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淡妆浓抹总相宜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最著名的景观便是西湖。我国共有36处名为“西湖”的景观,浙江有9处,其中以杭州西湖最为著名。西湖,以秀丽清雅的湖光山色,璀璨丰蕴的文物古迹和文化艺术征服了四方来客。
历史中走来的西湖
西湖位于杭州市西部,东西宽2.8千米,南北长3.2千米,周长15千米,占地6.5平方千米,水面面积为5.66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为2.27米,是江南三大名湖之一,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中国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在我国的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西湖有钱水、钱塘湖、明圣湖、金牛湖、石函湖、上湖、潋滟湖、放生池、西子湖、高土湖、西陵湖、龙川、销金锅、美人湖、贤者湖、明月湖等诸多别名,且各有来历。唐长庆年间因白居易筑石函以蓄泄湖水得名“石函湖”;与北部地势较低的下湖而言被称为“上湖”;北宋天禧年间因杭州郡守王钦若奏请以西湖为放生池而得名“放生池”;南宋文人楼钥评西湖有贤者之风而称其为“贤者湖”;在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又见“钱塘湖”;因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得名“西子湖”。
西湖处于周围山峰的包围之中,尽显受宠之势,绿树鲜花遍布山野,宝塔闲庭点缀山间,古桥长堤横跨湖上,一切都为了衬托西湖的美丽,好像一块巨大的稀世瑰宝镶嵌在江南水乡之中。西湖附近的景观似乎都是为了使西湖更加完美而存在,西湖清澈碧绿的湖水又将周边的一切,包括天空都一齐倒映在水中,好像具有魔力一般,让水中的景色更绚烂多彩。这就是西湖无与伦比的魅力所在。
西湖沿岸风光
这不仅是一个湖
西湖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成5个湖区,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根据湖区景观,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孤山海拔35米,面积约0.22平方千米,位于湖区北侧的外西湖中。南宋咸淳时在《临安志》中记载:“一屿耸立,旁无联附,为湖山胜绝处。”赞叹孤山周围虽无其他山水相伴,却是观赏西湖景色的最佳之地。杭州人将“孤山不孤”“寡人孤”,“长桥不长”“情意长”和“断桥不断”“情谊断”称为西湖三怪。孤山风景秀丽,“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冻木晨闻尾毕浦,孤山景好胜披图”、“人间蓬莱是孤山,有梅花处好凭栏”等名家名句伴随着山上的名胜古迹影响至今。孤山南麓有中山公园、文澜阁、浙江博物馆,西麓有秋瑾墓及西泠印社,东北部有放鹤亭。其中,中山公园原为清代行宫的御花园,192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其改建而命名;西泠印社由近代著名的金石书画艺术团队创立于1904年;文澜阁是清代乾隆年间为了存放巨著《四库全书》仿照故宫文渊阁而建;放鹤亭是为了纪念宋代以“梅妻鹤子”闻名天下的林浦而建。看来孤山其实并不孤,满山的历史与文化气息令其他景观望尘莫及。
苏堤、白堤越过湖面,是湖区最美的风光所在,每当太阳升起,晨光初露时,湖面腾起一层薄雾,如雾如烟,好似仙境一般的“六桥烟柳”便出现在人们面前。苏堤俗称苏公堤,全长近3千米,南起南屏山路,北至栖霞岭,堤面平均宽度为36米。堤坝是宋代文豪苏东坡先生在任职杭州知州期间,为了疏通和清理西湖,利用挖出的泥沙堆砌而成,后来百姓为了纪念东坡先生的功绩将此堤命名为苏堤,“苏堤春晓”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白堤长约1千米,因堤坝上原先铺设有白沙,其在唐朝时被称为白沙堤、沙堤,宋时又称孤山路、十锦塘,两侧种植着柳树和桃树,景色秀美。白堤东起断桥,经锦带桥向西与孤山接于“平湖秋月”。
阮公墩
阮公墩是漂浮于粼粼西湖碧波之上的一座小岛,是西湖著名的三岛之一。岛上有“忆芸亭”、“云水居”、“环碧小筑”等景观。因岛外碧波粼粼,岛上草木葱葱,故名环碧庄,也称为“阮墩环碧”。
“苏堤春晓”御碑亭
题刻“苏堤春晓”的御碑位于苏堤压堤桥以南21米的堤体西缘,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帝巡游西湖时御书“苏堤春晓”景名所立。碑为太湖石所制,通高2.56米,宽1.05米,厚0.22米;碑额正反面浮雕海水和云龙图案;碑身正面刻康熙帝御题行书“苏堤春晓”四字,背面刻乾隆帝御题七言绝句,侧面刻乾隆帝为该景观御题的两首叠韵诗。
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仲秋时节,小瀛洲上,空中月、水中月、塔中月与赏月人心中寄托的“明月”相互辉映,是为“三潭印月”;在湖心亭极目四眺,湖光皆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阮公墩笼罩在郁郁丛林下,茵茵绿草,油油碧色,使这里犹如碧玉盘中闪烁着的一块晶莹翡翠。
