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成功秘诀 (2)
- 小故事大道理十年精选
- 雅宁编著
- 3786字
- 2013-08-29 06:02:02
时隔半年,日本模具专家宫川先生来华访问见到了“徒弟”魏小娥,她此时已是卫浴分厂的厂长。面对着一尘不染的生产现场、操作熟练的员工和100%合格的产品,他惊呆了,反过来向徒弟请教问题。
“有几个问题曾使我绞尽脑汁地想办法解决,但最终没有成功。日本卫浴产品的现场脏乱不堪,我们一直想做得更好一些,但难度太大了。你们是怎样做到现场清洁的?100%的合格率是我们连想都不敢想的,对我们来说,2%的废品率、5%的不良品率天经地义,你们又是怎样提高产品合格率的呢?”
“用心。”魏小娥简单的回答又让宫川先生大吃一惊。用心,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
一天,下班回家已经很晚了,吃着饭的魏小娥仍然在想着怎样解决“毛边”的问题。突然,她眼睛一亮:女儿正在用卷笔刀削铅笔,铅笔的粉末都落在一个小盒内。魏小娥豁然开朗,顾不上吃饭,在灯下画起了图纸。第二天,一个专门收集毛边的“废料盒”诞生了,压出板材后清理下来的毛边直接落入盒内,避免了落在工作现场或原料上,也就有效地解决了板材的黑点问题。
魏小娥紧绷的质量之弦并未因此而放松。试模前的一天,魏小娥在原料中发现了一根头发。这无疑是操作工在工作时无意间落入的。一根头发丝就是废品的定时炸弹,万一混进原料中就会出现废品。魏小娥马上给操作工统一制作了白衣、白帽,并要求大家统一剪短发。又一个可能出现2%废品的原因被消灭在萌芽之中。
2%的责任得到了100%的落实,2%的可能被——杜绝。终于,100%,这个被日本人认为是“不可能”的产品合格率,魏小娥做到了,不管是在试模期间,还是设备调试正常后。
1998年4月,海尔在全集团范围内掀起了向洗衣机本部住宅设施事业部卫浴分厂厂长魏小娥学习的活动,学习她“认真解决每一个问题的精神”。
大道理:
人之所以失败,并非因为没有理由向困难挑战,而是因为太有理由在困难面前退缩。他们认为加大工作的难度,提高工作标准,显然是为自己制造麻烦,因此在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使自己的人生在平庸的工作中彻底坠入平庸。
不怕犯错
太平洋汽船公司的总经理海涅斯去一个朋友的公司谈生意。朋友的助理研究员送来了一份研究报告,这个报告是在这个朋友的示意下去作的。海涅斯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好的调研报告,简直就是一项令人惊叹的奇迹。那个助理研究员把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分析得异常精确。还设计了许多种方案,并且预计了每一种方案可能带来的结果。海涅斯不禁表示出异常的钦佩。”
“令人吃惊吧,是不是?”朋友笑着对他说,“这个人的脑筋比我要好两倍。他几乎能够分析任何一个问题并能提出非常不错的解决办法,而且,他很文雅,受过良好的训练,人也很可爱,非常有人缘。但是,他永远只能做我的助理。”
“这是为什么呢?”海涅斯惊讶地问。
“因为他不能决断。他可以告诉我做某某事情有六条路可走,并且告诉我每条路可能产生的结果。然而,如果我真正让他自己决定走哪条路好,他却办不到。”
海涅斯听后点了点头,他知道朋友的话是对的。
大道理:
一个人能够看出六条不同的路,但是,对于任何一条路都没有做出要走和要进行下去的勇气,那么,他是不会取得什么大的成功的。如果你总是要等到事情十拿九稳的时候才作出决定,那么你就有可能永远停滞不前。
伏尔泰修改剧本风波
18世纪的讽刺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1694— 1778)创作的悲剧《查伊尔》公演后,受到观众很高的评价,许多行家也认为这是一部成功之作。但当时,伏尔泰本人对这一剧作并不满意,认为剧中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故事情节的描写,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因此,他拿起笔来一次又一次地反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才肯罢休。为此,伏尔泰还惹下了一段风波。
经伏尔泰这样精心修改后,剧本确实一次比一次好,但演员们却非常厌烦,因为他每修改一次,演员们总要重新按修改本排练一次,这要花费许多精力和时间。为此,出演该剧的主要演员杜孚林气得拒绝和伏尔泰见面,不愿意接受伏尔泰重新修改后的剧本。这可把伏尔泰急坏了,他不得不亲自上门把稿子塞进杜孚林住所的信箱里。然而,杜孚林还是不愿看修改稿。
有一天,伏尔泰得到一个消息,杜孚林要举行盛大宴会招待友人。于是,他买了一个大馅饼和十二只山鹑,请人送到杜孚林的宴席上。
杜孚林高兴地收下了。在朋友们的热烈掌声中。他叫人把礼物端到餐桌上用刀切开,当在场的人把礼物切开时,所有的客人都大吃一惊,原来每一只山鹑的嘴里都塞满了纸。他们将纸展开一看,却是伏尔泰修改后的稿子。
杜孚林哭笑不得,后来只好按伏尔泰的修改稿重新演出。这个修改稿一经演出,在社会上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取得了轰动效应。
大道理:
伏尔泰是大作家,尚且如此兢兢业业,那么你呢?其实,对每一个人来说,只有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发现和改进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才可能成就精美的作品和人生。
一次人才招聘
某大公司招聘人才,应者云集。其中多为高学历、多证书、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
经过三轮淘汰,还剩下十一个应聘者,最终将留用六个。因此,第四轮总裁亲自面试。
奇怪的是,面试那天,考场上出现十二个考生。
总裁问:“谁不是应聘的?”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男子站起身:“先生,我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但我想参加一下面试。”
在场的人都笑了,包括站在门口闲看的那个老头子。
总裁饶有兴趣地问:“你第一关都过不了,来这儿有什么意义呢?”男子说:“我掌握了很多财富,因此,我本人即是财富。”
大家又一次笑得很开心,觉得此人要么太狂妄,要么就是脑子里进了水。
男子说:“我只有一个本科学历,一个中级职称,但我有十一年工作经验,曾在十八家公司任过职……”总裁打断他:“你的学历、职称都不算高,工作十一年倒是很不错,但先后跳槽十八家公司,太令人吃惊了,我不欣赏。”
男子站起身:“先生,我没有跳槽,而是那十八家公司先后倒闭了。”
在场的人第三次笑了,一个考生说:“那你可真够倒霉的!”
