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中的广厦千万间与现实中的蜗居
——经济学来自经济资源的稀缺性
记得在高中的时候,摇头晃脑地吟诵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时并没有真正理会作者的孤苦心情,并没有和作者产生共鸣(所谓“少年不知愁滋味”),直到自己40岁之后还在一座城市里蜗居时才意识到城市里的住房是何等的奇缺,人们要想获得自己安居乐业安身立命的所在是何等困难。其实2000年前的杜甫和现在的我们所面临的是同一个难题——资源稀缺。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垂垂老矣无不面对资源稀缺的困境。我们一生下来就拼命地吃奶,可是来自母体的奶水并不能满足我们身体成长所需要的能量,于是我们到处寻找可以充饥的东西,甚至不惜把自己的手指头放进嘴里。等我们老了,如果事业有成身体康健的话,就会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恨不能“向天再借500年”。
资源的稀缺性让人们思索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问题,于是经济学就应运而生了。
让我们先看看什么是经济资源。
简单说,经济资源就是一切需要用金钱才能够得到的东西,换言之就是一切有价的东西。西方经济学家把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分为“自由物品”和“经济物品”。“自由物品”指的是人们不需要通过支付任何费用或不需要任何努力就能自由得到的物品,比如天上掉下的“馅饼”(这里的“馅饼”指的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切对人们有用的东西,如春天贵如油的雨水、冬天的及时雪、某地某天从天上掉下来的鱼等)、普照全球的阳光、遍及大地的空气以及脚下的泥土等,其特征是数量看起来无限,人们暂时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经济物品”指的是人们必须付出代价才能得到的物品,这里说的代价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劳动,还可以是时间,人们必须进行劳动或者进行交易才能获得这一类的物品,比如黄金、美玉等,因此“经济物品”就是经济资源,就是我们常说的商品。
“自由物品”是美好的,是我们向往的,但是像这样的东西太少太少,可以说屈指可数,在我们周围的商品基本上都是“经济物品”,就算是人们最向往的“自由”都不是免费得到的,所以才有“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以及“自由不是免费得到的”这样的至理名言。
“经济物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极其重要的,没有“经济物品”我们就无法生存,比如我们吃的菜和饭、穿的衣和衫,这些都是“经济物品”,无一不是经过我们的辛勤劳动得到的。
但是“经济物品”在数量上又是有限的。和“自由物品”不同,“经济物品”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是稀缺的。农民生产的粮食是有限的,工人生产的钢材是有限的,我们的住房是有限的,我们的医疗设备是有限的,地球上的石油以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还有40年左右的时间就枯竭……
和资源的稀缺性有限性相比,我们人类的需求或者欲望却是无限的。清人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一书中收录了一首《不知足》生动地描述了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性格: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当然,正是有了种种追求,人类才得以进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对人类的种种追求进行了细致而又科学的分析,他将人的欲望或者需求分为以下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即吃穿住行等生存的需求,是最低层次的需求)、安全需求(即希望未来生活有保障,如免于伤害、免于失业、免于疾病等)、社交需求(即感情的需要、爱的需要、归属感的需要)、地位需求(即需要有名誉、威望和地位,也称为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即出于对人生的看法,需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这些欲望或需求一个接一个地产生,当前一种欲望或需求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之后,又会产生后一种欲望或需求,如同《不知足》诗所描述的那样,所以欲望或需求是无穷无尽的。
因此,西方经济学认为,相对于人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经济资源”总是匮乏的,于是资源是稀缺的,于是对付稀缺性的一门学问经济学也就诞生了。
基于此,我们可以给经济学下一个比较普遍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做出选择,来使用稀缺资源生产各种物品,并把这些物品分配给社会各个成员以满足他们需求的一门社会科学。或者也可以这样说:经济学是一门教导人们如何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社会科学。
不过上述传统的定义似乎在当下可以略微修改一下了,因为我们现在不但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比如石油矿产等,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开始利用数量无限的“自由物品”来满足我们的需要,比如为了应对目前以及今后所要面临的能源枯竭以及地球变暖等危机,我们现在加快了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的步伐,而风和太阳光就是“自由物品”,暂时它们都还不是稀缺资源,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像这样的“自由物品”太少太少了,所以我们面对稀缺资源,还不得不做出痛苦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