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自我牺牲

只放弃自我沉溺的东西,无法达到平和的境界,而且痛苦接踵而至。必须放弃的,正是自我沉溺,正是对物质财富的贪欲。只有放弃这些,随后才可保证心地恬静。

自我牺牲是伟大的精神大师们教义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它包括放弃自我或自私自利,以便真理可以成为行为的指导源泉。自我并非一种必须被抛弃的实体,而是一种必须被转变的心理状况。

放弃自我,并不是智慧之人的毁灭,而是每一个阴暗与自私欲望的毁灭。易腐烂变质的东西和短暂的欢愉,与明智地培养美德与坚持正义截然不同,而自我就是盲目地依附易腐烂变质的东西和短暂的欢愉。自我就是内心的贪婪、觊觎与欲望,只有摈弃了自我,才能够了解真理,才能够收获真理带来的持久平静与无尽祥和。

把物质财富全部扔掉并没有益处,重要的是要牺牲对物质财富的贪欲。即便一个人牺牲了财富、地位、朋友、家庭、名声、家园、妻子、孩子--是的,甚至生命--但如果他没有与自私自利的自我断绝关系,那种牺牲也没有多大好的作用。

佛退隐之后,摆脱了世俗的纷扰,在六年时间里一直在彷徨、寻求及承受磨难。只有当他做到戒欲时,他方可得到启蒙,达到平和的境界。

只放弃自我沉溺的东西,无法达到平和的境界,而且痛苦接踵而至。必须放弃的,正是自我沉溺,正是对物质财富的贪欲。只有放弃这些,随后才可保证心地恬静。

牺牲自我

只要还有一丝一毫的自我残留心地,牺牲都是痛苦的。即便一个人没有多大价值的物品或欢愉已被牺牲,但他对它们的贪欲如果仍残存在内心深处,那么他在一段时间内依然会承受痛苦和面临巨大的诱惑。然而,如果他能够把对没有多大价值的物品或欢愉的贪欲,从内心深处永久地清除,那么他的牺牲不仅彻底,而且完美,随后他既不会承受痛苦,也不会受到那些物品或欢愉的诱惑。因此,当私心被连根清除,自我被彻底牺牲时,痛苦也便告以终结,人们就能够得到完美的认识与完美的平和。

仇恨是有私心的自我;贪婪是有私心的自我;妒忌与猜疑是有私心的自我;空虚与吹嘘是有私心的自我;暴食与好色是有私心的自我;撒谎与欺骗是有私心的自我;恶意中伤自己的邻居是有私心的自我;愤怒与报复是有私心的自我。

自我牺牲包括摈弃所有这些阴暗的心理状况。这个过程在其早期阶段充满痛苦,但不久之后,一种神圣的平和便不时地降临在朝圣者的生活中;随后,这种平和越来越长时间地与他相伴;最终,当真理的阳光开始照亮内心世界时,平和便永恒地为他拥有。

这种牺牲可以迎来平静祥和,因为在真正的完美人生中,再也没有牺牲,再也没有痛苦与悲伤。因为哪儿不再有充满私心的自我,那儿也就不再有需要放弃的东西;哪儿不再出现头脑依附于容易变质腐烂的东西这种情形,那儿就没有需要断绝关系的东西。当所有这些被放置在真理的圣坛,自私自利的爱也便被神圣的爱淹没。沐浴着神圣之爱的人,不会再有私心杂念,因为他拥有了洞察、启蒙和不朽的完美,从而也拥有了完美的平静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