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文学艺术(2)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 辛伟伟
- 5197字
- 2015-02-04 11:21:11
“三七二十一”是珠算乘法口诀,在前面加上“不管”,即“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含有不管好歹、吉凶为何,偏要干一干、试一试、碰一碰的意思。这里有个战国故事:当时苏秦主张合纵抗秦,与张仪主张的连横事秦针锋相对,苏秦遍游六国,到了齐国都城临淄,见到了齐宣王,进行游说抗秦,齐宣王慨叹齐国的兵力不足,苏秦说:“都城临淄有七万户,我计算了一下,每户按三个男子服役,这就是三七二十一万雄兵,抗秦的兵源仅临淄一城就足够了,若再加上别处兵源,力量就更加强大。”苏秦的这种算法,显然是如意算盘,因为临淄城不可能每户都能达到出三个男子当兵,这里有各种情况,有的是鳏寡孤独,有的有女无男,有的只是老弱病残,所谓临淄二十一万雄兵仅仅是纸上谈兵而已。
在历史上,谓三七相乘之积为不祥之数,最早可能是谶纬家、阴阳家的用语说法。《汉书》载路温舒祖父就说过汉朝的“厄运”在“三七”之间,三国时代的陈琳作《神女赋》有“汉三七之建安,荆野蠢而作仇”的话;太平天国发布《奉天讨胡檄》也有“三七之矫运告终”的话。后来,人们把三七二十一作为讥喻的贬义词相传,并在含意上有所扩展,成了不顾背景和前提、不认清形势局面、不顾条件与可能、不问是非曲直、不分青红皂白、不考虑事物发展的过程与后果,一味胡干蛮干愣大头的同义语。
但是,此说也不尽然,“不管三七二十一”有时也要作褒义词使用。如形容某人办事有魄力,有办法,不怕困难,不管三七二十一,总要把事情做好。这里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赞颂某人有谋略,不怕风险,敢于承担责任,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的优良工作作风。
说话不算数为什么叫“食言”?
生活中“食言”一般比喻说话不算数、不讲信用。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
春秋时,鲁国大夫孟武伯,说话一贯无信,鲁哀公对他很不满。有一次,鲁哀公在五梧举行宴会,孟武伯照例参加,有个名叫郭重的大臣也在座。这郭重长得很肥胖,平时颇受哀公宠信,因而常遭孟武伯的嫉妒和讥辱。这次孟武伯借着向哀公敬酒的机会,又向郭重道:“你吃了什么东西这样肥胖啊?”
鲁哀公听了,很觉厌恶,便代替郭重答道:“食言多也,能无肥乎!”这句话分明是反过来讽刺孟武伯惯于说话不算数,而且在宴会上当着群臣之面,出于国君之口,孟武伯顿时面红耳赤,感到万分难堪。
“食言而肥”这个成语就是从此而来,形容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若表示坚决履行诺言,说话一定算数,即为“决不食言”。
“领袖”为什么成了领导人的称谓?
所谓“领袖”,就是指衣服的领口和袖口。古代衣领有三种,即交领、直领、方领;袖子有两种,即大袖、窄袖。而领口和袖口这两个部位因为与皮肤直接接触摩擦,容易起毛破损,所以古人在制作衣服时,领口和袖口都是单独用料的,并镶以金边。因此在人们眼中,这两处是既高贵又醒目。
另外,古人穿衣服很讲究衣领与袖口的式样大小,设计考究的领口和袖口,穿戴给人一种堂堂正正的印象。在古人的眼中,领子和袖子既突出醒目,又庄重严谨,具有表率的作用,所以便产生了“领袖”一词。
“领袖”一词最早见于《晋书·魏舒传》,魏舒为国家鞠躬尽瘁,深受晋文帝器重,文帝每次朝会坐罢,目送之曰:“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后来,“领袖”一般是指正在进行或曾经进行某项较有影响力活动的最高领导人,如“太平天国起义军领袖洪秀全”、“革命领袖孙中山”、“伟大领袖毛泽东”等等。
我国古代真的有“香妃”吗?
