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基础的东西大有奥妙(2)

“您误会了,我没有跳过一次槽,是那12家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先后倒闭了。”男子接过主考官的话说。话音刚落,所有在场的人们又都大笑起来。旁边的一个考生对那个男子说:“你曾就职12家企业,都先后倒闭了,你真算得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失败者了!”

这个男子听后也笑了,他说:“不,你弄错了,是那些公司的失败,而不是我个人的失败,因为在挽救那些公司的过程中,正是公司的那些失败积累成了我自己的财富。”

这时候,一直站在门口的那个老头走了进来,他上前给主考官倒了一杯茶。这个男子继续不紧不慢地说道:“我很了解这12家公司,在每一个公司面临倒闭时,我都曾与同事们想尽办法去挽救,虽然最后没能成功,但我知道了公司之所以倒闭的原因,了解到了公司存在的错误及失败的每一个细节,不仅如此,我还从这些失败中学到了许多东西,这是其他人在没有倒闭过的公司无法学到的,就是在倒闭公司呆过,如果不用心的话也得不到那些经验。大多数人只是追求成功的经验,但成功的经验大抵相似,容易模仿,所以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但是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我又从那些不同的失败中吸取了很多知识,有能力和经验避免错误与失败,这才是最重要的财富!”

男子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会儿,他看了看那个倒水的老头接着说:“如果一个人用10年的时间去学习成功的经验,那样他几乎是一无所得,但如果用同样的时间去经历错误与失败,这样收获就很大,所学的东西不但多,而且更加深刻。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别人的成功经历很难成为我们的财富,但别人的失败过程,却能使我们引以为戒,给我们以警示,使我们的事业少走弯路,因而能成为自己的一笔财富。”

边上的人都听着男子说话,旁边的老头也没有出去,看样子好像比别人更加用心地听着。这名男子嘴里说着,身子开始离开了座位,他做出转身要出门的样子,但又忽然把头转了回来继续说:“这10年经历的12家公司,时间虽然有些长,但很值得。因为它不仅使我得到了经验,同时也培养并锻炼了我对人事和未来的敏锐洞察力。”他看着主考官继续说道,“举个小例子吧——今天真正的考官,不是您。”他把头转向了那个倒水的老头说,“而是这位倒茶的老人……”

这一下,在场的所有人都惊愕住了,特别是那前来应聘的6名人员,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倒茶的那位老头。那个老头听过男子的话也有稍微惊诧,但他很快又恢复了镇静,笑着对男子说道:“很好!你所说的一切话我都听到了,没有问题,经理就是你了。但我很想知道——我的演技哪儿没有过关,你是如何知道我是真正的主考官的呢?”

老头所说的话表明自己确实就是这家大公司的老板。这时,这位第一轮就被淘汰下的男子笑着回答说,“只是观察”。

这个考生在与假主考官答话时,还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仅用眼的余光就能从倒茶水老头的眼神、举止中看出他是企业的老板,这说明他是一个洞察力十分强的人,这也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能力。但这种功夫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练出来的,而是需要注重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长期进行观察,不断地训练和提高,最后积累而成的。

所有成功者的共同特点,都是从小事做起,这些小事就是基础。基础准备好的人才会有机会,才能实现自己伟大的目标。所以,凡是不甘于平淡的人们,都要认真做好每个细节,认真打好基础,这样实施下去,目标就会如期而至。其实,生活就是一种积累。人的一辈子其实也是在为明天做准备,今天的忙碌就是为了明天的期望。

人是如此,沙漠中的骆驼也是这样,只不过人类是一种智慧,而骆驼是一种本能,而对于人生而言,也只有像骆驼穿越沙漠前那样,咽下足够的干草,做好穿越沙漠的准备那样,做到足够的积累,在机遇来临时才能不至于失去机会。但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具有的智慧。

