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民间故事篇(3)
- 中华笑话精典(中华文化精典系列丛书)
- 刘长江主编
- 5511字
- 2014-10-31 14:09:38
尧时候,十个太阳一齐出现在天空,把禾苗晒焦了,把草木晒死了,老百姓都饿着肚子,没有东西吃。还有猰输、凿齿、九婴、大风、封稀、修蛇……种种恶禽猛兽,都趁火打劫,出来为害人民。尧便叫羿到南方的畴华之野去杀那一只牙齿从嘴里吐出来、形状像凿子、足有五六尺长的凿齿怪兽,又叫他到北方的凶水去杀那个能够喷水也能吐火的九头怪九婴。将它们诛除以后,羿又去射天上十个凶恶的太阳,一口气就射下了九个。然后又去杀怪兽猰输。猰输的形状传说不一,或说是人面马足,或说是龙头,或说是形状像抠而有着老虎的爪子,羿也把它杀死了。杀死猰输以后,又去东方的青丘之泽,把那大鹏鸟用带绳的箭射落下来。然后又去洞庭湖杀死一条大蟒蛇,这蟒蛇之大,据说一口能把象吞掉。最后,到后来成汤祷雨的桑林去,生擒活捉了一头大野猪。所有为害世间的恶物都除去了,天下人民都非常欢喜,于是就拥戴尧做了天子。从此以后,大地上不论是宽广还是狭窄,是险峻还是平坦,是远还是近,开始有了道路里程,隔绝闭塞的人民开始互相往来。
伊尹生空桑
有优氏的一个姑娘去郊野采桑,偶然在一株空桑里面发现一个正在啼哭着的婴儿,她就把婴儿拾来献给了本国的国君。国君一方面叫御膳房厨子把婴儿养育着,另一方面派人查访婴儿的来由。有人告诉说,婴儿的母亲原来居住在伊水上,怀孕后,一天晚上梦见一个神人告诉她说:“若是看见你家的臼出了水,你便赶紧向着东方走去,千万不要回头看。”到了第二天,母亲一看家里的臼果然出了水,赶紧告诉邻居们躲避水灾,自己便一口气向东方走了十里。她忍不住回头看看故里,哪知道已经变成了一片汪洋,她本人的身子也在这一回顾之间变成了一棵空心桑树,所以就把这个从伊水的空桑里发现的后来做了“尹”的官(相当于后世的宰相)的婴儿叫做伊尹。这就是伊尹生空桑的由来。
伊尹长大成人,既聪明又有才干。成汤听到了,便叫人去向有优氏请求伊尹,有优氏却留着,不愿意放他走。伊尹很想归附汤王,成汤于是请求娶有优氏的女儿做妃嫔,有优氏高兴了,便把伊尹作为陪嫁,和姑娘一同嫁去。
由于伊尹是奴隶出身,成汤得到了伊尹,便在神庙里举行祀典,拔除他身上的不祥。先拿荻苇的青烟来熏他,又拿一束束爟火来熛他,还拿猪牛的血来涂他的身子。这一切都办理完毕了,第二天成汤才在朝堂上正式接见伊尹。伊尹便用他在厨师那里学来的看家本领,用各种难得的美味去游说成汤,鼓励成汤来谋求这些美味,从一个普通的国君进一步去攫取天子的宝座。
姜太公遇文王
文王将要出去打猎,叫太史编替他卜了一课,太史编看了龟兆,唱道:
到渭水北边去打猎,将会有很大的收获。
不是螭也不是龙,不是老虎不是熊;
兆得个贤人是公侯,上天赐你的好帮手。
周文王出去打猎,果然在渭水北岸遇见了太公,和他谈论后,大为高兴,说道:“记得先前我那去世的父亲太公常向我说:‘不久准会有圣人到我们这里来,那时我们周民族就要兴盛发达了。’你可真就是这样的人吗?我家太公盼望你已经很久了!”所以就叫他做“太公望”,用车子把他载了一同回京城去,回去就拜他做了国师。
太公遇见文王以后,还有这么个奇异的传说,说文王最初叫太公到灌坛地方去做个小官,一年以后,他把那地方治理得平静无事,连风都很知趣,吹响树枝那么大的风都没有发生过。一天晚上,文王梦见一个非常艳丽的妇人,拦住他的去路痛哭。文王问她为什么哭,她说:“我是太山山神的女儿,嫁给东海海神做妻子,现在要回婆家去,却被灌坛地方的官长挡住了道路。他有德,使我不能行路,因为我出行一定有疾风暴雨伴随,将会损毁那位官长的好名声。我担当不起这个罪过,只好哭。”文王醒来,觉得奇怪,就叫人把太公召来,问他这事的究竟。太公刚离开灌坛,当天果然有大风大雨从太公管辖地的边境上经过。文王于是提升太公担任了大司马的职务。
涂山姚代姐育婴