据着名历史学家孟森教授在公元1937年考证,其实香妃就是历史上的容妃。
这个结论在当时引发了极大的争议。这件事一直到了1979年,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的清东陵裕妃园寝内的一座墓自然坍塌,在露出的木板上刻有“奉至仁至慈的安拉之名”的阿拉伯文字。后来,考古学家最终确认此墓就是乾隆的维吾尔族妃子容妃的墓。
后据学者考证,容妃生于雍正十二年九月十五日,比乾隆小23岁,是新疆回教的始祖派噶木巴尔的后裔,称和卓氏。公元1758年,大将军兆惠率领清军进攻大小和卓的叛军时,获得大胜。后来,在图尔都等人的协助下,清军终于平息了打下和卓木的叛军,容妃就是在这一时期随着哥哥等人进京的。
此后不久,她就被乾隆召入宫中封为“和贵人”。和卓氏入宫后,很得乾隆的宠爱,很快就被册封为容妃。容妃进宫以后,被允许穿着本民族的服装。容妃在乾隆宫中的地位很高,在皇后死后,她的排位已经在各妃中名列第三了。乾隆五十三年,容妃病逝,终年55岁。容妃病逝之后被葬在河北清东陵的裕妃园寝内。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容妃并不是传说中的香妃,比如她们的出身不同,史书上也没有关于容妃身上有香味的记载,等等,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你知道音乐“1~7”的由来吗?
“哆来咪发梭拉西”是舶来品。在我国古代,记述音乐是采用宫商角徵羽五音记法。
在11世纪的欧洲,当时教会里唱赞美诗,只有“一、二、三、四、五、六”这六个音。后来,意大利僧侣音乐家归多把圣乐的一首赞美诗每行歌词的第一音依次排列起来,刚好是“六个音阶”,因此,他就用每行歌词的第一个音阶“乌来咪发梭拉”来代表六声音阶。不久,七声音节问世,才把原来弃掉的那些赞美诗最后一句“圣约翰”几个字的第一音字母拼起来,成为第七个音名“七”,发音为“西”。到了17世纪,意大利音乐家布隆契认为第一音名“乌”不响亮,提出换用“哆”音,他的意见为许多音乐家所接受,于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就正式成为今天的唱法。
你知道古代的“胡旋舞”是什么样的吗?
胡旋舞,即踏球游戏,是唐代一种女子游戏。
唐人封演所着《封氏闻见记》云:“今乐人又有踏球之戏,做彩画木球,高一二尺,女伎登蹑球,宛转而行,萦回来去,无不如意。”唐人段安节《乐府杂录》、宋王谠《唐语林》等也有关于踏球的记述。不过,唐代女子踏球游戏的形态,唐人王邕《内人踏球赋》描绘得最为详尽:“球以行于道,嫔以立于身”、“虽进退而有据”,球循着事先铺设的道进退,不是任意滚动的。进行踏球表演的宫女们“下则雷风之宛转”、“上则神仙之结束”,大球滚动如风行雷鸣,可见其踏球技艺颇高。
那么,踏球之戏源于何?
据段安节《俳优》载:“有夷部乐,即有扶南、高丽、高昌、骠国、龟兹、康国、疏勒,西凉、安国……舞有骨鹿舞、胡旋舞,俱于一小圆球子上舞,纵横腾踏,两足终不离于球子上,其妙如此也。”其中,“骨鹿”点出球的滚动声音,而“胡旋”一语双关,既道出旋转之舞态,又指明来自何方。
因此,踏球又被称为“胡旋舞”。踏球在当时是一种娱乐性很强的游戏,不过到后来逐渐杂技化了,杂技“踩大球”大概就来源于古代这种踏球游戏。
我国最早的戏曲雏形是什么?
“东海黄公”,为汉代“百戏”节目之一。据《西京杂记》记载,“东海黄公”的故事情节大致如下:
从前,东海地方有一黄姓老头,年轻时很有法术,能够制服蛇虎。他身边常备一把赤金刀,以红绸束发,可以立兴云雾,能使平地化为山河。及至年老,气力衰惫,且饮酒过度,从此就不能再行其法术了。
秦朝末年,东海地方忽出现白虎,黄公就带了赤金刀想去把白虎制伏,不料法术失灵,遂为白虎所害。
当时,陕西关中一带的人民,将这个故事编成角抵戏演出,后被汉武帝引进宫廷,经过加工,作为“百戏”节目,并以招待“四方来宾”。
正如《西京杂记》所云:“三辅人俗用以为戏,汉帝亦取以为角抵之戏焉。”“东海黄公”,是汉时典型的角抵奇戏,但它在表现人虎搏斗时,不像一般的角抵戏那样,由两个演员上场竞技,以强弱决定输赢,而是以表演故事的姿态出现。
在表演上既有吞刀、吐火及立兴云雾等幻术,又有人与虎斗的角力,使各种艺术熔于一炉,并塑造了黄公这个有戏剧性的人物,这就说明当时的“百戏”技艺,已借故事的情节,由单纯趋向复杂,使形式服从于内容,所以有学者认为:“后世戏剧,是于此发端,确有直接渊源。”
戏曲中“生、旦、净、末、丑”的角色名称是怎么来的?
