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史学史脞论在线阅读
会员

中日史学史脞论

李军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史学理论25.6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8 18:18:09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部比较文化视野下中日史学及史学思想史的学术论著。全书以“史料”“史家”“史用”“史话”“史学”为五大主题,分别拈出若干中日史学发展中的关捩之点与特色话题,条分缕析,丛谈脞论,以期勾划出全球史学史背景下中日传统史学演进与近现代史学转型的基本风貌。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是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办的连续性学科出版物。本卷是总第21卷,设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古代史学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外国史学研究”“中外史学交流”“历史文献学”“当代史学评论”等栏目,刊发论文22篇,后有附录2篇,反映了当前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学术关注及前沿成果。
    杨共乐主编历史32.8万字
  • 会员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是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办的连续性学科出版物。本卷是总第20卷,设立“纪念白寿彝先生诞辰110周年”“中国古代史学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外国史学研究”“历史文献学”“人物志”“当代史学评论”“会议综述”等栏目,刊发22篇文章。
    杨共乐主编历史25.6万字
  • 会员
    本论文集由四个方面的研究论文组成:历史文献学术史研究、简牍帛书研究、考古研究、先秦秦汉兵学文化研究。共选论文39篇。具体研究多偏重于早期中国的先秦秦汉时期。依照王国维先生倡导的“二重证据法”的学术方法,利用近年来出土文献资料与传世文献相结合做研究是这本论文集的特点和努力方向。
    田旭东历史28.4万字
  • 会员
    本书旨在反映新世纪以来国内史学理论界对于学科核心观念的主要研究成果,形成对该领域研究状况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并在其中一些重大史学理论问题上做出系统而深入的思考。以此推进当下中国史学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激发进行国际性学术对话的学科能力。本书从史学理论核心观念的整体性阐释到基于国别、史家和理论家的个案理解分析。这些内容既在总体上呈现出二十一世纪史学理论学科建设的突破性发展,又能够有力而具体地说明中国史
    邓京力主编历史30.3万字
  • 会员
    华侨或来自中俄边境地区,或来自内地省份,或经陆路长途跋涉,或经水路一路艰辛,他们选取不同的赴俄线路,采取不同方式,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地域遥远风霜寒冷之地,漂泊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广袤土地上。旅俄华侨与东南亚和欧美其他国家的华侨不同。在发展历程中,呈现出人数众多、处境艰难、经济活动大起大落、华文教育匮乏、社团组织薄弱等特点。由于一个半世纪以来中俄关系曲曲折折的发展变化,旅俄华侨也经历曲折的人生历程。
    宁艳红主编历史21.6万字
  • 会员
    王继光教授从事教学与科研40余年的业绩,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拟编辑《王继光教授七十诞辰庆寿纪学术论文自选集》、《王继光教授七十诞辰庆寿纪念学术论文集》两种。王继光教授涉猎广博,治学严谨,勇于探索,勤于著述。自1982年以来,共出版学术论著11部,发表论文100余篇。本书即为其论文自选集,从其从教50余年的学术论文中选取,分篇列目。
    朱悦梅 段小强 周松主编历史27.8万字
  • 会员
    由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2016“汉学与当代中国”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通过2016“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2016“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和“中外影视译制合作高级研修班”“中外文学出版翻译研修班”等,搭建中外思想交流“朋友圈”。此次研讨会有来自26个国家的31位著名汉学家参加。本文集是对研讨会汉学家和中国学者专家发言整理后的文字成果。
    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编历史26.1万字
  • 会员
    本书首次系统地梳理了英国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在全球史领域的研究实践:探讨了什么是全球史;分析了巴勒克拉夫的全球史观的提出、全球史视野中的欧洲历史、对全球史理论与方法的探索、对全球史的宏观阐释框架;然后,在以欧盟为例考察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本质的现实基础上,在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出发研究全球史的理论基础上,总结了巴勒克拉夫作为20世纪中期西方全球史的首倡者对全球史发展的学术贡献及其历史局限。
    董欣洁历史15.1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围绕士人在南宋与江西这个时空坐标系下的历史梳理与分析,探讨了唐宋转型期视野下的宋代士人变化,对南宋江西士人社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历史考察,深入探讨了南宋江西士人社群的构建形式,构建过程,并重点分析了江西士人社群与南宋地方社会的互动关系。同时,本书通过梳理《宋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江西通志》以及宋代士人文集,江西各府志、县志、族谱等地方文献资料,对南宋江西士人群体网络关系作了全面深入的总结
    邹锦良历史28.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