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持续提升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爱尼阿克)于1946年2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1954年计算机开始进入美国企业用于运营管理,标志着信息技术(IT)在商业领域应用的开始。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格局的形成及1961—1972年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施,计算机应用逐渐在美国和欧洲国家的企业中进一步扩大。20世纪60 70年代,业务处理系统的出现使企业能够通过业务流程自动化来提高运作效率并降低成本。此后,各类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使企业能有效处理复杂的信息,提升管理效率,由此形成了发达国家企业信息化早期的采纳阶段。1960年,赫伯特·西蒙在《管理决策新科学》中详细阐述了管理决策过程及计算机对管理决策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决策支持系统(DSS),以及20世纪90年代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和数据仓库(DW)等的出现,使企业信息化应用不再局限于快速、准确和低成本地进行业务运作,而是进一步利用IT增强组织的学习能力,提高组织内外部的协同能力,改进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促进业务流程变革和商务模式的转变,以此来支持企业的发展。

中国企业信息化比美国晚了近30年,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如沈阳鼓风机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北京第一机床厂、济南第二机床厂等机械制造和鞍钢、首钢等钢铁业。2006—2009年,作者先后实地调查了沈阳鼓风机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济南第二机床厂、鞍钢、首钢等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鼻祖企业。作者在沈阳鼓风机厂了解到,1979年,该厂从IBM公司购买了新中国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中型商用计算机——IBM S/370,组成项目组实施制造资源计划(MRPⅡ),称为“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由此拉开了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帷幕。截至2008年,仅中国钢铁行业企业信息化总投资就超过了80亿元人民币,各行业企业信息化投资累计超过万亿元人民币。

作者在对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家企业的实地调查中发现,无论在钢铁、机械、汽车、化工、能源等重工业领域,还是在医药、家电、电子、食品、日化、服装等轻工业领域,或者金融、电信、商贸、旅游等服务业领域,外围设备大部分来自中国自主品牌,如联想PC和笔记本电脑等,但服务器和高端核心管理系统几乎都来自IBM、惠普、SAP或Oracle等国外品牌,如钢铁业核心制造设备和服务模式创新的核心元素,均来自西门子、日立等欧美和日本企业,甚至在普通的小家电制造领域,如电热水壶和电控板等关键零部件也来自欧洲技术垄断企业。一方面,中国企业大量采购和使用世界先进的管理系统和成套设备,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体系和人力资源素质与先进的管理系统和成套设备不匹配,导致管理系统和成套设备的生产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和释放,形成了中国企业信息化中的技术效率损失。相反,在美国或欧洲等发达国家企业中,成套设备和管理系统也许不是最先进的,但其与企业的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相互匹配,由此形成的技术效率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往往远高于中国。

跨国公司热衷于将其最先进的成套设备和终端产品投放在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在享受全球领先的高技术产品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承受着因未能充分应用这些高技术产品而带来的技术效率和性价比损失。2007年,埃森哲公司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2005—2006年,IT设施处于领先全球市场应用的:中国占19%,欧洲占15%,美国仅占6%;处于早期应用的:中国占54%,美国和欧洲分别为40%和41%;处于追随应用的:中国占27%,美国和欧洲分别为54%和44%。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企业信息化应用的特征和付出的代价。

由此可见,如何有效提高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企业IT投资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回报率,正成为当前中国企业信息化需要正视的关键实践问题。

在理论上,国际学术界通常将企业信息化具体定义为信息系统应用或IT采纳、扩散和消化吸收等概念。信息系统采纳和消化吸收的评价、软件能力成熟度(CMM/CMMI)评价、IT基础架构(ITIL)等模型和方法论均试图从不同方面解决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如何持续提高的问题。如祝效国、叶强和李一军(2009)将企业技术创新框架以新技术启动(Initiation)、采纳(Adoption)和常规化(Rou-tinization)三个阶段为核心来讨论分析。目前,国际学术界尚未在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的评价上形成统一的结论。

