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过了腊月二十,汴州城里的年味更浓了,文府里也是一片忙碌——
二十三,糖瓜粘,过小年。
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纸,做豆腐。
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二十七,宰鸡赶大集。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贴桃符。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就到了大年三十这天,因为文家人有除夕夜全家团聚吃年夜饭一说,所以黄昏的时候,九姐儿就按照以往的惯例,在几个贴身丫鬟的伺候下,早早换了衣服,去了三夫人处候着。
三夫人也已换好了衣服,正坐在炕上一面磕瓜子,一面和周妈妈闲话。
“母亲,过年好!”九姐儿进来,先规规矩矩的向三夫人行了全礼。
“嗯,快起吧!”三夫人赶紧让周妈妈将她扶了起来,然后将一个荷包塞进她手里。
“谢母亲!”九姐儿赶紧道。
“来,上炕来,挨着我坐!”蒋氏又笑眯眯的拉了她的手道。
这些日子,蒋氏对她一如既往的好。
分红中的谦让,还有商量将铺子里的东西通过邹氏推到皇宫大内的高明见解,让蒋氏对她又多了一份欣赏,这让两人的关系不只有了宽度,似乎还有了厚度,这份厚度让她们俨然真正的母女。
工夫不大后,装扮一新的十姐儿也来了。
九姐儿自然赶紧起身,准备闪到一边去。
“九姐姐,你快坐着吧,我坐这儿就行!”十姐儿却一把按住她,然后自动在下面的罗汉床坐下。
看着这个爱吃醋还爱气怀的小姑娘,九姐儿不由一怔。
十姐儿却忽然“吃吃——”的笑了起来,一边笑着一边看蒋氏。
“好好地,又耍什么疯!”蒋氏嗔她,她这才住了口。
九姐儿不解。
“走吧,先去书房给你父亲请安!”蒋氏又站起来道。
九姐儿也就没再多想,跟着蒋氏去了书房,和十姐儿一起郑重给三老爷文崇湖行了跪礼,照样得到了三老爷的一个荷包。
心情平静的将那荷包收起来,九姐儿忽然想起去年自己,渐渐攥着那并不丰厚的荷包,心里万分的雀跃。
别说,有钱了就是不一样,呵呵……
又在书房耽误了一会儿,她们的哥哥文景日就过来了,兄妹三人便在三老爷文崇湖夫妇的带领下直奔延寿堂。
很快,各房的人都已到齐,男眷们向李太君拜过年后便去外面坐了,女眷便坐在里面,陪着李太君闲话。
但坐着坐着,九姐儿就发现了一点异常,那就是今日二夫人苗氏的情绪似乎特别高涨。
从五姐儿的事后,二夫人就有些失宠的趋势,这让一向自傲的她在人前很是沉默,但今天的她似乎又恢复了以往,一会儿笑着逗宝哥,一会儿又挤到李太君身边,抢话说,很自信的样子。
不过九姐儿并没疑惑太久——
“二弟妹,听说昨个孙夫人过来了。”邹氏忽然笑着看向苗氏。
哦,原来如此,九姐儿不由瞥了那正跟十姐儿低声说什么的四姐儿一眼。
前些日子就听说某个姓孙的侍郎夫人正给四姐儿说亲,好像是敬国公家的幺子,条件不错,只不过后来不知怎么就没信了。
如今过来,应该是这事又被提起来了吧。
苗氏听了却脸色一僵,心里是高兴,可是此刻却被人摆在台面上这么一说,总觉得有点挂不住。
“是啊!”但稍后苗氏又笑了,大夫人的心思她又不是不知道,何必找气生。
“哎,不过萧夫人却已经好长时间不来了。”邹氏却又忽然笑吟吟的道。
刚刚阴转晴的苗氏因为这句话脸迅速的一沉,这邹氏真是绝,哪壶不开提哪壶。
二夫人的次子,文府的三少爷文景日,过了年就十六了,该成婚了,可是他早早定下的御史萧家那门婚事却似乎有变,据说是萧家不满意这文景日,想退婚,已大半年不过来走动了。
因为这妯娌俩的明争暗斗,屋子里的氛围变得微妙起来——
蒋氏还是那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但是甄氏却已经勾起唇角,露出了看热闹的神色,而众位姑娘们也慢慢的沉默下来。
有什么东西一触即发……
九姐儿不由通过眼上面新留的整齐刘海,悄悄的打量屋内的众人。
“老三媳妇,回头给九丫头十丫头多裁两件新衣服,这两孩子也大了。”这时那一直坐在正位上蹙眉不语的李太君忽然道。
“呃……”蒋氏闻言先是一怔,然后立刻笑应道,“媳妇省得!”
屋子里的氛围陡然急转,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到九姐儿和十姐儿身上。
那十姐儿则是立刻羞红了脸,低了头。
说亲……
但九姐儿却禁不住一阵愕然,她才多大呀。
不过……
貌似古代的女人都早婚呢。
九姐儿所在的这个大越朝,并没有“正不娶腊不定”的习俗,所以不管是正月还是腊月,人们婚嫁随意。
所以,文家刚刚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又进入了第二个忙碌时期,因为文家三少爷文景日定在正月二十六与御史萧家的女儿完婚。
这个年二夫人苗氏可谓过得相当得意,先是四姐儿和敬国公幺子的事有了口头承诺,再就是那已经大半年不来文府走动的萧家突然就派了人过来。
二夫人自然惊喜,但更让二夫人惊喜的是这萧家的来意竟然是……议亲。
不只二夫人,连二老爷文崇河都高兴坏了,要知道那萧御史可是仕途正好,皇恩浩荡啊,那萧家的儿子更是长进,去年的新科状元呢。
现在居然……有亲家这盏明灯高悬,不仅这个不成器的儿子有福了,连他在官场都会得以莫大的照拂。
更何况据说那嫁妆可是相当丰厚。
呵呵……
自然文家没意见!
既然双方都没意见,那这好事就趁早,所以两方商定后就将婚事快速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