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世界四大古老文明
-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 严文明主编
- 3405字
- 2022-03-22 10:59:09
古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延绵不断的中华文明
与具有大约46亿年历史的地球相比,人类的历史是短暂的,从早期猿人算起,至今大约有350万到200万年,大约占地球历史的万分之四至万分之七。与人类的历史相比,人类的文明史也是短暂的,从新石器时代算起,大约只相当于人类历史的千分之三。据考古学和人类学目前研究的结果,人类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早期文明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直立人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其出现大约在公元前二三百万年;早期智人相当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其出现大约在公元前30万年;晚期智人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其出现大约在公元前5万年。现代人相当于新石器时代,大约在公元前1万年到4千年之间,“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是农业、畜牧业的产生,磨制石器、陶器、纺织的出现。严格地讲,这时已从依赖天然赏赐,过渡到生产经济阶段”。
新石器的使用是人类步入文明的标志。
人类古老的文明有四种,都是沿着江河发祥的。这就是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之间的巴比伦文明、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
古埃及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大约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了上埃及和下埃及,建立了第一王朝,此后数百年间文明趋于成熟,开始使用象形文字,组织了国家,开创了法老专制政治。公元前2686年至公元前1650年,是第三王朝至第十六王朝时期。这期间,第三王朝建造了层级金字塔,第四王朝建造了吉萨的大金字塔和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第五王朝建造了太阳神庙。从公元前1570年开始的第十八王朝,到公元前332年第三十一王朝结束,这一千多年间外族屡屡入侵,战乱频仍。公元前332年,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接管了埃及,开始了希腊、罗马文明与埃及文明交融的时期。到四世纪中叶,埃及成为主要的基督教国家。公元639年阿拉伯人入侵以后,经过缓慢的过程,埃及逐渐阿拉伯化。古埃及文明对现代西方文明的形成和非洲文明的发展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巴比伦文明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那时巴比伦城还没有崛起,居住在两河流域的是苏美尔人和阿卡得人,他们创造了楔形文字,制定了最早的法典,建立了城邦,发明了陶轮、帆船、耕犁。大约公元前1900年,从西方来的阿莫里特人征服了这个地区,继承苏美尔人和阿卡得人的文明,并使巴比伦成为两河流域的政治和商业中心。公元前1595年喀西特人掌握政权,建立了一个延续四百年的王朝。此后,亚述人、阿拉米人和迦勒底人展开多年的斗争。从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下半叶,统治这个地区的主要是亚述帝国。最后一位亚述国王逝世后,迦勒底人的领袖那波帕拉萨尔在公元前626年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他的儿子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伦修筑了空中花园,改建了马尔杜克神庙和通天塔。这个地区在公元前539年被波斯人占领,公元前331年又被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巴比伦遂纳入希腊文明的轨道之中。
古印度文明又称哈拉帕文明,其时间大约相当于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750年,分布在印度河流域大约50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上,至今已发现70处遗址,包括两大城市和100多个较小的城镇和村庄。当时已有比较发达的农业和畜牧业,铜器和陶期的制造以及纺织业也有所发展,已有车船等运输工具。但是这一文明不知何故竟销声匿迹了。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500年是吠陀时代,《吠陀》是印度雅利安人的历史文献,这个时代就是以它所记载的那段时间命名的。印度雅利安人在吠陀前期活动在印度西北部,到吠陀后期他们进入恒河中下游地区,并开始使用铁器,奴隶制国家开始形成。公元前600年摩揭陀国控制了恒河谷地,佛教和耆那教开始占有重要的地位。公元前325年,旃陀罗笈多建立了孔雀王朝,几乎在整个印度次大陆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公元前150年到公元300年,印度陷入混乱,月氏人、贵霜人相继侵入北印度,潘地亚、哲罗、朱罗三国在南印度对峙。这种列国争雄的局面持续了一千多年,一直到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如果与上述三大古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的起源不能算是最早的,但中华文明是唯一的从未中断过的文明。今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就是那创造古老文明的先民之后裔,在这片土地上是同一种文明按照自身的逻辑演进、发展,并一直延续下来。同时,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显示了巨大的凝聚力,不仅没有中断,也没有分裂;只有新的文明因素增加进来,而没有甚么文明的因素分离出去成为另一种独立的文明。
