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简单拉压超静定问题
2.7.1 超静定的概念及解法
静定与超静定
前面所讨论的杆件,其轴力(或约束反力)可由相应的静力平衡方程直接求得,因为未知量的个数恰好等于独立平衡方程的数目,这类问题称为静定问题(statically determinate problem)。例如,图2-24(a)中的约束反力,图2-24(b)中杆1、杆2的轴力均可直接由静力平衡方程求得,属于静定问题。
图2-24 拉压杆件的静定和超静定问题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提高构件的强度和刚度,或为了构造上的需要,会适当增加约束。例如,在图2-24(a)所示杆的自由端增加刚性约束,如图2-24(c)所示;或在图2-24(b)所示的结构中增加弹性杆 3,如图 2-24(f)所示。这种约束称为多余约束,其相应的约束反力为多余约束力。多余约束会使构件未知约束反力数目增加,多于独立的平衡方程数目,因此不能仅凭静力平衡方程求解所有未知力。这类问题称为超静定问题(statically indeterminate problem),相应的结构称为超静定结构(statically indeterminate structure)。未知力数目与独立的平衡方程数目之差,即多余约束力数目,称为超静定次数。如图2-24(c)和图2-24(e)所示的超静定问题,其受力分别如图2-24(d)和图2-24(f)所示,均为一次超静定问题。
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
由于超静定问题的未知力数目多于独立的平衡方程数目,因此若想求解全部未知力,势必要建立与超静定次数相同的补充方程。
对于超静定结构,由于多余约束的限制,各杆受力后不能随意变形,必须与所受约束相适应,因此各杆之间的变形必须相互协调,保持一定的变形几何关系,该几何关系式称为变形协调方程(compatibility equation)(也称为变形几何方程)。将补充的变形协调方程和静力平衡方程联立求解,就可以解得全部未知力。下面以图2-24(c)所示的一次超静定问题为例,介绍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其中设杆件的几何尺寸l、a、b和抗拉刚度EA均已知。
解法一:
(1) 静力平衡关系 杆件受力如图2-24(d)所示,由仅有的一个独立平衡方程ΣFy = 0,得
该方程有两个未知力FRA和FRB,无法求解,还需建立一个补充方程。
(2) 变形协调关系 由于两端约束的存在,杆件受力变形后,其总长度不发生变化,这就意味着AC段的伸长量Δl1与BC段的压缩量Δl2相等,由此可得变形协调方程:
(3) 内力-变形关系 由变形与轴力的关系式(2-20),得
将式(c)代入式(b),可得
联立式(a)和式(d)求解得两端约束反力FRA和FRB为
结果为正号,说明图2-24(d)所示的FRA和FRB的指向即为杆件受力的真实方向。求得约束反力后,即可进行轴力、应力、强度等的计算。
上述求解超静定问题的方法,以约束反力为未知量进行求解,称为力法。同样的问题也可以以位移为未知量进行求解,称为位移法。
解法二:设载荷F作用的截面发生向下的位移Δl。
(1) 变形协调关系 由于杆件受力变形后总长度不发生变化,所以 AC 段伸长Δl,BC 段缩短Δl。
(2) 内力-变形关系 由变形与轴力的关系式(2-20)得A和B两端的约束反力(如图2-24(d)所示)分别为
(3) 静力平衡关系 由平衡方程ΣFy = 0,得
将式(a)代入式(b),解得
将式(c)代入式(a)即可得到约束反力FRA和FRB,进而计算轴力、应力、强度等。
由上可见,无论是力法还是位移法,均需要同时考虑:① 静力平衡关系(包括外力之间及外力与内力之间的平衡);② 变形几何关系(即变形协调方程);③ 内力-变形关系(包含了物理方程的变形与内力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才能求得问题的全部解答。
例题2-9
如例题图2-9(a)所示的结构,若横梁AB为刚性梁,杆1、杆2截面抗拉压刚度的关系为E2A2 = 5E1A1,试求力F作用端B的铅垂位移。
例题图2-9
分析:由例题图2-9(b)所示的横梁AB的受力图可知,作用于其上的未知力共有4个:FAx、FAy、FN1和FN2,而该平面一般力系只有3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因此属于一次超静定问题。这里采用位移法求解,设B端在力作用下产生向下的铅垂位移YB。
解:
(1) 变形协调关系。由横梁AB的受力如例题图2-9(b)所示,设杆1受拉,杆2受压。结构的变形几何关系如例题图2-9(c)所示,杆1、杆2的变形量ΔL1、ΔL2与B端的铅垂位移YB (=BB′)存在如下关系:
(2) 内力-变形关系。由变形与轴力的关系式(2-20),得杆1、2的轴力分别为
(3) 静力平衡关系。以例题图2-9(b)所示横梁AB为研究对象,建立平衡方程