男子也笑了:“相反,我认为这就是我的财富!我不倒霉,我只有三十一岁。”
这时,站在门口的老头子走进来,给总裁倒茶。男子继续说:“我很了解那十八家公司,我曾与大伙努力挽救它们,虽然不成功,但我从它们的错误与失败吸取了很多教训;很多人只是追求成功的经验,而我,更有经验避免错误与失败!”
男子离开座位,一边转身一边说:“我深知,成功的经验大抵相似,很难模仿,而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与其用十一年学习成功经验,不如用同样的时间研究错误与失败;别人的成功经历很难成为我们的财富,但别人的失败过程却是!”
男子就要出门了,忽然又回过头:“这十一年经历的十八家公司,培养、锻炼了我对人、对事、对未来的敏锐洞察力,举个小例子吧,真正的考官,不是您,而是这位倒茶的老人。”
全场十一个考生哗然,惊愕地盯着倒茶的老头。
那老头笑了:“很好!你第一个被录取了,因为我急于知道我的表演为何失败?”
大道理:
现实中,有不少人喜欢谈成功的经验,而不乐意谈失败的教训,因为谈起成功面上有光,而说到教训总感到脸上惭愧,其实,教训大可不必讳言,它与成功经验同等重要,都是把工作做好的推动力,都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请倒过来试试
有一个青年画家的画总是很难卖出去。他看到大画家阿道夫·门采尔的画很受欢迎,便登门求教。
他问门采尔:“我画一幅画往往只用一天不到的时间,可为什么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门采尔沉思了一下,对他说:“请倒过来试试。”青年人不解地问:“倒过来?”门采尔说:“对,倒过来!要是你花一年的工夫去画,那么,只要一天工夫就能卖掉它。”
“一年才画一幅,这有多慢啊!”青年人惊讶地叫出声来。门采尔严肃地说:“对!创作是艰巨的劳动,没有捷径可走,试试吧,年轻人!”
青年画家接受了门采尔的忠告,回去以后,苦练基本功,深入搜索素材,周密构思,用了近一年的工夫画了一幅画。果然,这幅画不到一天就被卖掉了。
大道理:
如果我们的付出与得到不如预想的那么好时,倒过来想一想,也许会有不同的发现。
完美的次品
美国一家公司在韩国订购了一批价格昂贵的玻璃杯,为此美国公司专门派了一位官员来监督生产。来到韩国以后,他发现,这家玻璃厂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质量都是世界第一流的,生产的产品几乎完美无缺,他很满意,就没有刻意去挑剔什么,因为韩方自己的要求比美方还要严格。
一天,他无意当中来到生产车间,发现工人正从生产线上挑出一部分杯子放在旁边。他上去仔细看了一下,没有发现两种杯子有什么差别,就奇怪地问:“挑出来的杯子是干什么用的?”
“那是不合格的次品。”工人一边工作一边回答。
“这难道不是质检部门的事吗?”
“是,但我们必须让问题到此为止。”
“可是我并没有发现这些杯子有什么问题啊?”
“你仔细看,这里多了一个小的气泡,这说明杯子在制造的过程中漏进了空气。”
“可是那并不影响使用啊?”
工人很自然地回答:“我们既然工作,就不能将有问题的产品送出去。任何的缺点,哪怕是质检未检查出来,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不允许的。”
“那么这些次品一般能卖多少钱?”
“10美分左右吧。”
当天晚上,这位美国官员给总部写信汇报道:“一个完全合乎我们的检验和使用标准、价值五美元的杯子,在这里却被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用几乎苛刻的标准挑选出来,只卖十美分。这样的员工堪称典范,这样的企业又有什么可以不信任的?我建议公司马上与该企业签订长期的供销合同,我也没有必要在这里了。”
大道理:
希望上帝恩赐就去做国王,希望别人拥护就去做领袖,希望成就伟大事业就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做一名优秀的自我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