发之势释放辐射其影响,以自己的独特作用和贡献于国家体育事业,上海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将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