ΣMA = 0, FN1sin 30°×2a+FN2sin 45°×a−F×3a=0
将式(c)和式(d)代入上式,可解得B端的铅垂位移为
讨论:由上述例题的分析过程可知,在超静定结构中,杆件的内力与各杆的刚度有关,结构中任一杆刚度的改变都会引起所有杆件内力的重新调整,这是超静定结构与静定结构的重要区别之一。
2.7.2 温度应力和装配应力
温度应力
实际工程中,结构会因温度变化产生伸长或缩短。静定结构由于可以自由变形,所以温度均匀变化时不会引起构件的内力。但对超静定结构,由于多余约束的存在,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将受到阻碍,结构内将因此引起内力和应力。这种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称为温度应力。
如图2-25(a)所示,杆AB两端A、B均为刚性约束。设装配后杆的温度升高了ΔT,若杆为如图2-25(b)所示的静定杆,则将自由伸长,伸长量为
图2-25 温度应力的计算
式中,α为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但实际上两端的刚性约束限制了其自由伸长,所以约束端将对杆施加作用力FRA和FRB,从而引起杆件的内力和应力,如图2-25(c)所示。由平衡方程得
一个方程不能确定两个未知力,所以对该一次超静定问题,需要补充一个变形协调方程。考虑到升温后杆件保持原长不变,所以杆件由于温度升高而产生的伸长量ΔlT(如图2-25(b)所示),应等于两端压力FRA和FRB作用下杆的压缩量ΔlP(如图2-25(c)所示),即
由变形与轴力的关系式(2-20),得
联立式(2-23)、式(b)和式(c),得
F RB =EAαΔT
由此,得温度应力为
温度应力有时会很大,工程中往往采取一些措施避免过高的温度应力,如管道中增加伸缩节,或钢轨之间留有伸缩缝。
例题2-10
如例题图2-10(a)所示,两杆均为钢杆, E = 200 GPa,α = 12.5 × 10−6/℃。两杆横截面面积均为A = 10 cm2。若BC杆温度降低20℃,而BD杆温度不变。求两杆的内力。
例题图2-10
分析:杆BC温度降低将引起其缩短,但点B的约束限制了竖向位移,所以杆内将产生内力。同时点B水平位移将导致杆BD变形并产生内力。由例题图2-10(b)所示的节点B的受力图可知,作用于该点的未知力共有3个:FRB、FN1和FN2,而该平面汇交力系只有2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因此属于一次超静定问题。
解:
(1) 静力平衡关系。由点B沿水平方向的平衡,得
(2) 变形协调关系。设杆BC由于温度降低和轴力FN1(拉力)共同作用产生的缩短为Δl1 = BB1,杆BD由于轴力FN2(压力)产生的缩短为ΔL2 = BB2。根据变形后的几何关系(如例题图2-10 (c)所示),得
(3) 内力-变形关系。由式(2-20)和式(2-23)得温度降低和拉力FN1共同作用下,杆BC的缩短量为
在压力FN2作用下,杆BD的压缩量为
将式(c)和式(d)代入式(b),并与式(a)联立得
FN1=30.3 kN, FN2=26.6 kN
装配应力
构件加工制造过程中的误差是难免的。对于静定结构,这种加工误差除了引起结构的微小变形外,不会引起内力。但对于超静定结构,则会引起内力。如图2-26(a)所示的杆AB,由于制造误差,使杆件比设计值长了δ,若将该杆安装成如图2-26(b)所示两端为刚性支承的结构,则杆 AB 必须缩短δ,从而势必在杆件内部引起轴力和应力,这种应力称为装配应力。
图2-26 装配应力的计算
求解上述结构装配应力的方法与一般的超静定问题相同,完全可以仿照上面求解图2-25所示结构温度应力的过程,只要以δ替换温度改变引起的伸长量ΔlT=αΔT⋅l,即可求得装配应力为
例题2-11
如例题图2-11(a)所示,杆1、杆2、杆3的面积均为A = 2 cm2, 长度l = 1 m,弹性模量E =200 GPa,若制造时杆3短了δ = 0.08 cm。试计算刚性横梁ACB安装后1、2、3杆的内力。
例题图2-11
分析:将短了δ的杆3与刚性横梁ACB连接后,杆3将伸长并产生内力,为了保持刚性横梁AB不变形,杆1和杆2必然要做相应的伸长和缩短,从而在杆内产生内力。由例题图2-11(b)所示的刚性横梁ACB的受力图可知,作用于其上的未知力共有3个:FN1、FN2和FN3,而该平行力系只有2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因此属于一次超静定问题。
解:
(1) 静力平衡关系。刚性横梁ACB的受力如例题图2-11 (b)所示,由平衡方程得
(2) 变形协调关系。设杆1和杆3的伸长量分别为Δl1为Δl3,杆2的压缩量为Δl2。由于刚性横梁ACB在装配后(A′C′B′)仍为直线,如例题图2-11(c)所示。由几何关系得
(3) 内力-变形关系。由式(2-23)得轴力作用下,杆1、杆2、杆3的变形量分别为
将式(d)代入式(c),并与式(a)、式(b)联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