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里的养生密码

中药的四性五味

⊙中药的四性

中药的性质可以分为寒、凉、温、热四种,简称中药的四性。中医认为药物是通过调节机体寒热变化来纠正人体阴阳盛衰的,因此,性质不同的中药其效用各不相同。

温热性质的中药:具有散寒、温理、化湿、行气、补阳等作用,主要用于寒证或机能减退的证候。如干姜、当归、何首乌、地黄、红枣、桂圆肉、鹿茸、海马等。

寒凉性质的中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养阴或补阴等作用,主要用于热证或机能亢进的疾病。如桑叶、葛根、金银花、绿豆、栀子、蒲公英、板蓝根等。

平性的中药:药性平和,多为滋补药,用于体质衰弱或寒凉和温热性质中药所不适应者。如党参、太子参、灵芝、蜂蜜、阿胶、甘草、枸杞子等。

中医上讲“热则寒之,寒则热之”。就是说寒凉药用来治阳盛热证,温热药用来治阴盛寒证,简洁地指出了不同药性所适用的症状和体质。一旦用反,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中药的五味

中药的五味是指其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最基本的滋味。中药的五味有两种意义:一是指药物本身的滋味,这是五味的本义;二是指药物的作用范围。

辛味药:“能散能行”,是指具有辛味的中药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用于治疗外感表证、气血瘀滞等疾病。所谓“辛散”,指中药具有发散表邪的作用;“辛行”,是指其具有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如木香行气除胀。

甘味药:“能补能和能缓”,是指其具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用于治疗虚证、脾胃不和、拘急疼痛等证。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阴补精血。

酸味药:“能收,能涩”,是指其有收敛、固涩的作用,用于治疗虚汗、久泻、尿频及出血证等。另外,酸味药还能生津开胃消食,可用于食积、燥渴、胃阴不足等疾病。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

苦味药:“能泻能燥能坚”,是指其具有泻下、燥湿和坚阴等作用。另外,轻度的苦味还具有开胃的作用,但苦味药用量过大,不但会引起恶心、呕吐,抑制胃液分泌,影响食欲,而且还会伤胃。苦味药多用于热证、火证、喘咳呕吐、便秘等证。如黄芩、栀子清热泻火,杏仁降气平喘。

咸味药:“能下能软”,是指其具有润下和软坚散结的作用。所谓“能下”,是指咸味药有润下通便的作用,可以用于大便干结;所谓“能软”,是指咸味药有软坚散结的作用,用于治疗痰核等疾病。

正确服用增药效

⊙服药的时间

一般中药可一日服用三次。恶心、呕吐时应少量频服,可减少对胃部的刺激,不致药入即吐。

中药应于饭前或饭后1小时服用,以免影响药物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药效的发挥。如果服用补益类的中药,尤其是入肾经的中药,那么最好是在饭前服用,这样药力可以直入下焦,如果服用的是治疗上焦疾病的药物,则最好在饭后服用,这样疗效更好。

服用中药也不是必须一日两次或三次,病情紧急时,就需频服。古代医书中经常记载此时要大锅熬药,随时服药。在治疗咳嗽或者咽部疾病时,最好的服药方式为小口频呷,也就是小口喝,然后在嘴里含一会儿,再慢慢地咽下去。

⊙服药的禁忌

煎好的中药汤剂一般应温服,如果是寒证时宜热服,热证时应凉服。

服用中药时的饮食禁忌也很重要,它有助于增强疗效。比如《伤寒论》中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桂枝汤,张仲景让患者在喝完药之后,再喝一些热稀粥,这样可以帮助人体生发胃气,祛邪外出。所以,服用中药以后最好是清淡饮食,切忌生冷、辛热、油辣、腥膻,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药物吸收,而常喝一些小米粥、山药粥则可以帮助人体的胃气迅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