中岳嵩山有太室、少室二山,为什么叫太室、少室呢?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唐尧为君时,登封县叫崇地,嵩山叫崇山。那时,天下洪水泛滥,人们无法生存,纷纷逃往崇地。因为这里地势高,又有个酋长崇伯鲧领着堵水,就留下了一大片土地,可供居住。因此鲧也有了名声。
名声传到唐尧耳朵里,他就派鲧专门去治水。鲧只知道堵,一连治水九年不成,便被唐尧杀了。
虞舜为君后,鲧的儿子大禹要求继承父亲的事业去治水。舜看禹有决心有才能,就答应了。禹的朋友伯益,劝禹用疏浚的办法去治水,一连治了十三年,开出九条河道,终于治住了洪水。
大禹治水到了涂山,人们看大禹三十多岁还没有娶媳妇,就把一个最好的姑娘涂山娇嫁给了他。婚后,禹把涂山娇带回崇地。涂山娇的妹妹涂山姚不愿离开姐姐,也一起到崇地安家。大禹把涂山娇安排在崇山脚下居住,把涂山姚安排在季山脚下居住,安排停当后就又治水去了。一次路过家门,同伴劝禹进家看看,禹却说:“治水要紧,不能因顾自己耽误大事。”就这样大禹一连三过家门口,都没进门看上一眼。后来,要开凿轘辕关,工地就在家门前,禹这才又见到了涂山娇。涂山娇有次发现丈夫的化身是黑熊,一气变成了石头。大禹从石头中唤出了儿子启。可是抱着孩子怎去开山呢?大禹无奈只好找涂山姚了。涂山姚见大禹为民治水的决心坚如铁石,十分爱慕,便继她姐姐嫁给了大禹。从此,她不仅代姐姐照料孩子,还代姐姐一天三顿为大禹准备饭菜。大禹就把涂山娇住的崇山叫“太室”,把涂山姚住的季山叫“少室”,“太室山”与“少室山”也就从此得名了。
不久,轘辕关被凿通,治水的人又开到了龙门山,凿开了龙门口,抽干了汝阳江,露出了大片沃土。
人们为了纪念涂山娇、涂山姚姐妹,在太室山下建了太室殿和太室祠,在少室山下建了少室殿和少姨庙,还在启母石前建了启母殿和启母庙。
干将、莫邪铸剑
越国派遣使臣来献了三把宝剑,吴天阖卫生部闾得到后觉得非常贵重。因此又叫两名剑工铸两把宝剑,这两人其一叫做干将,其二叫做莫邪,莫邪是干将的妻子。干将铸剑,先采集五方名山铁的精华,候天时,察地利,等到阴阳交会,百神都来参观的时候,这才鼓炉铸剑。可是天候发生变化,气温骤然下降,铁汁凝结在炉膛里不销熔,于是干将发愁了,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干将的妻子莫邪说:“你以擅长铸剑被吴王信任,吴王叫你铸剑,可是你铸剑三月不成,你知道是什么缘故吗?”干将发愁道:“我实在不知道这是什么缘故啊。”莫邪道:“我听说神物的变化,需要用人做牺牲才成;如今你铸造宝剑,恐怕也须得到不怕牺牲的人才能成吧。”干将说:“想从前我的师傅冶铁铸金的时候,金铁之类销熔不了,夫妻俩都跳进冶炉,然后东西才铸造出来。至今后世的人们,就近矿山冶铁,还披麻戴孝,表示必死,然后才敢在山里鼓铸呢。如今我铸剑不变化,恐怕也像是这样吧。”莫邪说:“师傅既然不惜牺牲生命来使宝剑铸造成功,我又有什么为难呢?”于是干将妻便剪了自己的头发和指甲,投进冶炉里,使童男童女一共三百人,拉起风箱,装好煤炭,风劲火猛,金熔铁化,然后宝剑铸造成功。阳剑就叫干将,阴剑就叫莫邪,阳剑作方块形的龟文,阴剑作水纹形的散理。干将把阳剑藏了,却把阴剑拿去献给吴王,吴王阖闾得了阴剑,非常重爱。
孔子掷金试颜回
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得意的弟子有七十二个,尤以仲由、颜回最为亲近。
一年清明节,孔子带几个弟子出外踏青,中午在子路家用的午饭。饭后大家出门,颜回因事落在后边大约半里路。子路便对孔子说:“颜回爱占便宜。今天中午,他偷偷拿了我家的银餐具。”孔子说:“颜回为人忠厚老诚,箪食瓢饮,从无怨言,不要屈赖好人。”子路看孔子不相信,又说:“老师不信,不妨试他一试。我随身带有一锭黄金,您放在路上,看他一会儿过来拾也不拾。”孔子沉吟片刻,接过黄金,掏出笔墨,题了几个字,掷在路中央,然后继续向前走去,暗地里注视着颜回的动静。
不大一会儿,颜回赶上众人。孔子问他:“你在后边干啥啦?”
