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交通运输与物流信息化现状与展望

物流行业物联网应用带来了智能物流变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物流技术装备智能化。2011年我国物流技术装备市场不断涌现传统物流装备与现代物联网感知相结合的新型产品,如带感知芯片的周转箱等。二是物流信息系统的网络化。2011年我国部分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优秀案例表明,物流行业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局部智能系统在企业的物流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三是智能追溯系统获得巨大发展,食品、药品的RFID双向追溯系统得到普及应用。四是物联网技术成为关注的技术热点,这些技术蕴含着物流行业物联网发展的新契机。综上所述,物流行业的物联网应用在2011年正式拉开序幕并开始长足地发展。

1.6.1 交通运输行业物流信息化的发展

现代物流业发展与信息化建设具有必然而又紧密的联系,可以说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物流。从交通运输业的角度来看,就是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现代化运输设备和设施相结合,运用科学的组织与控制方法,实现把货物在恰当的时间,以合适的运输方式、合理的运输成本运送给客户的组织管理模式。“十一五”期间,交通运输部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结合行业特点,扎实地推进了行业信息化的发展,为物流信息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1)在营造物流信息化发展政策环境方面

交通运输部在《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关于推动IC卡和RFID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应用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中都提出了与物流信息化发展相关的目标和任务,并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后,认真贯彻落实,制定了部内分工落实方案,着重提出了物流信息化及相关标准的建设任务。

2)在加快物流信息化关键技术和标准的研究方面

围绕行业实际需求,组织制定了公路、港口、航道、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等13项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标准、行业基础信息资源元数据系列标准,以及货物运输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收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40多项与物流信息化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由上海港组织起草的《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标准,近日已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成为可公开提供的规范,这是在物流和物联网领域,首个由我国提出并推动制定的国际标准。

3)在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方面

在总结摸索“九五”、“十五”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新的要求,围绕行业实际,着力推动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工作。“十一五”期间,以港航EDI系统为基础,先后在青岛、天津、上海、宁波、大连、重庆、厦门等沿海、沿江港口组织开展了港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青岛港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系统工程”还被列入了国家电子商务专项。近期,交通运输部又将“长江航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以及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的“省际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列入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示范工程并批复了建设方案,正在积极推进建设。与此同时,行业内也相继涌现出河南省“八挂来网”物流信息平台、上海市陆上货运交易中心、浙江省物流公共信息交换平台、内蒙古交通物流信息平台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典型应用,产生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积累了宝贵的建设和运营管理经验。

4)在加强物流信息化关键技术研发方面

针对提高运输组织效率,保障交通运输安全,提升公共信息服务水平等物流业发展需求,在综合枢纽智能管理与建设、多式联运与甩挂运输、智能化集装箱运输、港口集疏运体系、跨国运输、重点营运车辆和船舶实时监管、电子不停车收费、治理超限超载监控网络及交通运输信息资源整合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研究,加快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其中上海港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现代港口物流服务示范工程”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建立了现代散杂货码头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开通了中美集装箱电子标签航线,这也是全球第一条带有电子标签的民用国际集装箱航线,项目成果已经在上海到重庆、上海到威海等内贸航线,以及中日、中新、中马、中俄等国际航线开始应用。天津港实施了基于RFID的陆运作业流程改造项目。交通运输部还与荷兰交通部开展了内河航运信息服务系统的合作研究,共同推进长江航运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加拿大交通部启动了“中加先进技术与供应链管理联合研究计划”,共同搭建“中加国际运输高速走廊”。

1.6.2 物联网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作为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概念,物联网概念正在受到热捧。而在具体应用方面,这一技术的一个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就是物流运输业。经过物联网武装后的物流系统,可以大大降低物资流通成本,并且会极大地提高物流运输效率。此外,在物资运输过程方面,还可以实现“精确运输”,真正实现物流的信息化。根据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势头,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物联网技术必将给物流业带来颠覆性的革命,将会促进物流业迅猛发展。

1.物联网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作用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物联网应用环境提高了物流信息化的复杂性,我国的物流业信息化建设,在政府层面积极推动物联网发展,在物联网应用环境下对物流信息化发展策略的研究具有相当的复杂性。物联网促进物流信息化、智能化,对物流信息采集技术、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信息的管理、加工和应用都有新的需求。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物流最关键的作业环节,在交通运输中物联网技术有很多应用。

