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隔岸观火
- 左手三十六计右手孙子兵法(全集)
- 成杰
- 2627字
- 2015-05-11 17:15:31
【原文】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雎,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文】
在敌人内部矛盾激化,分崩离析之时,我方应静待敌方形势的恶化。届时,敌人横暴凶残,相互仇杀,必将自取灭亡。我方应采取顺应的态度,然后相机行事,坐收渔人之利。
【浅析】
本计名最初见于唐代僧人乾康《投谒齐己》一诗:“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而其思想早见于《战国策·燕二》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孙子兵法·火攻篇》中“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的思想和此计相吻合。
“隔岸观火”中所引卦辞“顺以动豫,豫顺以动”语出《易经·豫》卦。豫是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坤下震上),下卦为坤、为地,上卦为震、为雷。卦辞所含之意是“雷生于地,雷从地底而出,突破地面,在空中自在飞腾”。《豫卦》的《彖》辞说:“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意即“豫卦的意思是顺时而动,正因为豫卦之意是顺时而动,所以天地就能随和其意,做事就顺当自然”。
此计正是运用本卦顺时以动的哲理,说坐观敌人的内部恶变,我不急于采取攻逼手段,顺其变而“坐山观虎斗”,最后让敌人自残自杀,时机一到而我即坐收其利,一举成功。
“隔岸观火”,原意是在河的这边看对岸失火,比喻在别人出现危难时,袖手旁观,待其自毙,以便从中渔利。此计的要点是:以静观变,随变而动,使敌人内部互相残杀、自相削弱;当敌人内部出现问题、出现混乱的局面时切不可操之过急,直到情势发展到有利于自己的地步才相机而动、及时出击,以免适得其反促成他们暂时联手对付你。
【典故】
公元263年,曹魏灭掉蜀国,这样,三国鼎立的局势瓦解,而成了魏、吴对战的局面。不久,魏国大将司马炎称帝,改国号为晋。司马炎继续推行统一中国的战略,一方面,他下令在蜀地江岸大造战船、日夜训练水军,为日后同吴国决战做好充分准备;另一方面,他发现吴国军队还很强大,如果硬碰硬地去交战,只能造成两败俱伤。
于是,晋国采取观望、等待的战略,待吴国的国力、军备有所削弱后,再去进攻,就很容易了。
吴国虽然富足,但孙权统治集团的矛盾激化,内部纷争激烈。
朝廷大臣各树派系,各拥储君。孙权只得废太子孙和,新立太子孙亮,致使两派的怨恨加深。孙权死后,孙亮即位,孙林派系发动政变,废除了孙亮,立孙林即位。孙林死后,经过一番激烈的争斗,孙皓即位。孙皓上任后,大加报复,不惜采用“剥面皮、挖眼睛、灭三族”的残暴手段,把其过去的仇敌几乎灭绝。他又动用大量的人、财、物力,迁都于武昌。最后引起江南的民众起义,又被迫还都。吴国经过朝廷长期的内部斗争、国民的大举起义,其国力大大削弱,民心、军心十分低落。西晋见吞并、灭亡吴国的时机成熟,于是,大举进犯吴国,三个多月后,吴国灭亡,西晋统一了全国,中国又开始了一个新的王朝。
【案例】
史蒂芬斯智斗三商
“隔岸观火”常被智者运用的非常娴熟,他们总是善于保持沉默或者顺势回避以寻找对方的弱点。当我方没有足够的把握从中获利时,就多给对方制造些有“火”可观的局面,让对方起内讧,自我削弱、逐步瓦解其强势。如此,我方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美国谈判专家史蒂芬斯决定建个家庭游泳池,建筑设计的要求非常简单:长30英尺,宽15英尺,有温水过滤设备,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竣工。
隔行如隔山,虽然谈判专家在游泳池的造价以及建筑质量方面是个彻头彻尾的外行,但是这并没有难倒他。首先,他在报纸上刊登了这个建造游泳池的招标广告,具体写明了建造的要求,很快就有三位承包商前来投标。并且,他们各自都报上了承保详细表单,里面有各项工程的费用和总费用。但是这个表单里的数据每家都不一样,而其他方面的信息,史蒂芬斯也不知道,于是他决定在第二天的上午约见这三位承包商,三位承包商也如约而至。
但是在他们到来后,史蒂芬斯借口出去了一趟,于是三位承包商只能坐在客厅里一边彼此交谈,一边耐心的等候。等到10点钟的时候,史蒂芬斯回来接见了第一位承包商。在书房里,这位承包商一进门就夸口自己的游泳池工程是最好的,对于建造史蒂芬斯这个游泳池实在是胸有成竹、小菜一碟。同时,他顺便告诉史蒂芬斯一句:第二位承包商使用的是陈旧的过滤网。第三位承包商曾经丢下许多没有完成的工程,现在正处于破产的边缘。
接着,史蒂芬斯接见了第二位承包商。他又从这位承包商口中得知,其他承包商多提供的水管都是塑料管,只有自己提供的才是真正的铜管。
最后,斯蒂芬斯请来了第三位承包商进行商谈。从这位承包商口称他又得到了新的消息:其他承包商食用的过滤网都是品质低劣的,而且往往不能彻底做完,他们拿到钱后就不会认真负责了,只有自己才能绝对做到保质、保量、保工期。
经过货比三家,倾听多家之言,斯蒂芬斯通过耐心地倾听和旁敲侧击的提问已经基本掌握了游泳池的建筑设计要求,特别是掌握了三位承包商的基本情况:第一位承包商的要价最高,第二位承包商的质量最好,第三位承包商的价格最低。经过权衡利弊,史蒂芬斯选择了第二位承包商,但是只给他第三位承包商的价格。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谈判终于达成了一致。
三位精明的商人也没有能斗过一位聪明的谈判专家。史蒂芬斯在极短的时间里,不仅让自己从一名外行变成了内行,而且还找到了质量最好,价格便宜的建造者。
曹操隔岸观火除“二袁”
当敌人残酷狠毒、反目为仇的气焰格外嚣张时,若直接攻击他必然遭到敌人的拼死反击;若是顺应或回避,其内部必然自乱。因此,看准时机灵活运用“隔岸观火”的谋略不仅可以修养我方生息,更可以间接削弱和打击对方。
东汉末年,袁绍兵败身亡,几个儿子为争夺权力互相争斗,曹操乘机击败袁氏兄弟。袁尚、袁熙兄弟投奔乌桓,曹操向乌桓进兵,击败乌桓,袁氏兄弟又去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曹营诸将向曹操进言,要一鼓作气,平服辽东,捉拿二袁。曹操哈哈大笑说:“你等勿动,公孙康自会将二袁的头送上门来。”于是下令班师,转回许昌,静观辽东局势。
公孙康听说二袁来降,心有疑虑。袁家父子早有夺取辽东的野心,现在二袁兵败,如丧家之犬,无处存身,投奔辽东实为迫不得已。公孙康如收留二袁,必有后患,再者,收容二袁,肯定得罪势力强大的曹操。但他又考虑,如果曹操进攻辽东,只得收留二袁,共同抵御曹操。当他探听到曹操已经转回许昌,并无进攻辽东之意时,认为收容二袁有害无益。于是预埋伏兵,召见二袁,一举擒拿,割下首级,派人送到曹操营。曹操笑着对众将说:“公孙康向来惧怕袁氏吞并他,二袁上门,必定猜疑,如果我们急于用兵,反会促成他们合力抗拒。我们退兵,他们肯定会自相火并。看看结果,果然不出我所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