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秉承传统开拓创新:追寻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发展的足迹
- 罗时铭主编
- 4141字
- 2024-12-22 00:23:40
前言
沐浴着党的“十七大”春风,在全国上下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全力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新形势下,苏州大学体育学院迎来了成立10周年(创办83年)华诞。这是苏州大学体育学院的一件盛事,也是整个苏州大学体育发展历程的一个总结和回顾。值此承前启后的时刻,我们苏大体育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院建设、改革与发展的各级领导、海内外校友以及社会各界贤达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历史从来不曾拥有简单而孤立的定义,它总是渗透入生活的每一个层面,而它又是生活最有力的记录者。它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它为当下提供一种借鉴与参照,在对自身的关照中找寻发展的坐标。过往发生的一切体育事件,其实早已悄悄地熔铸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之中。所以,追寻苏州大学体育发展的足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自身很好而且很完整的语境。以院庆为平台,回顾83年沧桑岁月,总结十年发展历程,继承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学院的发展。这是我们此次院庆的初衷和旨归。
苏州大学体育发展源远流长,肇始于20世纪初开展的学校“强迫体育”运动,从那时起便奏响了东吴体育之声,赓续至今100余年矣。早期的东吴体育虽数度沉浮,却仍然培养了众多优秀体育人才,为推动我国近代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张信孚不仅是著名的远东运动会田径国手,而且是当时教育部体育委员会的委员;又如梁官松不仅是“亚洲球王”李惠堂的队友,而且还培养过许多优秀足球人才。从东吴时期开始,苏州大学便与奥林匹克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1936年,东吴大学有5人参加了在德国柏林举办的奥运会。其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是与刘长春等人一起参加比赛的程金冠,他先后参加了100米和4 ×100米接力两个项目的比赛,大洋彼岸的奥运赛场上首次出现了东吴学子的身影。虽然首次奥运之旅并不如意,但苏大人对奥运会的情结历尽苦难痴心不改,经过几代人的不懈追求,2004年苏大学子陈艳青终于在雅典问鼎冠军。光阴流转,奥运奖台方寸之地,深刻地折射出苏大体育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稚嫩到成熟的一个发展历程。
当时,东吴大学体育系的首届本科毕业生王守方自费参加了柏林奥运会,并做了中国民族体育项目“扯铃”表演。这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特别是中西体育的跨文化对话中,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事件。它向世界形象地展现了中国民族体育的风采和神韵,是中西体育文化交流中的一次有力握手。遗憾的是,这段珍贵的历史并不为世人所熟知,在体育史上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通过此次院庆,我们将这段史料加以挖掘整理,对中国近代体育史,尤其是中国人难以割舍的奥运情怀,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然而,真正让东吴体育获得生命的是1924年创办的体育专修科,由东吴大学和中华全国基督教青年会联合创办,这是苏州大学培养专门体育人才的起点。这一时期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为了满足各地青年会和教会学校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其中1928届专科毕业生彭文馀曾是1936年中国赴欧洲体育考察团的26位代表之一。
斗转星移,历史的脚步在不经意间迈进新中国。1952年,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高等教育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江南大学和苏南文化教学院合并成立了苏南师范学院。同年10月22日,正式成立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从此奏响了江苏师范学院的体育音符。随着国家“一五”计划的实施和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体育系的办学规模与学生来源也随之不断扩大,生源由原来的苏南地区扩大到了全国范围,办学形式也由一年制体育班发展为两年制的体育专修科,并且成立了“江苏省体育干部训练班”,江苏省的篮球队也设立在江苏师范学院内。体育系这一期间培养的学生人数,是东吴时期的10倍多,为国家和江苏省培养了大批体育管理人员及各种专业人才,为缓解新中国体育人才匮乏做出了积极努力。
然而,前进的道路上总有阴霾和乌云,体育系的发展、遭遇与国家的历史进程和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背景相依相映。旁逸斜出的“大跃进”和“文革”相继拨乱了师院体育发展的琴弦,正常的教学科研被迫阶段性地停摆。1966年“文革”一开始,全国高考制度即被取消,直到1971年,大学才重新开始招生。根据当时的社会形势,遵照毛主席关于“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的指示,江苏师范学院体育系从1972年起开始招收工农兵大学生。到1977年恢复高考,体育系共招收了5届工农兵大学生。这期间,虽然社会环境动荡不安,但体育系仍为日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体育人才。“文革”结束后,这些毕业生迅速成为新时期各自工作岗位上的学术带头人,他们当中不仅有教授、博士,有的还走上了体育管理的重要的领导岗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和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苏州大学也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198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并发文,江苏师范学院改制为江苏省地方综合性大学,更名为苏州大学。随着学校的改制,体育系紧跟形势,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编写了较为完整的体育教学大纲,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规格、多渠道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局面。进入90年代,在学校争进“211”工程的动力下,坚持深化改革,根据自身状况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不拖学校后腿,并要为学校增光添彩,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将学院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体育学院。1997年12月,由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体育系“撤系建院”,成立了体育学院。