1)货物跟踪

物联网借助互联网、RFID等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实现了单个商品的识别与跟踪。基于这些特性,将其应用到物流的各个环节,保证商品的生产、运输、仓储、销售及消费全过程的安全和时效,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基于物联网的支持,电子标签承载的信息就可以实时获取,从而清楚地了解到产品的具体位置,进行自动跟踪。对制造商而言,原材料供应管理和产品销售管理是其管理的核心,物联网的应用使得产品的动态跟踪运送和信息的获取更加方便,对不合格的产品及时召回,降低产品退货率,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度。另外,制造商与消费者信息交流的增进使其对市场需求做出更快的响应,在市场信息的捕捉方面就取得了先机,从而有计划地组织生产,调配内部员工和生产资料,降低甚至避免因牛鞭效应带来的投资风险。

2)降低运输风险

对运输商而言,电子产品代码EPC可以自动获取数据,进行货物分类,降低取货、送货成本。并且,EPC电子标签中编码的唯一性及仿造标签的难度可以用来鉴别货物真伪。由于其读取范围广,可实现自动通关和运输路线的追踪,从而保证了产品在运输途中的安全。即使在运输途中出现问题,也可以准确定位,及时补救,尽可能使损失降到最低。这就大大提高了运输商送货的可靠性和效率,从而提高了服务质量。

3)降低成本

运输商通过EPC可以提高新信息增值服务,从而提高收益率,维护其资产安全。不仅如此,利用RFID技术对高速移动物体识别的特点,可以对运输工具进行快速有效的定位与统计,方便对车辆进行管理和控制。具体应用方向包括公共交通票证、不停车收费、车辆管理及铁路机车、车辆、相关设施管理等。基于RFID技术,可以为实现交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技术保障。实际上,基于RFID技术的军用车辆管理、园区车辆管理及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等应用已经在开展。

2.近几年物联网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进展分析

自2009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围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

1)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完善为物联网创造了良好的应用环境

交通运输部通过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为物联网技术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应用环境。交通运输部制定颁布了覆盖公路、水路交通行业主要业务领域的公路、港口、航道、船舶、道路运输、水路运输、船员、建设项目、交通统计、船舶检验、船载客货、收费公路等13项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标准,颁布了公路、水路交通信息资源业务分类和元数据标准,以及道路运输管理与服务系统技术要求和接口规范等标准。

2)电子政务应用物联网技术

目前交通运输部和各省道路运输管理部门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已实现了23个省(区、市)运政系统与部联网,纵向业务系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各类运输监控系统、高速公路监控与管理系统、桥梁监控与感知系统等都广泛应用了物联网技术。

3)积极推进现代物流运输领域物联网技术应用

交通运输部制定了《关于推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IC卡和RFID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从发展政策方面进一步促进IC卡和RFID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交通运输信息化水平。此外,交通领域也加强了港口物联网的技术应用。

例如,青岛港现代物流及电子商务系统工程已经完成,采用了智能化的物联网技术;天津港基于RFID的集装箱陆运作业流程改造项目,通过应用基于RFID技术改造集装箱陆运流程,改善集装箱作业环节,加快智能化港口建设,提高10%的作业效率,实现集装箱数据的自动采集,车辆通过卡口的时间缩短50%以上;上海港中美集装箱电子标签国际航线应用项目,通过在中美集装箱国际航线应用RFID等技术,建设全球物流实时在线监控与服务平台,实时记录集装箱运输中箱、货、流的信息,运输全过程的安全信息,实现集装箱物流的全程实时在线监控,以提高集装箱物流的透明度、效率和安全性,提升集装箱物流的整体水平。

自2010年以来,在集装箱运输、场站(港口)及枢纽管理中,RFID技术快速推广,发挥出了重要作用。目前,在交通运输领域,根据行业发展需要,重点组织了对车辆、危险货物的电子标签、读卡器及RFID应用等一系列标准的制定工作,大大促进了RFID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的更好应用。

3.交通运输领域主要应用的物联网技术

目前,作为物联网的基础,传感技术、RFID技术、GPS技术、ETC技术、视频智能监控技术等在交通运输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电子政务领域、智能交通领域、运输/物流领域等。

