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 人文教育读本
- 《人文教育读本》编写组
- 1381字
- 2015-06-01 17:33:36
教育的最直接目的是传授知识,学校不能仅仅把传授科学知识作为唯一目的,因为科学知识不能解决人的人文素养问题。要构建人的精神家园,安顿人的心灵,需要人文教育。针对当前中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素养的现状,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使中学生掌握基本的人文知识,培养其人文精神,提高其人文素养,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我们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实施人文教育的切入点,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学生礼仪、励志、感恩等方面尝试编写了这一人文读本。
中学生一般在14到19岁之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的黄金时期。心理学研究的有关理论表明,这时学生的情感丰富、深刻,并日益与自已的思想观点联系起来,形成许多如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等高级的社会情感。此时,正是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等人文精神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且,从生理发展的规律来看,这一时期人的大脑兴奋性比较强,是中学生对外界变化、干扰最为敏感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学好或学坏的时候。因此,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运用我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人文知识,注重对人生价值趋向、健全人格、道德情操、情感意志、性格品质等人文精神的培养,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注重智商和情商的共同开发,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十分有益。
之所以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实施人文教育的切入点,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处于这种精神熏陶之下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意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患意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路向和“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仍然适用,也趋向于国家、社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学习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则是教育工作者和中学生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
挖掘乡土资源,开发乡土教材,强化热爱家乡的感情,也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地理,它是结合了本地区自然、经济、社会、文化、风俗习惯、风土民情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地理知识,而这些知识很多是能够感知的,甚至有些是亲身经历过的。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仍是人文课的重要内容。本读本的第二部分增加了这些内容,以求使人文课的内容更加全面。
人文素质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教育由此成为学生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成分。通过什么方式才能把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下来,通过什么途径才能使中学生不仅具有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智慧,而且还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学校教育长期追寻的目标。由于我们的知识水平有限,对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理解肤浅,对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握不准,所以所编读本是否适用,还望同仁及行家指正。
人文知识读本编委会
201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