“回老师,弟子没干什么。”
“方才我看见你停在那里,像是拾到了什么东西。”
颜回说:“老师,路旁放有一锭黄金,上写‘天赐颜回’四字。我又把它放那儿啦。”
子路在一旁说:“我看见你把一块明晃晃的东西拾起来,又蹲到树下鼓捣一阵子,转眼可又不认账了?”颜回说:“没拿就是没拿,难道我还说假不成?”孔子把手一挥,说:“不要争执了,你等随我转回去看个究竟。”他们转回放金处一看,那锭金子果然不见了,却见路旁树上写了一行字:“失物者请找颜回。”孔子一看,心里明白了,当即问颜回:“看样子是你把那锭黄金藏在别处了,快把它拿出来。”颜回这才去路旁扒出埋在土里的金子,双手捧给老师。孔子一看,黄金上边新添了四句话:“路旁拾黄金,颜回不动心。藏埋无别故,专候失金人。”孔子心中大喜,顺手把黄金递给子路,鼓掌赞道:“贤哉,回也!”这时,子路勾着头,不吭声了。
后来子路家丢失的银餐具也找到了,子路叹道:“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从此对颜回倍加敬重。
粽子和龙船
屈原投江以后,楚国的人民非常痛惜怀念他。为了悼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每逢端午节那天,大家都驾着船,带着饭,划到汨罗江中流,把饭投入江里来祭祀屈原。
这样过去了两年,一天晚上,他们忽然梦见屈原来了:他头上戴着高高的切云冠,腰间挂着一柄长长的宝剑,身上还佩戴着一些珍珠和美玉,脸上的神情显得高亢而又带有几分忧戚。大家都很高兴,一一向他行礼,屈原笑着赶上来,对大家说:“乡亲们,你们对我的好意,非常感谢。从你们的行动可以看出我们楚国人民都是爱国的,也都是爱憎分明、坚持正义的。”大家见屈原很消瘦,就关心地问他:“三闾大夫,我们给您的米饭,您都吃到了没有?”
“谢谢你们!”屈原感激地说,可是,接着又叹了一口气:“你们送给我的米饭,都被那些鱼虾龟蚌等水族吃了。”
大家听了都很气愤,说:“不能让它们吃呀!”
屈原苦笑了一下,说:“我总不好和它们争着吃啊!”
大家就问:“要怎样才不至于被水族吃掉呢?”
