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每个人都应管好自己(1)
- 不会管理自己就战胜不了别人
- 兆海编著
- 5499字
- 2014-01-23 15:56:56
如果说懒惰、骄傲、固执、偏见、狭隘,自私是人性的弱点,那么勤奋、谦逊、协调、客观、宽容、大度就是人性的优点。
管理了懒惰,才会有勤奋;管理了骄傲,才会有谦逊;管理了固执,才会有协调;管理了偏见,才会有客观;管理了狭隘,才会有宽容;管理了自私,才会有大度。
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丹尼斯·维特莱把这些人性的优点称之为“良好的精神准备”。他指出:有无良好的精神准备,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或是封闭成功之门的铁锁。
管好自己才能更优秀
一个人,只有管理好自己,才能获得辉煌得未来。
在工作中,管理好自己,才能表现出主动性和计划性,才能积极地工作,从而对自己做的事和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充满信心,才敢于面对困难,具备战胜挫折的勇气。
缺少了自我管理能力的人,就像一只穿着溜冰鞋的章鱼,自己虽然动作不断,但是却搞不清楚到底是往前还是往后,抑或是在原地打转。
善于自我管理的员工是最受欢迎的员工
这个世界从来就不乏有能力的人,但是很多有能力的人却一生都没有做出什么成效,为什么?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他们缺乏管理自己的能力。虽然,他们在工作时做的事情很多,也在某些方面表现得很有能力,但是却没有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什么起色。
在工作中,如果你没有“管理你自己”的意识,虽然短期之内对工作不会有致命的影响,但是时间一长,必将会使自己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尴尬的境地。
某集团的有一位咨询师曾经说过,该集团的上班时间是8∶30,有的员工会在8∶00上班,而有的员工8∶50才姗姗来迟。虽然短时间内,这些经常迟到的人对企业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时间一长,企业就会因为这些人的散漫行为而耽误大事。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因为员工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意识,企业不可能用绳子将每个人捆到办公室来,所有一切都是需要员工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监督。
范先生有一个比较好的习惯,他在做文档时总是条理清楚,不管工作有多忙,都会将文件有条不紊地做好。后来,范先生自己开了家公司,借助于自己在之前工作中积累的良好的工作习惯,他的公司迅速发展,生意做得很大。
范先生之所以能做出一番成就,正是善于自己管理自己的结果。这种自我管理的能力值得企业里的每位员工去学习,不管领导在与不在,员工都应该主动认真地完成工作。而不是非要老板在身边不停地转悠,才能集中精力去工作。任何企业中,不具备管理自己的能力的员工是不受欢迎的员工。所以,管理好自己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
有一只黄雀,整天站在树上闲着,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兔子看见了便问:“我能和你一样每天什么事都不用干吗?”
黄雀说:“当然可以!”于是,兔子就听了黄雀的意见,开始在树下睡觉。
这时,来了一只狼,它看见一只兔子在树下,便把兔子拖来当作美餐。
高度不同,你所需要做的事情就不相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效进行自我管理。因此,无论你是做什么事,首先要管理好自己。不能因为你比别人更有优势,就存在消极侥幸的心理。只有认清自己,管住自己的欲望,才会有机会像黄雀那样站在高处,免于被“吃掉”的危险。
只有管得住自己的人才有资格成功
一件事情的成功与否,决定因素并不是智商、沟通技巧、组织力等,而是一种有目标、有计划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和习惯。
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的创始人齐瓦勃出生在农村,只接受过很短暂的在校教育。他15岁那年,因为家里很穷,他只好去做了一名马夫。但是,齐瓦勃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他时刻寻找自己发展的机会。
3年后,齐瓦勃到钢铁大王卡耐基管理的一个建筑工地做工。齐瓦勃刚踏进工地时,就对自己的工作做了计划,这个计划显示出他与众不同的自我管理能力。
当别人在工作中抱怨工作累、工资低,并因此对工作心怀不满,或者在工作的时间趁着老板不在,就开始聊天、赌博时,齐瓦勃却十分认真地自学建筑知识。
每当此时,都会有很多同事讽刺他,但齐瓦勃并不在意,只是说:“我不是为了赚钱而工作,我是在为理想和前途而打工。”
一天晚上,同事们坐在一起聊天,只有齐瓦勃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看书。此时,公司的经理来工地检查,发现作为一名工人的齐瓦勃竟然在看书,十分好奇,便走近想看看的什么书,结果又发现旁边齐瓦勃的笔记,经理拿过笔记本,漫不经心地翻看了几页之后,什么都没说就走了。
第二天,经理把齐瓦勃叫到了办公室问:“你为什么学那些东西?”