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现象,但作出全面解释并非易事。我们可以从地理环境中找到一些答案,前三种文明都是在相对集中的一个较小范围内展开的,回旋的余地不大,一旦遭到强悍的外族入侵和战争的破坏或严重的自然灾害,就难以延续和恢复。而中华文明则是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展开的,回旋的余地很大,便于将不同民族的势力和文化加以吸纳与整合,也不致因地区性的自然灾害而全体毁灭,所以能够传承数千年而绵亘不绝。探讨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原因,还应当考虑中华文明本身的规模,中华文明在遭到周围其他文明威胁时,其总体规模已经十分巨大,在经济、政治、哲学、科技、文学、艺术等许许多多的领域内,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相互关联的文化整体。对中华文明构成威胁的其他文明虽然可以用武力部分地或全部地占领这块土地,但无论如何最终还是不能不被这规模巨大的文明整体所吸收同化。地域的广大和整体规模的巨大,形成一种难以征服的力量。探讨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原因,还可以深入到中华文明内部来考察,其中有一些因素有利于文明的延续,例如祖先崇拜所起的作用。祖先崇拜由来已久,其表现之一就是神化祖先的能力和功绩,把他们奉为神灵进行祭祀,祈求护佑。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家族、宗族,更大到一个民族,都崇拜自己的祖先,祖先就是神。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关系,发挥着巨大的维系文明的作用。各部族的祖先不同,所崇拜的对象也不同,《礼记·祭法》:“有虞氏?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这种状况本来隐含着文化传承断裂或分裂的危险,所幸这个危险由炎帝和黄帝消解了。关于他们的事迹虽然带有很大的传说成分,但是影响深远,深入人心,炎、黄二帝被推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始祖,《史记》即以黄帝纪为中国历史的开篇。古人对他们的祭祀很早而且延续不断,战国时的秦国祭四帝:白帝、青帝、黄帝、赤帝,其中的赤帝就是炎帝。历代祭祀黄帝之举史不绝书,而且一直流传至今。中古以降,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往往托黄帝以明正朔,如北魏即自称是黄帝之子昌意之后。对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炎、黄二帝的崇拜,使中华文明在多元发展的同时,一以贯之地保持了连续性。祖先崇拜的底蕴是强烈的本根意识,就是对自身本源之探究、认同、尊重与返归。《老子》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淮南子·原道》:“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归根、守根与现在常说的寻根,都体现了同一种本根意识,这是维系中华文明使之延绵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与祖先崇拜相关,以家庭和宗族为基本单位的社会模式,家庭、宗族与国家的同构性,以及宗族作为国与家的中介,都发挥着协调关系、维系国家、延续历史的作用。中华文明中强烈的爱国精神、高尚的民族气节,使中华儿女在国家和民族的危难关头,能够迸发出巨大的力量,维护国家民族的生存,并延续了自己的文明。探讨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原因,我们还注意到,中华文明中“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精神,使这个文明既有刚性又有韧性,能够适应内外条件的变化,兼容各种不同的文明,不断丰富自己,顽强地生存发展。古代的哲人看到大自然运行的一条重要规律,并由此引申出人生的重要准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乾卦·象传》)人的“自强不息”乃是植根于天道的,是合于自然规律的。刚健自强,奋发有为,才能生存和发展。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延续不断具有重大的意义。古代的哲人又看到大自然运行的另一条重要规律,并由此引申出人生的重要准则:“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坤卦·象传》)君子应当像大地一样,以厚德载物,兼容纷纷总总各不相同之物。厚德载物的精神,使中华民族能够容纳百川,不断丰富发展自己。探讨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原因,不能忘记这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标志即汉字所发挥的作用。汉字独特的象形、表意等功能,使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也可以成为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汉字把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并使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直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