屈原说:“如果你们用淡竹叶包饭,做成有尖角的角黍(即粽子),水族见了,以为是菱角,它们就不再吃了。”
第二年端午节,人们就照着屈原的话做了。可是,在端午节过后,屈原又给人们托了一个梦,说:“谢谢你们送给我的角黍,我吃到了一些;可是,还有不少仍然被水族的败类吃了。”人们又问他:“那还有什么法子没有呢?”屈原说:“有,你们在用船送角黍的时候,可以把船装扮成龙的样子;因为一切水族都属龙王管辖,它们看见是龙王送来的,就一个也不敢吃了。”
以后,人们一年一年地照着这样去做,于是,就留下了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船的风俗。
(关于吃粽子、划龙船,当地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说端午节那天,人们把粽子投到江里,叫鱼吃粽子莫吃屈原;划龙船是象征着打捞屈原的尸首,如果是用一种普普通通的船去捞,水中妖怪太多,捞不到;把船装扮成龙的样子,打起锣鼓,这样就会把水中妖怪赶走,把屈原的尸首捞上来。)
诸葛亮招亲
诸葛亮十七八岁的时候,隐居在南阳卧龙岗。他在那里搭了个茅庵,一边开荒种地,一边发愤读书。
卧龙岗下住着一个黄员外,名叫黄承彦。他见诸葛亮聪明正直,十分喜爱,经常去看望他。诸葛亮看黄员外很有学问,也特别尊敬他,时常向他请教,并请他批改文章。
时间长了,黄员外想把女儿许配给诸葛亮,便央人说媒。诸葛亮听说黄小姐长得丑陋,没有爽快应允,也不好干脆拒绝,这门亲事就不热不凉地搁下了。
以后,黄员外还照常到岗上来,但两人只谈学问,不提婚事。一天,黄员外说:“我常来找你,你怎么不到我家去呀?”诸葛亮说:“失礼了,改日登门拜访。”
过了几天,诸葛亮真个找上了门。他向家人报了姓名,家人说:“员外吩咐过,说诸葛相公来了,不用通禀。请进吧。”
诸葛亮往里走,第二道大门紧闭着。他轻轻敲了两下,门“吱呀”一声开了;待他进入门内,又自动关上。诸葛亮好生奇怪,正想看个究竟,忽听“呜”的一声,蹿出两只狗来。一只浑身墨黑,一只雪一样白,都汪汪地叫着,朝他身上扑来。诸葛亮想退出去,却拉不开门,两只狗扑上扑下,急得他左拦右挡。
这时,从里边跑过来一个丫鬟,照狗的脑门上拍了一下,两只狗立时蹲在地上不动了。丫鬟又拧了下两只狗的耳朵,它们就跑回花坛后面去了。诸葛亮觉得稀奇,跟过去一看,原来是木头做的,外面缝着狗皮。他忙问丫鬟这是谁做的,丫鬟笑着跑了。
诸葛亮再往里走,刚进第三道门,忽然出来两只老虎吼着向他扑来。诸葛亮想,这八成也是假的!他不慌不忙地照着老虎的脑门上拍了一下。哪知不拍还好,一拍却更厉害了。两只老虎直竖竖地站了起来,前腿扒着他的肩膀,张开了血盆大口,向他咬来。
诸葛亮被两只虎死死抓住不放,正没法儿,那丫鬟跑了过来,说:“你这个人真是自作聪明,拿对付狗的办法来对付老虎,行吗?”说着,拍拍老虎的屁股,那老虎乖乖地各回原地趴下了。
诸葛亮怪不好意思,叹口气说:“你们这深宅大院,可真难进,请带我进去吧!”丫鬟说:“对不起,我正忙着磨面呢!”诸葛亮一看,廊房里果真有一盘磨,一头木驴正拉着转圈儿跑。他看傻了眼,叹道:“哎呀,只知黄老先生的学问大,不知他还会弄这些巧东西!”丫鬟听罢,笑着说:“老爷才不管这些哩!”诸葛亮连忙追问:“不是员外,又是哪个能人?”丫鬟说:“进去吧,你会知道的。”
诸葛亮想,进一道门,碰上一个新玩意儿,都要麻烦一阵子,这可如何是好?他正在犹豫,里面又一道门开了,走出一位姑娘。这姑娘高高的个儿,行动潇洒利落,举止端庄大方;只是脸庞稍黑,有几个麻子。她来到廊前对着丫鬟问道:“这是哪里来的客人?”没等丫鬟回话,诸葛亮连忙躬身答道:“卧龙岗诸葛亮,拜见黄老先生来了!”姑娘听罢,说了声:“请!”转身先进了门。丫鬟见诸葛亮还在愣怔着想什么,催促道:“跟着进去呀!见哪道门开着,只管进;她会把各种‘消息儿’拧死,再也不会有啥东西吓唬你了。”诸葛亮这才慢腾腾地往里走,转了几个弯,又进了几道门,终于来到一座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