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
(1)生行,简称“生”。明代文学家祝枝山说:“生即男子。”说得简单,却合情合理。如先生、后生、儒生以及张生、李生,等等,都是说的男子。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
须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口戴胡子(髯口),因性格与身份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把老生(如扮演武将)、衰派老生(如扮演穷困潦倒之人等)。
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关羽、赵匡胤等。
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戴雉翎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
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穿厚底靴的叫长靠(墩子)武生,穿薄底靴的称短打(撇子)武生。
(2)旦行,简称“旦”。分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
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
花旦:亦叫花衫,以服装花艳为特色,以演皇后、公主、贵夫人、女将、小贩、村姑等角色为主。
武旦、刀马旦:为演武功见长的女性。
老旦:用本嗓子演唱,多为中老年妇女。
旦角全为女性。为什么舞台上的女性要称“旦”?戏剧史家周贻白认为,“旦”字系由“姐”字演变而来。顺序是先有“姐”,由“姐”讹为“妲”(宋杂剧中有《老孤遣妲》等,“妲”皆“姐”之讹),再由“妲”简笔为“旦”(金元院本中有《旦判孤》等)。“姐”历来是对女性的称谓,而“旦”即“姐”之讹也即代表女子。
(3)净行,简称“净”,亦叫花脸。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净行分如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铜锤花脸称正净,架子花脸叫副净,武工花脸名武净,在表演风格上均有不同的特色。
(4)末行,简称“末”。该行当多为中年以上的男性。实际末行专司引戏职能,如打头出场者,反其义而称为“末”的。
(5)丑行,简称“丑”。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
丑行又分文丑、武丑。文丑中又分为方巾丑(文人、儒生);武丑,专演跌、打、翻、扑等武技角色。根据动物属相,丑属牛,牛性笨,丑为笨的代名词。但舞台上的武丑亦叫开口跳,而能说能跳,表演出活泼伶俐,善演武功武技的角色,此与牛的丑笨性又完全不同。
“天下第一行书”、“天下第二行书”是什么作品?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兰亭序》,又称《兰亭集序》、《禊帖》等。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与谢安等在绍兴兰亭“修禊”。会上人皆赋诗,王羲之写下了这篇优美的序文。传世法帖共28行、324字,笔法、结构、章法都很完美,被视为是王羲之书法成就最具代表性的得意之作。赵孟《阁帖跋》说“右军王羲之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因此,王羲之的书法得到人们普遍喜爱和推崇。唐太宗更是以帝王之力,确立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王氏书法也同样被历代书家所推崇。
关于《兰亭序》的真伪,历来说法不一。清末广东顺德书家李文田《定武(兰亭跋)》断言“文尚难信,何有于字”,认为晋人的书法不应脱离汉魏隶书的樊笼,认为《兰亭序》不可能是王羲之所书,应为后人之伪作。1965年郭沫若在《文物》上发表了《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指出《兰亭序》不仅从书法上来讲有问题,就是从文章内容上来讲也有问题,斥《兰亭序》为伪作。此后,启功、李长路、章士钊、高二适等名家都对《兰亭序》的真伪问题进行了公开论辩,这就是着名的“兰亭论辩”。
至今,由《兰亭序》引发的疑案仍然众说纷纭,难有定论。但是不论如何,《兰亭序》的书法价值,是值得肯定的。唐太宗推崇王羲之的书法,曾命欧阳询、冯承素、褚遂良等钩摹《兰亭序》,分赐近臣。相传真迹被唐太宗殉葬昭陵(一说被武则天殉葬乾陵)。传世至今的《兰亭序》均为临本或摹本,有“定武本”、“神龙本”等。
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被称为“三大行书”。按时间排序,颜真卿《祭侄文稿》名列第二,故称“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祭侄文稿》又称《祭侄季明文稿》,书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全文共234字。《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安史之乱中英勇就义的侄子颜季明所作。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谋反,颜真卿、颜杲卿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叛军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英勇就义。乾元元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尸骨,并挥泪写下了这篇祭文。
此帖为草稿,字迹仓促,涂抹删补之处甚多,本无意于书法。然而不求工而自工,无意于佳乃佳。此作中,颜真卿将悲愤之情流淌于笔端,充满了对亲人的哀悼和对叛贼的仇恨。元代张敬晏跋云:“以为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盖以告是官作,虽端楷,终为绳约;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真妙见于此也。”元代着名书法家鲜于枢跋曰:“《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书第二。”
为什么把郑板桥的字称为“六分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