齐瓦勃回答:“据我观察,公司里的打工者并不少,主要缺少的是有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与管理者,对吗?”经理对他说的话感到很震惊,但还是点点头。
“我不想做没有什么价值的人,我希望成为公司所倚重的人才,而不是可以随时更换的苦力。我只有认真工作,才能使自己的水平不断提高,我只有使自己的工作产生的价值超过所得到的薪水,我才能在工作中得到公司的重视,才能有自己发展的机会。”
这次谈话,使经理永远记住了他——一个拥有十分强大自我管理能力的“苦力”。不久,他将这位有着伟大追求的“苦力”升职为经理。那个时候齐瓦勃只有25岁!一个似乎还不能承担责任的年龄!
后来,齐瓦勃经过努力,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大型伯利恒钢铁公司,为美国创造出惊人的效益,真正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就人生的辉煌。
齐瓦勃的故事说明,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养成一种自我计划与自我管理的能力,就不会在不得志时堕落下去,因为这种人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希望,并极力约束自己、排除干扰、痛下苦功,为迎接自己人生的转机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这样的人没有理由不成功。毕竟,一个人自我管理的能力和习惯,才是决定这个人能否取得成就的最关键因素。
自律是自我管理的开始
没有自律,就不会有成功。自律不仅是一个人获得成长的基础,也是超越别人的先决条件。一个人一旦能管好自己,不仅能使其工作规范化、条理化;而且还能准确把握做事的分寸,使事情往理想的方向发展,获得超出预期的效果。
如果你因为看到某人被你“管理”得很好,而沾沾自喜于自己的领导力时,请仔细观察那个人,他其实只是自己在管理自己。
每一位成功者都是一个善于管理自己的人,想要获得成功,首先就必须懂得管理自己。
自律精神是走向成功的明灯
你是否具备自律的能力?如果你是持有否定态度的人,那么请从现在开始,对你最近的工作日程进行一下总结:
◎你花了多少时间在有规律性的活动上?
◎你是否有计划地提升你的专业水平能力?
◎是否每天锻炼身体和保养?
◎对于你的钱,你是存在银行还是投资?
如果你对于上面的问题无法做出肯定的回答,那就说明你的确缺少自律能力,不懂得反思自己的行为,这对于自我管理来说,是十分可怕的现象。
孙敬是东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为了读好书,经常会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里,每天从早到晚地读书,常常忘记了睡觉和吃饭。当身体疲倦得想睡觉时,他怕影响到学习,于是找来一根绳子,一端系在自己的头发上,一端系在房梁上。如果他想睡觉时,头一低,绳子就会拉着头发,疼痛会使他清醒起来,继续读书。
苏秦是战国时代的纵横家。由于年轻时学问不多,到许多地方做事都不受别人重视。就连家人也瞧不起他。这一切使他很受刺激。于是苏秦下定决心,一定要以读书来改变自己。
苏秦经常读书到深夜,他也有一套对付想睡觉的办法。他找来一把锥子,如果犯困时,就会用锥子在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就会使自己迅速清醒过来,继续读书。
“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了近两千年,这种自律的精神一直是后来读书人走向成功的明灯,也必将为今天的我们以及后人带来某种启示。
古今中外,自律都是任何人走向成功的重要法宝。在美国做了30年律师的恩格尼,有一次出去度假。当他无意中发现在限速60公里的路上,自己的车速已经到了65公里,他便给自己开了一张罚单。
当到达市区后,恩格尼把这件事报告了交通部门。主管交警感觉很意外,他说:“我当了这么多年的交警,还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事。”结果,恩格尼被授予“世界最诚实律师”的称号,同时被判罚27美元罚款。
恩格尼的自律精神实在令人佩服,但他却因此被授予“世界最诚实的律师”称号,可见,在美国这种“诚实”与“自律”也是很少见的。
培养自律精神的三枚金针
如何才能让自律给你的人生带来改变?怎样才能培养自律精神?