詹姆斯·哈林顿在《项目变革管理》中提出,量化管理是第一步,它导致控制,并最终实现改进。如果不能量化,就无法管理,从而不能控制和改进。同样地,要对企业信息化发展进行有效规划和指导,也需要对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形成有效的评价。成立于1979年的Gartner公司建有目前国际上最著名的企业IT应用评价数据库,也是全球最大的业界基准数据库,Gartner的客户以匿名方式在数据库中进行评估分析,以便进行竞争地位的比较。Gartner公司为客户评测提供Decision Tools(决策工具)的软件产品集,用于评测IT总拥有成本、创新的总体影响及投资回报等。

要持续提高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企业的IT投资回报,有必要对中国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这是解决中国企业信息化关键实践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在中国企业信息化实践背景下,目前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也没有形成类似Gartner这样的业界基准数据库。2002年,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NIEC)推出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包括基本指标、效能指标和评议指标三部分。2008年7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发布《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暂行办法》(国资发[2008]113号),明确了对央企信息化水平的评价。这些工作和政策对推进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的各类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要么将信息化关键影响因素和信息化应用结果(如经济效益)纳入在信息化应用水平评价中而缺乏逻辑含义,要么仅从概念出发列出指标评价体系而缺乏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持。部分实际应用的企业信息化评价体系因缺乏评价模型的有效性检验而难以被学术界认同,而学术界提出的部分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因缺乏实践基础和企业经验又难以对企业信息化实践形成理论指导和影响,这种理论成果与企业实践要求分离的现象长期未能解决。然而,随着中国企业信息化应用向广度和深度推进,无论是政府主管部门还是企业实际部门,或是学术界、媒体和相关团体机构等,均对符合中国企业发展需要的信息化应用水平评价理论和方法提出迫切要求。

20世纪90年代,ERP开始在中国企业中实施和传播,初期的ERP项目实施成功率低引起中国学术界和实务界对信息系统实施关键成功因素的重视和讨论。2004年以来,随着中国市场ERP项目实施成功率的提升,国际学术界信息系统采纳研究逐步成为中国信息系统学界的主流话题之一。选择一个具有理论前瞻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研究领域,成为中山大学企业信息化研究团队着重考虑的课题。2004—2005年,经过对国内外信息系统领域相关文献的研究,以及对美的集团、格兰仕集团等12家广东制造企业的初步调查,确定以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理论和方法为主题展开研究,聚焦于对企业IT应用水平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形成了本书的研究成果。

本书在对国际学术界企业信息化评价理论和方法成果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Gartner公司和国家信息化评价中心等国内外企业信息化应用评价理论和方法,历时5年多,通过对200多家企业的实地调查和对400多位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深度访谈,运用结构方程、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企业IT应用水平是IT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间变量,并对影响IT应用水平的企业内部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由此提出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评价模型和评价工具。

与国内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模型与方法相比,本书提出的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评价模型和工具有三个特点:

(1)现有部分企业信息化评价体系属于综合评价,没有明确的理论逻辑含义,不能用于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探讨。主要体现在这类评价将原因与结果指标纳入到整体评价体系中,如信息化投入、高层支持、信息化人力资源等属于信息化应用的原因指标,库存资金占用率、资金周转率、财务结算速度、产品准时交付率、销售收入增长率及利润增长率等则属于信息化应用的结果指标。将其纳入评价体系,就无法对影响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原因及信息化应用的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本书提出的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评价模型,仅包含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具体指标,将影响信息化应用的关键因素和信息化应用的产出结果剥离出来,分别作为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从而能对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展开进一步的分析。

(2)现有部分企业信息化评价体系属于局部评价,缺乏全面性。如有的评价体系以软硬件投入为主,有的评价专门针对用户感受,有的评价侧重IT对企业战略的影响。这些评价仅突出某一重点,不属于全面的评价。本书提出的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评价模型,包含基础层面、运作层面和战略层面三个层面,包括技术质量、数据质量、业务运营质量、职能管理质量、战略支持程度和人机协同程度六个维度,能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状况进行全面测量和评估。