1)公路运输中物联网技术应用

公路运输是现代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公路货物运输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也是构成陆上运输的两个基本运输方式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它在整个运输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公路运输具有“门到门”的直达运输的优势,它也是车站、港口、机场集散货物的重要手段。一个高效、便捷、安全的公路货运系统和物流配送体系,不仅成为地区和国家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日益成为决定地区和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在公路运输管理中,RFID技术有很多具体应用。车辆运行安全管理系统运用RFID等物联网技术,实现实时定位跟踪查询、车速监测、事故处理、历史数据查询打印、数据统计、系统设置和联网等功能。在货运车辆定位追踪管理中,GPS技术有很多应用,通过采用GPS对车辆进行定位,在任何时候,调度中心都可以知道车辆所在位置、离目的地的距离;同时,还可以了解货物尚需多久才能到达目的地,其配送计划可以精确到小时。这样就提高了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另外,借助于GPS提供的准确位置信息,可以对故障或事故车辆实施及时的救援。在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中,GIS技术有很多应用,主要通过外场设备对现场交通状态进行实时采集,针对高速公路范围内各种交通状态、交通事件和气象状况,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相关计算,生成相应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案,通过控制人员的确认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案,利用报板、可视信息等途径反馈给驾驶人员,诱导交通流运行在管理者期望的状态,达到安全、高效的目的。

2)铁路运输中物联网技术应用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运输是现代化运输业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我国铁路信息化发展很快,高铁火车运行调度与管理信息系统、铁路集装箱运输系统等均应用了很多物联网技术。

采用RFID技术来实现集装箱的跟踪管理,包括验货、装箱、移箱、装车等操作,进行实时监控;铁路大型养路车在线监控系统设计融合了GPS卫星导航全球定位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及GPRS移动通信技术。

未来“数字铁路”将全面采用物联网等技术改造铁路系统,在运输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及空间数据库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铁路信息化。

3)航空运输中物联网技术应用

航空运输是使用飞机、直升机及其他航空器运送人员、货物、邮件的一种运输方式。它具有快速、机动的特点,主要适合运载的货物有两类,一类是价值高、运费承担能力很强的货物,如贵重设备的零部件、高档产品等;另一类是紧急需要的物资,如救灾抢险物资等。

RFID技术在航空货运管理上的应用可以为用户带来从货物代理收货到机场货站、安检、装卸及交付等环节效率的提高和差错率的降低,并可监控货物的实时位置;GPS等技术在飞机空地指挥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最近由中国民航信息网络公司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共同开发的“物联网电子货单”平台即将完成部署,该电子货单平台的建设将推进航空公司货运系统、机场物流系统、代理人货运系统的整合,实现国内货运系统和国外货运系统的整合,提高中国航空物流信息化水平,提升航空物流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4)水路运输中物联网技术应用

在水路运输中物联网技术应用开发较早,尤其在港口信息化领域,很多港口都采用RFID技术和GPS技术建立智能港口。许多航道航运港口部门已经或正在利用GIS技术建立网路型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港口、航道、水域的信息共享。此外,将GIS与GPS、GSM(移动通信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船舶动态监控,利用GIS数据采集手段建立矢量电子地图和水下地形图,系统处理和分析通过GPS接收的卫星信号,为船舶入港的正确行驶提供必要的信息。

4.物联网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展望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交通运输领域中智能交通、数字铁路、智慧港口建设的发展,预计在未来几年,物联网技术将在交通领域获得更大的进展。

1)交通安全领域

关于交通安全,国家越来越重视,在长途客运领域已经强制要求必须加装视频监控系统,并要求自动智能联网,以便于实时监控行车安全,这必将促进2012年物联网智能监控技术的大发展。

2)智能交通领域

智能交通大发展,促进了全国各省市智能道路建设,通过RFID、道路感知系统及联网调度系统,可实时监控道路交通状况,实时引导车辆行驶路径,指示道路拥堵点。

3)高速公路ETC不停车收费系统

高速公路ETC不停车收费系统各地建设了很多,今后将逐步全国联网,也将大大加快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4)高速公路车辆监控与控制系统

高速公路车辆监控与控制系统也将获得较大发展,高速公路与城市核心区域道路将首先简称数字道路。

5)车联网将获得较大发展

车与路、车与车、车与周边环境将逐步联网,促进物联网全面发展。尤其在货运领域,基于RFID和GPS的智能定位追踪系统将与智能物流结合,实现返程智能配货、物品智能追踪、物品状态实时感知等综合应用。

6)智慧港口将大发展

上海港等成功的经验将推动智慧港口的建设,从而促进港口物联网的大发展。

7)铁路系统的物联网技术应用

铁路系统的物联网技术将进一步升级,尤其是高铁的自动化与信息化系统,随着民众对高铁安全的关注,高铁智能调度系统、信号感知系统、防碰撞与追尾系统、智能铁路货运系统等都将获得很大发展,数字铁路将取得全面进展。