1.有计划,自律才有依靠。
要想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首先必须制定出详细的计划,理清事情的先后顺序,然后按照计划严格执行。
计划与自律是完成任务不可缺少的条件。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心情和一时的方便去做事,做事必须要有一个计划。作为一位上班族来说,一般时间都比较紧张,计划因此显得尤其重要。
计划必须依靠自律精神的辅助才能成功实现。你需要把实现目标的好处都写出来,选一个最显眼的地方贴出来,让你每天都能看见它。这样,当你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企图放弃时,墙上的“好处”就会提醒你不要半途而废。
你还需要把工作中那些可能令你半途而废的理由都写下来,然后再大声念出来。如果有的理由好像很合理,那么就要立即找到解决的方法,不给自己有任何放弃自律的理由。
2.让自律成为一种习惯
生活中,应该向那些具有自律精神的成功人士学习,并主动让自律成为一种习惯,融入到自己做事的一举一动之中。只要你把自律融入到工作中,这样反过来也有助于你培养自律。所以,一旦自律成为一种习惯,它与工作的关系就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3.不要为自己找任何借口
一个有自律的人,不会为自己没有完成的事去找任何借口。有位法国作家说:“我们所犯的错误,只要不去掩饰,都是值得原谅的。”
如果你认为你没有自律能力是有许多原因的,那么你正是在替自己找借口进行开脱。如果你想顺利达到自己的目标,那么首先请你将那些所谓的借口剔除。
自律是成为优秀员工的重要前提
具有自律能力的员工,同时也会很热爱自己的工作。不管工作是单调还是艰苦,自律的员工都会对工作充满激情。
吴凯是一家大公司某部门的负责人。在他工作不久,公司的业务量很少,每天只需要两个多小时就做完了。尽管如此,但是吴凯从不会因为已经完成工作而出现早退和迟到的现象,吴凯应该遵守公司制定的劳动纪律。
但在10月23日的下午,有一场足球赛。吴凯是个足球迷,经不住球赛的诱惑,他把工作处理完之后,便匆匆离开办公室,去找有电视的会议室看球赛。
球赛看完后,吴凯回到办公室。突然,他发现自己的办公桌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吴凯先生,你既然那么喜欢足球,我看你以后还是回家去看好了。落款竟然是公司老板陈建飞!
原来,吴凯刚离开办公室,很久没有下来考察的老板正好去了他的办公室,老板听同事说吴凯看球赛去了,于是留下一张纸条,很生气地走了。
吴凯因此丢掉了自己的工作,他后来辗转去了几家公司应聘,结果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
自律是企业中每位员工的基本工作准则之一。企业中,真正懂得自律含义并具备自律精神的员工,他们会自觉地把本职工作做到最好。
如果你不想成了一个碌碌无为的人,那么你就从自律开始做起。自律是员工通往成功的有效通道,是员工在企业中施展才华的潜在动力因素,也是员工能在企业长期生存之本,更是成为优秀员工的重要前提。
管好自己的心态
两个秀才一起赶考,路上遇到了一支抬着棺材出殡的队伍。其中一个秀才心想:赶考竟然遇到棺材,真倒霉。于是,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时文思枯竭,结果名落孙山。
而另一个秀才心里也是一惊,但转念一想:棺材,那不是有“官”又有“财”吗?是好兆头!于是十分兴奋,考试时文思泉涌,结果一举高中。
回到家中,两人都对家里人说:那“棺材”真的很灵验!
为什么同样的人遇到同样的事,结果却截然相反呢?答案只有一个:“心”不同。
记得马斯洛说过: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心对了,人就对了,世界也就对了
一位伟人说过: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将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只有拥有良好的心态,保持积极态度的人,才是真正驾驭生命的人。
1921年夏天,富兰克林·罗斯福患了脊髓灰质炎。尽管他努力锻炼,但依然只有依靠拐杖走路。
这种事落到谁头上,都是很难接受的。然而,罗斯福虽然坐在轮椅里被人推着走,但却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后来有人问,是否有什么事情让他心烦时,罗斯福幽默地说:“如果让你花上两年的时间,躺在床上努力扭动你的脚拇趾,此后,任何其他事情都会显得很容易!”
就这样,罗斯福战胜了病魔,同时也学会了怎样引导处于惊慌之中的美国人民。在美国最困难的时刻,这位跛足总统以自己的坚毅和乐观,指导一个惊慌而跛行的民族如何阔步前进,他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历史。
成功之路难免有些挫折,如果我们把所有的过错都收起来背在身上,那份沉重可非把你压垮不可。你可能会念念不忘:我缺乏主动精神、我优柔寡断、我不善于表达、我头脑不灵、我不能独立工作、我的成绩不好,我赶不上别人……
不要总为这些事懊悔,因为它们都已经成为事实,懊悔不可能改变它们。正确的做法是把它们看作是过去的事情,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要紧的是现在和将来。因为懊悔的心无力改变过去,它却在浪费现在,削弱将来!
在巴西,足球是一项全民运动,是巴西的国魂。1954年世界杯时,所有的巴西人,无论男女老幼,都一致认为:巴西足球队一定能荣获“世界杯”赛的冠军。
然而,不幸的是,巴西队那年并没有获得胜利,他们在半决赛时意外地输给了法国队。那个所有巴西人民盼望的金灿灿的奖杯,最终还是没有来到巴西。
巴西足球队的所有成员都知道,接下来面临他们的将会是球迷们的辱骂、嘲笑,甚至扔汽水瓶子……他们心神不安地等待着被嘲笑和辱骂的时刻。
然而,当载着巴西球队所有队员的飞机降落在机场时,巴西队员们见到的却是另一个场景。巴西总统和2万多名球迷默默地站在机场,人群中有两条横幅格外醒目:“失败了也要昂首挺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