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之誉,西湖上亦呈现出“一湖映双塔,南北相对峙”的美景。雷峰塔又名皇妃塔,又称西关砖塔。旧塔已于1924年倒塌,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铜领域第一人朱炳仁担纲铜总工艺师,使这座塔成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保俶塔原名应天塔,亦名宝所塔、宝叔塔、宝俶塔、宝石塔。现在的实心塔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按照古塔原样修葺,为八面七级实心塔,高45.3米,底层边长3.26米,塔刹铁构件均为明代旧物。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曾整修塔基座,修理石墈,增设围栏。1997年,更换了朽坏塔刹,此后,保俶塔一直保持完好至今。保俶塔虽失去塔檐和平座,然而塔身挺秀,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典范,因而世人将其喻作西湖和城市的标志。
积雪环抱下的保俶塔
西湖宛若神话中的一面明镜,映射着天上人间的美景,流淌着无数浪漫、甜美的故事。她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凭借着上千年的历史积淀孕育出特有的江南风韵。
西湖十景,此景只应天上有
苏堤春晓
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首。苏堤两旁栽种着桃树和柳树,阳春三月,柳絮飘飘,洒落湖面,生机盎然。四月桃花开放,向苏堤远处望去,似一个粉色的天国。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是西湖十景中难得的夜间美景。景观观赏处位于白堤西端。明月当空的夜晚,在此处凭栏仰望皎洁的月色,湖水、扁舟、柳树、小桥都在月光的照射下映入画卷,似一幅天然素雅的水墨画。南宋诗人孙锐曾在诗中赞美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
断桥残雪
断桥残雪是西湖冬天时的美景。因大雪落至湖面,远望去一片白雾茫茫,断桥在雪雾中时隐时现,美轮美奂。每年冬季,当瑞雪降临西湖时,从宝石山上向西湖的尽头眺望,根本找寻不到边际,天地仿佛在湖的尽头连接在一起。漫步断桥之上,犹如置身雪白的宫殿,四周寂静,只有踩雪时带来的沙沙声,静谧而绵长。
雷峰夕照
雷峰夕照,成景于夕阳照射下的雷峰塔。晚霞红润,洒在雷峰塔上,似佛光普照一般神奇。雷峰塔位于南屏山北面的山脉之上,周围山间遍布树木,郁郁葱葱的高耸绿树,色彩纷呈的枫树、榆树等都将雷峰塔围绕在中间,夕阳洒落西湖的时候,在日光和周围林木、湖水的映衬下,雷峰塔异常光彩神圣。
南屏晚钟
南屏晚钟指位于南屏山上的净慈寺夜晚撞钟的声音,南屏山是一座怪石林立、山峰俊秀的石山,因山体石壁形如屏障而得名。南屏山绵延千米,海拔却不高,主峰慧日峰海拔131米。南屏晚钟是西湖十景中最早的景观。
苏堤春晓
平湖秋月
断桥残雪
雷峰夕照
南屏晚钟
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的观赏地在西湖西侧,岳飞庙前面。曲院是金沙涧进入西湖的入口,从南宋时期就开始在这里栽种荷花,巨大的荷叶、盛开的粉红色花朵,正应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盛开的季节,一片片巨大的荷叶摊开在水面上,各色荷花点缀其上,在日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
柳浪闻莺
柳浪闻莺位于西湖东南岸边的大型公园中,南宋时期曾是京城最大的御花园。分为闻莺、友谊、南园和聚景4个景区。景区内种植着各种树木花草,雪松、紫楠、广玉、碧桃、海棠、月季等名花异草,花开树绿之时,常有黄莺穿梭飞行,发出啼叫之声,仿佛在歌唱此处花海的艳丽。
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是一处集鲜花、港湾、游鱼于一体的景点,位于苏堤南段西侧。园内有牡丹园、花港、红鱼池、密林和大草坪5个景区。人工堆砌的小岛和曲桥是观鱼的好位置,在桥上扶栏向池中望去,难以计数的金鳞鱼围成一团嬉戏游水,生机盎然。乾隆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
双峰插云
双峰插云是由天目山余脉经西湖而分成南山和北山后形成的自然景观,双峰分别名为南高峰和北高峰。天空中有云朵的时候,山峰挡住了阳光的照射,云朵从空中飘过,远看去,仿佛双峰高耸直入云霄一般,故名为双峰插云。
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以秀美的风景和清幽的环境闻名天下。此岛面积达6万平方米,是西湖中面积最大的岛屿,有“小瀛洲”之称。岛屿修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五年(1607),主要以西湖中的淤泥堆积而成。雍正时期,为此地架设了南北走向的曲桥和东西方向的柳堤,俨然一个巨大的“田”字形湖泊。最好的印月景观出现在中秋佳节当晚,明月当空,映照在湖面之上,水中镜花,难分实景和梦幻。这一景观还出现在人民币壹圆纸币的背面,体现着西湖景观在中国悠久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曲院风荷
柳浪闻莺
花港观鱼
双峰插云
三潭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