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这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务。
——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
情景一:
有一位妈妈要出门,于是对两个孩子说:你们在家一定要听话,老老实实看电视,玩玩具,等妈妈回来谁听话我给谁糖吃。其中一个孩子在妈妈走后就一直坐在电视机前把玩着玩具,而另一个孩子却有些坐不住了。她想做点什么,于是开始整理自己的房间,重新布置房内的摆设。而就在大功即将告成之际,她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妈妈回来了,由于打碎了花瓶,糖自然是给了一直端坐在电视机前的那个孩子。
情景二:
六岁的嘉嘉鬼主意总是很多。她家里总是堆满“废物”,所谓的“废物”就是一些汽水罐。妈妈多次告诫嘉嘉把这些扔到垃圾桶里,做个爱干净的好孩子。但嘉嘉总是不依。后来,妈妈才发现原来嘉嘉把那些汽水罐全部剪去一半,做成了小花篮,摆放在自己的小房间里。
情景三:
初二女生小文是个安静的孩子,平时不爱说话,空闲时间总是在写作业,或者复习功课。老师夸她学习踏实;父母夸她让人省心;但在同学们眼里,小文是个很不合群的同学。
父母必知
在我们许多家长心目中,评价孩子好不好的首要标准是“听不听话”。听话,则是好孩子;不听话,则不是好孩子。常常会听到家长这样说:“这是个好孩子,真听话。”“那孩子不好,真不听话。”这种听话教育是我们千百年来的家庭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孩子听话,往往懂事早,学习认真,做事踏实,这自然是好事。然而,家长如果对孩子一味进行“听话教育”,把“听不听话”作为衡量孩子好不好的首要标准,就失之偏颇了。孩子只知道“听话”,就会淹没个性,阻碍其创造能力的发展,因而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当孩子去拆除一件东西,我们第一反映几乎都是大喊一声——住手!留给孩子的极可能是委屈和恐惧。渐渐的,孩子变成了我们眼中的“小乖乖”。这是好事吗?肯定不是。小明曾经因为把透明胶带撕得到处都是而受过妈妈的训斥,曾经因为把一个纸盒子撕得乱七八糟而遭受妈妈的批评。可是有一天,他拿出用胶带和纸壳做的手链和项链,拿出用纸壳做的手枪。妈妈终于明白,不要遏制孩子去搞“破坏”,不要强制孩子按照我们大人的思维去活动,多给他们一些自己的空间,多给他们一些自由的世界,多听一听他们自己“创造”的故事。
而事实上我们所谓的“乖孩子”与“问题孩子”一样不让人松心,甚至有更多“问题”:
(1)依赖性强
他们习惯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依赖于父母,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意和赞美,最终导致自己日常行为能力退化,在问题面前往往会手足无措,甚至失去自己独立思考的勇气。
(2)脆弱敏感
乖孩子往往更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但是却常常因过分依赖他人的感受而无法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尤其是关系亲密或者比较重要的人,生怕引起对方不快,拂袖而去,因此只能压抑自我。所以一旦面对哪怕是很微小的错误,乖孩子也会无可避免地感到极大的挫败感。严重者会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甚至走上自杀之路。
(3)缺乏自信
乖孩子习惯于听话,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却不懂得表达不同的意见。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敢向他人提出不同意见,经常的情况是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别人怎么做就跟着怎么做。从来不敢发表自己真正的想法。久而久之,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严重地影响着孩子的正常发展。
(4)缺乏创造力
调皮、玩耍是孩子自由成长的过程,也是孩子自由探索这个世界的过程,过早地被剥夺这些自由会扼杀儿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孩子习惯于听从现有的规则。创造人格中“敢”字很重要,敢想、敢说、敢做才有创造。而“听话”的孩子们则由于成人的粗暴干涉,而使自己的世界变得单调,失去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父母锦囊
(1)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当给孩子提出要求时,可以设想出若干种情况,让孩子进行选择。从对简单、细小事情的选择开始,培养孩子比较、判断能力。
(2)允许孩子说“不”
“乖孩子”习惯于被动服从,如果哪一天突然说出了“不”,一定要及时肯定孩子的想法,鼓励他把想法说出来,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接受他的拒绝。
(3)尽可能让孩子为自己的事情拿主意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步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的意识。但不同于放任自流,对于一些重要的事情,可让孩子现提出一个行动计划,并向家长解说计划的可能性、可行性,家长可以适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引领。
(4)欣赏孩子的独出心裁
孩子们的点子,在大人眼里往往充满了幼稚。但正是这些看似毫无价值的创意,却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孩子们的创造力正是从这里开始培养的。
(5)运用恰当的句式,强化孩子表达自己的主见
家长在和孩子交谈时,要引导孩子多用“我想”、“我认为”、“我决定”等表达个人观点的句式,而家长却要避免“闭嘴”、“听我说”等禁止孩子表达的句式。
几十年前鲁迅先生在《从孩子的照相说起》一文中,早就对“听话教育”有过评说:“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算一个好孩子,名之曰‘有趣’。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凡属‘动’的,那就未免有人摇头了。”又说:“驯良之类并不是恶德,但发展下去,对一切事情无不驯良,却决不是美德,也许简直到是没出息。”鲁迅先生认为把“听话”“驯良”作为对孩子的首要要求,只能造成孩子的奴才性格,对此他深感忧虑。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育孩子的六大主张:“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不许多说话’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从鸟笼似的学校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从过分的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因材施教。”
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了一本书《领袖们》,他说,中国的教育制度可以为群众提供很好的教育,但却失去了中国的达尔文和爱因斯坦。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过分强调每个人要样样都好,样样搞统一,从小把他们训练得十分驯服,不允许有独立见解,更不允许有爱因斯坦称的“离经叛道”,这样只能培养出守业型人才。父母要真心热爱创造型孩子,就不要对孩子求全责备,不要用传统的观点把孩子训成“小老头”。
美国科学家福克曼说:“固执与执著两者之间的区别非常微妙,如果你的想法成功了,每个人都说你非常执著、坚持不懈;如果你没有成功,人们就说你固执、顽固不化。”西方人认为应该允许孩子“固执”,因为那里面可能有执著,应该允许孩子“不听话”,因为那里面可能有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