8)在航空系统的应用

在航空系统,数字航空、智慧航空是未来航空运输的发展方向,在这一领域,物联网技术也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物联网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必将获得较快发展。

1.6.3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物联网是现代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是推动物流现代化的最佳原动力。2011年推动物联网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国掀起了物联网产业发展热潮。

1.物流行业物联网应用发展环境逐步完善

1)国家推动物联网发展为物流信息化指明发展方向

早在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确定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了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化战略性产业,将物联网纳入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当中,预示着政府对物联网产业的扶持会不断加强。2011年,政府出台物流行业“国八条”再次明确批示,将物流信息化发展纳入国家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行业是物联网的重要应用领域,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会极大地提升物流信息化的水平,为物流系统的智能化打下基础。国家推动物联网发展,势必推出各项优惠政策,给予多项资金支持,这些政策与支持将会落实到物联网应用层面,落实到物流行业物联网应用领域,给物流行业物联网的发展带来商机。

2)中国物流信息化的发展为物联网技术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年来,中国物流信息化获得了长足发展。我国从政府部门到企业对物流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物流的灵魂是信息”已得到我国工商企业、物流企业的广泛认同,各类企业呈现出开发物流信息平台,应用综合性或专业化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态势。我国各级政府也已经把物流信息化作为一项基础建设纳入发展规划之中,并进一步加大了对物流信息化的投资力度。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大中型企业物流及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意识普遍提高,信息化进程正在加快。同时,在调研中了解到,物流企业对现代通信技术的接受程度逐渐提高,开始积极采用GPS、GIS等先进技术提高企业运营水平和综合实力。

对于物联网技术,物流行业也并不陌生,根据华夏物联网研究中心调查报告,自2003年国际上物联网理念引入中国后,就首先在物流行业开始了应用与推广。中国物流技术协会早在2003年就开始推动中国物流行业物联网的应用,2004年组织了中国物流创新大会,把物联网技术应用作为最主要的物流创新进行推广。截至目前,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推广已经有八个年头,尽管期间也碰到了一系列问题,如成本太高、网络覆盖小等,但多年的物联网概念普及与技术推广也为物流行业在新的历史阶段推动物联网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货运车联网开拓物流可视化、智能化管理新局面

2011年,汽车移动物联网(车联网)成为我国物联网应用示范的首选。2010年12月,车联网被国务院列为我国重大专项第三专项的重要项目,一期拨款有望达百亿元级别,说明车联网获得了国家的大力支持。

物流行业车联网应用起步很早,主要是基于GPS技术与RFID等感知技术集成,借助互联网的手段,对货运车辆进行实时、在线的联网监控、返程配货、调度管理。基于GPS技术的车联网在物流行业有很多成功案例,车联网新型Telematics技术终端也在部分货运车辆上预装。随着2011年车联网在全国的普遍推进,必将带动货运车联网的发展,为物流运输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

2.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现状

回望2010年,中国物流行业的物联网应用开始进入大发展新阶段,主要表现在:政策环境不断改善,企业关注度大幅提升,技术进步明显加快,市场培育持续深化,成功案例显著增多。与此同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大力发展的物联网热门技术如RFID、GPS、智能机器人已经在物流领域获得一定程度的推广。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搜集并整理本年度大量物流行业物联网应用案例,对2010年中国物流行业各项物联网技术实际应用状况分类如下:

1)感知技术应用状况

2010年的中国物流信息化领域,应用最普遍的物联网感知技术首先就是RFID技术,据最新数据统计,有将近50%的物流信息化案例中采用了RFID技术作为物流信息感知技术,RFID标签及智能手持终端产品有比较广泛的应用,RFID技术主要用于感知定位、过程追溯、信息采集、物品分类拣选等。其次是GPS/GIS技术,根据对各种案例的统计分析,案例中大约有40%的物流信息系统采用了GPS/GIS感知技术,用于对物流运输与配送环节的车辆或物品进行定位、追踪、监控与管理;尤其在具有运输环节的物流信息系统,大部分均采用了这一感知技术。视频与图像感知技术居第三位,2011年上半年,大约有20%的案例中采用了视频或图像的感知技术,在物流系统中主要作为其他感知的辅助手段,也常用于物流运输中的安全防盗等,这一系统往往会与RFID、GPS等技术结合应用。传感器的感知技术居于第四位,大约不到8%的案例采用了传感器感知技术;目前传感器感知技术也是与GPS、RFID等技术结合应用,主要用于对危险品物流系统、粮食物流系统、冷链物流系统的物品状况及环境进行感知。传感技术丰富了物流物联网系统中的感知技术手段,使传统的物流管理从仅仅对物品定位、追踪、追溯、管理与运作,发展到对物品的性能、环境、品质进行感知,使感知更加全面与深入,也更加有力地推动了智能物流的发展,尤其在食品、医药冷链物流和危险品物流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另外,扫描、红外、激光、蓝牙等其他感知技术在2010年物流行业中也有零星应用,根据统计分析,案例中采纳这些感知技术的应用合计不足5%。这些技术主要用在自动化物流中心自动输送分拣系统,用于对物品编码的自动扫描、计数、分拣等方面,激光和红外也应用于物流系统中智能搬运机器人的导引。(注:上述扫描指自动输送分拣机上的条码扫描,不包括手持终端的条码扫描。)

