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

【别名】紫苑、亳紫菀、祁紫菀、辫紫菀、紫菀茸、软紫菀、北紫菀、驴耳朵菜、小辫、夹根菜、红泥鳅串、青苑、青菀、甜紫菀、白羊须草、返魂草根、夜牵牛、白菀、万金茸、子菀等。

【来源】菊科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味归经】味苦、辛、甘,性微温,归肺经。

【产地溯源】主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安徽等地。

【现代研究】紫菀主要含有紫菀皂苷A-G、紫菀苷、紫菀酮、紫菀五肽、紫菀氯环五肽、丁基-D-核酮糖苷、槲皮素、无羁萜、表无羁萜醇、挥发油等。药理研究表明,紫菀具有祛痰、止咳、抑菌等作用。

【选购保存】紫菀的选购以根多而长、棕紫色、质柔韧、去净地上茎、无泥土者为佳。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效用特点

紫菀的根茎是中国传统中药材,其甘润苦泄,性温而不燥,质润而不腻,专入肺经,肺郁清热,化痰止咳,主治咳嗽。无论外感、内伤,病程长短,寒热虚实,无所避忌,皆可配伍应用,常与款冬花相须为用。临床上,治疗风寒犯肺之咳嗽咽痒,咳痰不爽,常配荆芥、桔梗、百部等以宣肺止咳、降气化痰。

紫菀的常规用法是加水煎煮,用量为5~10克。外感暴咳宜生用,肺虚久咳宜蜜炙用。

治病验方

紫菀诸药汁:紫菀、蚤休、芙蓉花、枇杷叶、百部、昆布、海藻、生牡蛎各15克,浙贝母、橘核、橘红各9克,生地黄、玄参各12克,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地锦草、薏苡仁、夏枯草各30克,切碎,水煎,分3次服,治疗肺癌。

紫菀粉:紫菀、桔梗、白前、百部各9克,陈皮、荆芥各6克,甘草4.5克,切碎,研匀为粉末。每服9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治疗咳嗽痰稠。

竹茹紫菀汤:紫菀、天冬各30克,桔梗15克,甘草、杏仁、桑白皮各7.5克。每服15克,加竹茹1块,水煎去滓,加蜜半匙,再煎2沸,温服。治疗咳嗽,胎动不安。

备用成药

急支糖浆: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症见发热恶寒,胸膈满闷,咳嗽咽痛;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见上述证候者。

润肺膏:润肺益气,止咳化痰,用于肺虚气弱、胸闷不畅、久咳痰嗽、气喘自汗、慢性气管炎等症。

经典药膳

冬花紫菀茶:茶叶6克,款冬花、紫菀各3克。将上料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每日代茶饮用。祛痰、止咳、平喘,用于支气管炎、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