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舞蹈是一种“文化”。“文化”是什么?学界有关“文化”的定义有两三百种。《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文化”:

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3.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这三种解释说明“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和一些相关理念,本书作如下定义: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的所有创造物,是人类认识自然、不懈实践的积淀和记录,是人超越自身生物本质力量的结晶,是其生存状态的总和,包括所有物质范畴和精神范畴,是人类群体的全部生活状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领域的活动及其结果,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制度、行为方式、道德秩序以及知识、政治、科学、艺术、信仰、习俗等各个方面。无论是广义的文化还是狭义的文化,都会因人类族群的不同而形成差异,并与其社会形态、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本书所谈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近年来,非物质文化的概念深入人心,全球掀起了一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并且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持续的文化行为。

为了保护人类共创的文明成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制定了《世界遗产公约》,1997年又发布了《人类口头及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宣言》(Proclamation of Masterpieces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规定每两年公布一次遗产代表作,申报国每次只能报一个项目。1999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大会通过了设立《人类非物质和口传文化代表作名录》的决议;2000年,联合国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保护工程启动;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例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无形)文化遗产国际公约》(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该《公约》涉及的保护对象包括五个方面:(1)口头传统(如民谣、神话、史话、传说等);(2)表演艺术(如音乐、歌舞、戏剧、木偶等);(3)社会实践、仪式礼仪、节日庆典;(4)有关自然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

自1985年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至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数量已相当可观。2001年5月18日,我国的昆曲艺术入选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两年后(2003年11月7日),古琴艺术又成为第二批入选者。2005年11月25日,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此项为我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再次成功进入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后,申报数量不再受限制。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中国22项包括篆刻、书法在内的具有世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加上2010年新增的京剧、针灸,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少数国家之一。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把它视为“当代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手段”,甚至“是捍卫国家文化主权和维护国民文化身份的基本依据”,认为“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进全民的文化自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有利于开创国际友好交往和文明实践的新格局,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舞蹈,是一种非物质文化。对舞蹈遗产的保护,如果只注重其样态的外像,放弃对舞蹈的存在方式、存在过程、生存环境和内在结构等诸方面的解剖性研究,无异于切断了舞蹈的文化根基,割裂了其形态成因,则抢救和保护舞蹈遗产的意义和完整性也就大打折扣了。因此,舞蹈遗产保护工程必须配合学术研究,从文化学、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和史学等多角度深入,分析不同的社会环境、政治制度、哲学意识、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诸多因素对舞蹈产生的深刻影响,以利于从一个较高层面上对待舞蹈遗产,保护舞蹈遗产,弘扬舞蹈文化。

本书立足于中国历史、哲学、民俗学和文化学,结合考察原生态民间舞蹈的式样以及今天的剧场舞蹈,深入研究中国舞蹈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以揭示舞蹈所积淀的民族文化精神。

舞蹈是人的精神肖像,是一个民族、国家、群体的文化之身体表征和其整体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舞蹈是中国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舞蹈源远流长,它和古老的中华文明同生共存。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每走一步,都有舞蹈的足迹。中国的文明因舞蹈而多姿多彩,舞蹈又以它独特的文化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生命与活力。所以,中国舞蹈与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是传统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门类。它用身体的语言,形象地记录了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功过成败、荣辱盛衰。从舞蹈中,人们可以感知那远去的历史和当下的社会,感知民间的习俗、国家的气象,感知民族的精神和审美风尚,感知中国文化的博大和礼乐之邦的风采。所以,舞蹈,是一种文化。本书的目的就在于为读者提供一个在舞蹈中看文化、在文化中观舞蹈的平台,以期对舞蹈这一非物质文化现象及这门无声的艺术,形成新的认知和理解。

§§第一章 舞蹈与哲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