在亚特兰大第二届的薛塔胡奇10公里长跑竞赛上,赞助者健怡可口可乐公司为了促销产品,将健怡可口可乐的商标显著地展示在比赛申请表格、各种媒体,T恤以及比赛号码上。

比赛当天早上,大会的荣誉总裁迪克·比格斯站在台上说:“我们很高兴有这么多参赛者,同时特别感谢我们的赞助商健怡百事可乐。”

站在比格斯背后的可口可乐代表嘘他:“是健怡可口可乐,白痴!”超过1000位的参赛者也尽情哗然,当时比格斯真是十分羞愧与懊悔。

事后,迪克·比格斯说:“我知道是可口可乐,但是当时我失了神。就是要命的那一天,我学到了专心更重要。”

一个人如果不专心,最简单的问题都会出错。

有一个心算很快的人,他到处宣扬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学生听到了,决定要考他一下。学生对那个人说:“我给你出个题目,你能马上回答上来吗?”“你出吧,绝对没有问题!”那个人自负的答道。

“你可要听仔细了”,学生提醒他说。然后开始出题:“假如你是个司机,开着一辆很大的公交车。在起始点,上车的有40个人;第二站没有上人,也没下人;当车开到第三站时,有11人下了车,但又有5个人上来;车开到第四站时,4个人下了车,又上了3个人;当到了第五站时,又有4个人下了车,又上来3个人。请问,开车的司机他叫什么名字?”

“你问错了题吧,我知道车上还有多少人,但我哪里知道司机叫什么名字呢?”那个人回答说。

“我一开始就提醒你,让你听仔细了,并且在出题时,明确告诉了你是那个车的司机,你怎么会不知道司机的名字呢?”学生问那个人。

那人摸了摸头,无限感慨地说:“我以为你要问我车上的人数呢!所以就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了车上多少人这个问题上,所以就……

简单的事情必须更加专心地去做。我们在做比较简单的事情时,往往更容易出错,这就是因为不专心的结果。无论做什么事,哪怕小如草芥,也都要如“狮子搏象”般全力以赴,这样才能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

正像海尔总裁张瑞敏说的:“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

基本功,就如小孩学走路,若还没学会站稳,就去走,那走路就只是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所以,无论什么人,去做什么事,只有打好一步步的基础,循序渐进,才能达到想要到达的目的。

很多艺术家们都有类似这样的状况,他们虽然经济困乏,生活没有保障,但依然长年累月地坚持作画、写书。很多的演员,也是在影视界经过多年的磨炼才得以出人头地,歌唱家与舞蹈家们也都有如此的经历。这是有例为证的:

《美国伟大的成功故事》里讲了很多成功人士的故事,其中所讲的内容切实可信,因为它是由美国的著名公众意见调查专家盖洛普和记者普罗克特,在做了大量详尽的名人访谈后所获得的真实资料。这些功成名就的人存在于各个领域,有商业、社会、军事、科学、教育、文学、美术、宗教等等,几乎覆盖了社会中所有的领域。他们与这些名人面谈的内容丰富多样: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如何、教育程度怎样、对什么感兴趣、自己有什么特长、什么宗教信仰等等,目的是从这些名人方方面面的谈话内容中,发掘出他们的成功因素。

这些不同领域的成功人士的答案虽然多种多样,但却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基础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它,再好的运气、再特殊的技能都不会有成功。而他们本身最终成功的因素中也都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不怕辛苦,打牢基础。

由此可以总结出,如果想要功成名就,从开始就应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打好坚固的基础。只有花费了时间和精力把基础打好,持之以恒地前进,你就有可能达到目标,实现理想,功成名就。但需要明确的是,如果只是有了基础,却不去行动,不从基础做起,好高骛远,那么也就永远不可能得到你要的东西,成功也只能如空中楼阁一样,是一种幻象。

一个刚刚初中毕业的青年,为了改变自己的现状,就从农村的家里来到一个小镇上,在那里找到了一份给镇政府看门的工作。这个门卫的工作他一做就是60多年,期间从来都没有更换过别的工种,一生都没有离开过这个小镇。