2011年上半年我国物流行业各类感知技术应用情况如图1-5所示。

▶ 图1-5 2011年上半年我国物流行业各类感知技术应用情况

根据对相关资料的统计分析,2010年物流行业多项感知技术集成应用的情况也逐渐增多,如RFID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结合,GPS技术与RFID技术结合,车载视频与GPS技术结合等。

2)网络与通信技术应用状况

现代物流的特点就是系统化和网络化,2010—2011年,国内物流系统几乎全部是网络化的运作,很少有物流系统是点对点的单线管理与优化。

从企业物流来看,物流信息化的最大趋势就是网络化与智能化。2010年大部分企业内部的生产物流管理系统往往是与企业生产系统的运作与管理相融合,物流系统作为生产系统的一部分,在企业生产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物流系统的网络架构,往往都是以企业内部局域网为主体建设的独立的网络系统。

从物流企业来看,目前国内的物流公司,面对大范围的物流作业,由于货物分布在全国各地,并且货物处在实时移动状态下,因此物流的网络化信息管理往往是借助于互联网系统与企业局域网相结合的应用。也有企业全部采用局域网技术。在物流中心,物流网络往往基于局域网技术,也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组建物流信息网络系统。数据通信方面往往是采用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相结合,目前新的物流信息系统还大量采用了3G通信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根据对2011年上半年物流信息化案例的统计分析,国内物流系统采用互联网技术的占70%,采用局域网技术的占75%,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占35%,有的系统采用多种网络技术,如图1-6所示。

▶ 图1-6 2011年上半年我国物流行业各类网络技术应用情况

3)智能管理技术应用状况

根据对相关资料的统计分析,2011年上半年我国物流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对物流过程智能控制与管理的还不多,只是在企业物流系统中,部分物流系统还可以做到与企业生产管理系统无缝结合,智能运作;在部分全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物流中心的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做到全自动化与智能化物流作业。物联网及物流信息化还仅仅停留在对物品自动识别、自动感知、自动定位、过程追溯、在线追踪、在线调度等一般的应用上。专家系统、数据挖掘、网络融合与信息共享优化、智能调度与线路自动化调整管理等智能管理技术应用还有很大差距。

企业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将彻底转变企业的传统管理和经营理念,充分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我国现代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实现现代化物流的电子商务化。

基于感知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智能管理系统三层架构,在物流行业建立了一系列的物联网局部应用系统,这些系统主要体现在产品智能追溯、仓储智能管理、物流智能运作、货运车辆智能监控与调度管理等方面。

3.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化发展趋势

1)RFID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

应用是推进RFID技术发展的动力,包括有关的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也要在应用中逐步成熟,更值得关注的是RFID技术对商业模式和物流流程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2)系统整合技术更受关注

包括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建模方法,也包括系统的开发工具和运营平台的日趋成熟,平台化和基础功能标准件的结构越来越成为管理软件的必然选择。

3)信息化与标准化的结合更加紧密

标准化将进入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基本功能模块,信息系统的单证及相关的物流术语等,此外还会涉及信息技术和设备的标准。

4)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 ,BI)技术的应用开始起步

一些有数据积累和信息化管理经验的企业开始进一步提升其管理和决策的水平,更深入地挖掘数据、寻找规律,目前可以预期的方法论有两大类:以数据为基础的识别法建模和以经验为基础的先验法建模。

5)物流信息化技术供应商的赢利模式可能会发生重大改变

传统的信息系统供应商将从制造商销售产品的角色转变为服务商,帮助客户使用信息技术获得效益。在市场竞争中,共性的、基础性的服务将被整合,趋于标准化、规模化,与此同时,中小供应商将在市场细分和专业化方向寻求发展。市场竞争会给客户带来更好的技术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