学院进一步加快了改革发展的步伐,审时度势,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树立了注重质量,讲求效益、打造品牌的办学理念。经过十年的内外兼修,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科研、师资队伍、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等方面取得了跳跃式进步,尤其是在2000年获得全国综合性大学和江苏省高校第一个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以后,体育学院逐步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目前,体育学被学校确立为“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体育学院设有体育教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和运动训练学4个本科专业,其中体育教育训练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拥有4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二级博士学位授予点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形成了教学、科研、管理相结合的开放式办学模式。这标志着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在体育学领域内具备了较为全面地培养体育高级人才的能力,学院的综合实力产生了质的飞跃。在做好全日制本科生教育的同时,为了配合地方政府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要求,苏州大学体育学院还积极创办面向社会的专升本教育。至此,体育学院形成了包括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十分注重品牌专业建设,2001年体育教育训练学被批准为苏州大学品牌专业和江苏省重点学科,2003年又被批准为江苏省品牌专业。2004年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被批准为苏州大学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在2005年中国高校专业排行榜上,本科专业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均在国内排行第三。在科研工作方面,积极申报、承担各级各类课题,为国家、地方政府相关的体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重点为竞技体育的科学化训练、监控等提供科研攻关服务。2007年,学院与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皮划艇队签订了科研攻关服务合作协议,为国家的奥运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对现有科研人员进行优化整合,发挥综合性大学和团体集体攻关的优势,制定相关奖励政策,鼓励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产生和转化,全面提升了学院科研水平的整体实力。学院培养的学生在近年来的重大国际、国内比赛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屡屡夺魁。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苏州大学2002级学生陈艳青获得了女子58公斤级举重比赛冠军,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2006年多哈亚运会,我校十多位同学入选中国代表团,摘得了4金1铜的优异成绩。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也为学校增添了光彩。
在新形势下,学院获得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不失时机地提出了新时期的发展规划,将“十一五”期间学院的目标定位为:建设成为综合实力省内领先、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体育院系;建设成教学、研究并举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院系和基地。近几年来,学院围绕着近远期目标,紧抓机遇,乘势而上,以申报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点为契机,不断加强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体育专业由教学研究型向研究教学型过渡和公共体育由教学为主型向教学研究型过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对外合作办学,加强与国外体育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全面提升整体实力。
回首往事,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苏大体育的发展见证了整个20世纪中国的发展历程,是20世纪中国体育发展的守望者、参与者。“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苏州大学体育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创业史、奋斗史,也是一部改革史、发展史。它展示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段历史,一截青春,也是一种回忆。尽管体育学院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了许多困难与挫折,但体院人凭借着对祖国体育事业的忠诚,励精图治,不畏困难,敢于胜利,依托着有利的地理环境和发达的经济基础,秉持着先进的办学理念,不断开创着新的局面。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我们将在创办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体育学院的征程中,继承优良传统,再续辉煌,为中国体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盛世修史,资政育人”。我们希望通过对苏州大学体育发展史的梳理,客观地反映出体育学院83年来的沧桑巨变,弘扬成绩、总结教训、振奋精神,负重前进,以史为鉴,取得新的发展。在此次院史的编纂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很多离退休老干部、老教授、老职工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如程战铭、施惠彬、叶永延、朱丕仁、陆戌生、吴本浩、卢章伦、郑亦华、魏文英、张义盛、姜瑞珍、张卿华、王文英、李佑文、刘涤民等,他们不辞劳苦,积极提供照片和文字资料,在此对他们所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为我们提供资料的在职教职工也表示衷心的感谢!
虽然我们做了不懈的努力,但仍不能将把每件事、每个人都一一涉及,更不可能把每个事件背后所蕴含的全部内容都表现出来。我们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前提下,本着详近略远、公正客观的思路,采用编年史的方法,只做线条式的勾勒,不追求细节上的描述。由于时间仓促和水平有限,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其中的不足之处有待于我们在日后的修订中做进一步的努力,去弥补这一缺憾。最后,敬请广大校友和全院师生予以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