(3)国内现有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要么直接被应用于评价实践,要么仅提出概念体系,尚未见具有实证基础的评价模型和工具。本书提出的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评价模型是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提出的,不仅指标和体系构造具有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而且通过了实证检验,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2008年以来,作者将该评价模型和分析工具先后应用于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大冶摩托车技术有限公司和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等多家企业,为这些企业提供IT应用水平的具体评价和问题分析,为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和专业诊断依据,受到了好评和肯定。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本书提供的信息化应用水平评价理论和方法来分析自身信息化发展状况,不仅可以使本书提出的评价理论和方法更加完善和实用,而且可以与其他同类评价理论和方法一起,帮助中国企业更高效地持续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中国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实现作者助力中国经济强国的学术理想。

本书共分8章。第1章主要对本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背景进行讨论,重点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背景下企业信息化评价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及构造企业信息化评价模型——企业IT应用水平模型的理论缘起和研究方法。

第2章为企业IT应用水平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的理论进展,从IT应用的评价研究和IT应用的影响因素研究两个方面,对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40多年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明确了本书研究是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的拓展和丰富。

第3章为企业IT应用水平评价模型的构建。首先,阐述评价模型的探索性研究,包括实地调查和维度、指标的确定;其次,阐述评价模型的预检验,包括信度、效度的检验和调查问卷的修改等;最后,阐述评价模型的正式检验,包括实地调查企业的统计特征描述、受访者特征描述,以及对评价模型的验证结果。

第4章为企业IT应用水平评价分析。首先,通过实证数据验证IT应用水平是IT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间变量;其次,利用185家本书的样本企业IT应用水平的实证数据对不同类别的企业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对本书的样本企业的IT应用水平进行等级分类并描述其特征,探讨不同等级企业IT应用水平的提升规律,并对不同等级企业IT应用面临的障碍与重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第5章为企业IT应用水平关键影响因素分析。首先,通过实证数据验证高层支持、员工参与、IT与业务协同、制度与流程管理能力,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IT应用水平的相关关系;其次,对关键影响因素在IT应用不同阶段的作用差异进行检验和讨论;最后,对关键影响因素在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中的作用差异进行检验和讨论。

第6章为企业技术与管理趋同的理论分析。首先,对IT与管理的互动趋同过程进行证明;其次,在第4章和第5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IT应用水平标杆企业的特征,归纳出企业IT应用最佳实践的总体原则、管理原则和具体原则,并分别进行讨论;最后,对本土企业提升IT应用水平需要关注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管理建议和短板改进方案。

第7章为企业IT应用水平评价应用实例讨论。作者以某企业IT应用水平进行的两次评价为案例素材,具体描述和分析了本书提出的模型和方法在该企业IT应用水平评价中的应用,以及评价形成的改进建议和成效,说明本书提出的企业IT应用水平评价理论和方法具有实践的可操作性。

第8章为全书的理论总结和展望,阐述了本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主要创新和贡献,并指出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向。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机制研究”(批准号:08AJY038)的研究成果之一。同时,也是中山大学“985”二期建设项目、中山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在本书研究中,作者的导师谢康教授给予了细致的指导,付出了大量心血;书稿还得到乌家培、黄炽森、陈国青、马费成、张启人、肖智和王帆等教授的指点,从而避免了许多谬误;在联系企业的过程中,得到李一军教授、左美云教授、张新教授、刘咏梅教授、王伟军教授、杨大寨处长、韩雪博士、王晓波总监、刘湘明总编等老师和朋友的鼎力支持;在企业实地调查中,得到赖锡璋、陈东锋、朱战备、沙泰国、夏学军、冯太川、邓树洪、孙学啟、许明、王泉庚、袁迈克、曾祥云、钱治航、张京生、郭世亮、许伟宜、陈海岚、周嘉林、郑小维、李红、赵春雨、王永红、项民、李立民、刘必伟、赵小平、潘文彦、王永强、张汉欣、徐云彪、官冲、陈小兵、李斌、宋志刚和刘才钧等众多CIO的热情接待和配合。在此,对他们给予的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外,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以及参与课题研究的全体老师和学生表示感谢。

肖静华

2010年6月30日

于中山大学康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