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中华文明发生的地理环境
-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 严文明主编
- 3576字
- 2022-03-22 10:59:09
雄踞东亚的神州大地依托大陆与面向海洋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与内部复杂的自然环境典型的季风气候黄河与长江—农业的温床和文明的摇篮
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西起帕米尔高原,东临太平洋,北抵黑龙江边的漠河,南达南沙群岛南端的曾母暗沙,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伟大的中华文明就诞生在这一片神州大地上。
中国的地形西高东低,好像三级巨大的台阶:第一级台阶在东南沿海和近海地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和珠江三角洲平原等,大部分海拔在200米以下,丘陵部分也多在500米以下;第二级台阶包括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黄土高原、新疆和内蒙古高原等,平均海拔1000—2000米;第三级台阶就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边境还有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因此整个中国地形的态势是背靠亚洲腹地而面向浩瀚的太平洋。中国的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有包括台湾岛和海南岛在内的5000多个岛屿,还有作为我国内海的渤海和宽阔的大陆架,海疆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可见中国不但是一个有着广阔腹地的大陆国家,同时也是一个面向海洋并且拥有广大海疆的海洋国家。
由于地域辽阔,南北纬度相差甚大,气温有很大的变化,从北往南跨越了寒温带、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降水量因为距离海洋的远近也有很大的差别,从东南往西北可以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等区。加上地形复杂,所以各地的自然环境很不相同。
根据自然环境最主要因素的差异,可将全国划分为三个大自然区,就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东部季风区大约占全国面积的46%(一说45%),现今人口占全国的96%以上,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主要地区。本区大部分滨海或近海,是世界上著名的季风区,风向、降水和温度均随季节而有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夏季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带来大范围的降水,湿润程度较高,天然植被丰富。西北干旱区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7.3%(一说30%),而人口仅占3%。由于地处内陆且四周多山,来自海洋的水汽很难进入,故干旱少雨,又多风沙。几个大沙漠都集中在本区。沙漠周围有广阔的荒漠草原和干草原,历来是我国重要的牧场。山麓因为有冰雪融水和雨水的补充,往往形成绿洲,可以发展农牧业,是居民比较集中的地方。青藏高寒区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6.7%(一说25%),由于地势特高,空气稀薄,气温低,风力强,水分不足,土壤发育不良。植被稀薄,以荒漠和高山草甸灌丛为主,只有河谷地带才有一些森林。历来人烟稀少,至今全区人口还不及全国的1%,经济文化的发展自然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即使在东部季风区,各地的自然环境也有很大的差异。根据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本区又被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五个地区。东北地区纬度最高,因为接近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号称寒极的维尔霍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又受西伯利亚与蒙古高压气团的控制,所以冬季漫长而气候严寒,比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平均低10℃左右。由于气温低,蒸发微弱,降水量适中,所以植被多为冷湿性森林与草甸草原,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在史前时期,这里是发展狩猎和采集经济的好地方,但是不适于发展农业。到历史时期才逐渐发展为重要的农业区和林业区。
华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有三大特点。一是属于中纬度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水热同步。年降水量约400—800毫米,且变率很大,基本上是半湿润至半干旱状态。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时有寒潮,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比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8—10℃。加上春季干旱且多风沙,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比较明显。二是黄土广泛分布。从更新世早期开始,定向的西北风把蒙古高原的沙尘吹向整个华北大地,形成世界上面积最大、堆积最厚和发育最全的黄土。更新世早期的称为午城黄土,中期的称为离石黄土,晚期的称为马兰黄土,全新世的是新黄土。黄土集中的地方在黄土高原,中心地区的堆积厚达100—200米。一般地区也有50—100米。华北平原则主要是从黄土高原冲刷下来的黄土的再造堆积,但在山丘地带包括山东丘陵直至渤海与黄海之交的长岛也都有原生的黄土堆积。