可能是由于他的工作太清闲,有太多的剩余时间,所以他选择了一个不仅费时而且费工的业余爱好——打磨镜片。当时,他或许就是喜欢磨镜片,并没有多想别的。因此,他磨得很专心,一磨就是20多年。

在这20多年里,他的专注与细致,还有他的锲而不舍,尽心尽力去做事的精神,使他打磨镜片的技术远远超过了最高级的专业技师,他磨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比最好的专业技师们打磨的镜片还要高。

借着自己研磨出来的镜片,他发现了另一个神秘的世界,那是当时科技尚无法达到的另一个广阔的世界——微生物世界。

从此以后,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他,名声大振,全世界的人民都知道了。他被授予了巴黎科学院院士的头衔,就连英国女王如此高贵的身份,都亲自去小镇拜会过他。

这个默默不闻、努力实干创造奇迹的小人物,不是别人,他就是在科学史上大名鼎鼎的荷兰著名科学家万·列文虎克。

万·列文虎克的成名,没有任何的诀窍,他只是老老实实地把手上的每一个玻璃片认真地打磨好,用自己毕生的心血,尽心尽力致力于每一个镜片。

平淡无奇的细节,基本的打磨,万·列文虎克将这些都做到完善、尽美,最终,创造出了奇迹。科学界也通过万·列文虎克对镜片的基本打磨工作,发现了更广阔的前景,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成了可能。

万·列文虎克的经历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不论你干的是什么样的工作,处于什么样的岗位,只要你肯去花费时间、功夫去做那些看似基本的工作,都可能做出一番了不起的成就,都能够创造出奇迹。

凡是在这个世界上取得过辉煌业绩和杰出成就的人,都是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尽心尽力做事的结果。彼得大帝之所以能成为俄国王位的继承者,也是通过尽心尽力于基本事情的结果。

彼得大帝在26岁时,就认识到了向各种人学习的重要性,意识到只有做好那些基本的事情,才能更好地成就大的事情。于是,26岁时的彼得大帝就开始周游列国,遍访优秀的人才,向他们学习经验。不仅如此,彼得大帝还放弃了在宫中的享乐生活,脱下宫廷服装、穿上工作服,从最基本做起,甚至尽心尽力地去做那些被认为是下人才做的事情。

他亲身参加各种劳动,比如在荷兰,他曾当过一位造船师的学徒;而在英国,他在造纸厂、制表厂等,与那里的工人们一起工作生活。他不仅像普通工人一样干活、拿工资,而且细心揣摩那些工人们的经验和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彼得大帝什么重活都做过,还在伊斯提亚铸铁厂,经历了一个月的时间,学习冶炼金属。彼得大帝在铸铁厂进步很快,在最后的一天,他竟能铸造出十八普特的铁,彼得大帝看着自己劳动的成果很兴奋,把自己的名字铸在了铁的上面。工头付给彼得大帝18个金币作为他的工资,但是彼得大帝知道,在当时,一个普通铁匠铸一普特铁,只有3个戈比的报酬,于是彼得大帝就对工头说:“我同别的普通工人一样,也没有多做事,你给别人多少工资,就给我多少吧!一个月的铸铁厂工作,我的鞋子也坏了,我只想用工资买一双鞋穿。”

陪同他出访的俄国贵族子弟们,看见彼得大帝这样,不得不跟着他一起,做那些运煤块、拉风箱等受苦受累的活,这是那些贵族子弟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彼得大帝如此高贵出身的人,尚且懂得要在最基本,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地磨炼自己,使自己更加趋于完善,更遑论其他呢?

但是,现实中有很多人,他们不愿从实际出发,不屑于做那些基础的平凡的工作,不愿意脚踏实地从基础去做,只想急于成功,殊不知,这样最终害的是自己。

因为任何人,对于任何工作,只有尽心尽力的从基础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只有尽心尽力,认真从事于基础琐碎的平凡工作,才能像万·列文虎克那样创造出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