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古今中外涮着吃
涮着吃在我国由来已久。“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一个晚来欲雪的天气里,向朋友发出吃涮锅的邀请。这“红泥小火炉”就是火锅。火锅在唐代也叫暖炉,一般是在小火炉内装入炭火,上面放陶制的沙锅。清代时火锅曾到处涌现。在乾隆年间,宫中摆设了千叟宴。据说那天共使用火锅1500多个,成为历史上最大的火锅宴。清末民初时,全国已形成了几十种不同的火锅。然而涮着吃在过去毕竟只是少数人的雅兴。
时至今日,火锅遍及城乡,已成为人们改换口味的家常餐食。名火锅中诸如北京的涮羊肉火锅、东北的白肉火锅、广东的鱼生火锅、上海的菊花火锅、湖北的野味火锅和江浙的三鲜火锅等,各具特色,风味不同。重庆的毛肚火锅,以水牛毛肚为主料,配有荤素菜品,具有麻、辣、烫、鲜、香、嫩和脆等特点,盛行夏天围炉进食,往往一手摇扇,一手执筷,汗流浃背,吃得不亦乐乎。在台湾、香港流行的名火锅也有多种。台湾的海鲜火锅涮料以海鲜为主,有螃蟹、草虾、鱼肉片和蛤蜊等,调味品仅一碟上等酱油。沙茶火锅最初流行于香港,以高汤为锅底,放入苹果或凤梨用慢火炖。涮料是新鲜牛肉,汤汁甜美,风味极佳。
中国火锅在国际上一直享有盛誉,许多国家仿照我国的涮着吃,创制出种种符合本国口味的火锅。日本的“涮涮锅”也称为“迷你火锅”,内盛高汤,加豆腐、番茄和香菇等,外加一碟肉,自吃自添,有“一人天地”之称。韩国的“石头锅”,其锅底是辣椒油、辣椒粉、涮肉片和肥鸡。食客往往被辣出汗珠、眼泪,有“辣死人不偿命”之说。泰国的“香辣锅”,以香味浓郁的冬荫叶做锅底,常以“三七”等滋补药入汤,有一定的药膳健身功用。印尼的“咖喱锅”,使用作料有咖喱、香料、番叶和椰子粉等,涮以鱼头、鸡肉、牛肉,锅底还能以米粉浸汁,有尽吸原汁的雅趣。法国的“勃艮锅”,以油为汤,牛肉切小块,用铁叉挑起在热油中涮上一气,生熟程度全凭食客喜好。瑞士的“乳酪锅”,以葡萄酒兑适量乳酪烧开,用铁叉叉起小方块面包,蘸取乳酪酒浆食之,风味十分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