黄土质地疏松,易受侵蚀。而黄土高原又是我国著名的暴雨区,每年夏季暴雨的冲刷会造成千沟万壑,使黄土高原的地貌十分破碎,土壤发育不良。但在河谷和平原地带土壤比较肥沃,是发展旱地农业的好地方。三是黄河贯穿全境。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她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支脉的卡日曲,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大平原注入渤海。在进入黄土高原时,一遇夏季暴雨,就有大量的泥沙汇入。据河南陕县水文站的记录,多年的平均含沙量高达每立方米37公斤,是世界上大河中含沙量最高的。黄河的输沙量更是多得惊人,据陕县站的记录,平均每年约16亿吨,1933年曾经达到39.1亿吨。黄河在经过三门峡后地势平缓,大量泥沙沉淀下来,河床不断淤高,河流就不断改道。据有历史记载的2000多年中,黄河决口泛滥就有1500多次,大幅度的改道有26次。向北的决口破坏了海河的水系,甚至夺海河从天津注入渤海;向南的决口破坏了淮河水系,有时甚至夺淮入江。这是在有堤防时出现的情况,在史前时期更可以自由摆动。这样就造成了以郑州西北的沁河口为起点,北至天津,南到淮阴大约25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带,都是黄河泥沙淤积的范围。换句话说,整个华北大平原主要就是由黄河的泥沙淤积而成的。本区土壤发育较好,含矿物养分较高,适于发展旱地农业,水洼地带也可以发展水田农业。
华中地区位于北纬25°—34°之间,按照一般规律应该属于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干旱气候。但是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导致行星风系的改变,使得这里成为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是全球同纬度气候条件最好的地区。本区年降水约为1000—1600毫米,个别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因此本区的江河纵横,平原地区水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大部分流经本区,其流量是黄河的20倍。中国的四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和洪泽湖都在华中地区,湖泊最多的湖北省更有千湖之省的称誉。加上有较长的海岸线和众多岛屿,所以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水上交通也十分方便。本区有肥沃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热条件都很优越,适宜于种植水稻等农作物,历来是我国农业和多种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西南地区气候条件与华中地区相近,而且同属于长江流域,只是地势较高,大部分位于长江的上游。本区多山而少有平地,交通多有不便;自然资源虽然丰富却难于发展大规模农业,所以人口分散而民族复杂,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而经济相对滞后。
华南地区位于我国最南部分,年平均气温超过20℃,年雨量约1400—2000毫米,是一个高温多雨、四季常绿的热带、南亚热带区域,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本区海岸线特长,且多岛屿,水上交通便利,但是夏季易受台风侵袭。陆地多山而平地较少,所以农业发展滞后,而海外贸易开展较早而且是比较发达的。
自然环境虽然是经常变化的,但是相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却是比较稳定的。上述自然区域的划分主要是根据现在的情况,但对于整个全新世也基本上是适用的。至于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社会来说究竟是好是坏也不完全是绝对的。例如在采集经济时代,华南地区无疑是十分优越的,但正是因为那里一年四季都可以比较容易地获取天然食物,缺乏用人工方法生产食物的压力和动力,那里的农业就发生得比较晚。在别的地方农业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华南的经济文化就显得滞后。东北地区可能是最适于狩猎的地方,对于猎人固然很好,但是对整个社会发展来说则是另一回事。因为气候寒冷,发展农业有相当的困难,而狩猎、采集经济的发展总是有很大的局限。在较晚的历史时期,沿海地带在发展渔业和海外交通与贸易方面无疑具有极大的优势。但是在史前或上古时期,有关这方面的技术和知识都十分有限,因而不可能有很大的发展,不可能成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心。在史前时期,对于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当首推农业的发明,而最有利于农业发生和发展的,事实上只有华北和华中两个地区,它们是农业发生与发展的两大温床。这两大温床紧相毗连,各有特色而又相互补充,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它们的发展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文明特点的形成以及往后的发展道路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是伟大中华文明的摇篮。
在中国地理环境中还有一个特点是不能忽视的,就是在国境的周围有明显的天然屏障。最西部有帕米尔高原,从那里往东北走有天山、阿尔泰山、蒙古戈壁沙漠、大小兴安岭和黑龙江,往南折有长白山等;从帕米尔高原往东南走有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和与中南半岛交界的一系列山脉;东部和东南部则是广阔的海洋。在史前或上古时期,这些屏障都是难以逾越的。加上世界上几个最古老的文明发祥地离中国都很远,同距离最近的古印度文明中间恰巧又隔着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同中华文明的核心区仍然很远而难以沟通。因此中华文明只能是本地起源的,在早期的发展中也很少与外界文化发生关系,是世界上少有的原生性文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