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国语》与春秋时期语体文学研究
更新时间:2025-04-25 18:58:06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书籍简介
本书旨在确立春秋时期语体文学现象的存在,揭示其来源和发展演变及艺术特色。第一章首先探讨春秋时期语体文学来源包括宗教神谕等四个方面。其次介绍了春秋时期人们对语言的信仰和形成的理论。第二章介绍春秋时期语体文学繁荣的时代背景,揭示春秋时期城邦社会的特点,民本环境,思想背景,尚文风气,及城邦时代语言意义的凸显,以及当时哲学、历史、文学、科技方面的发展情况。语体文学繁荣的表现为语体分类体式的确立,主要有事语、辩语、论语、对语、寓言。第三章介绍《国语》的编辑和语体文学的示范意义,揭示其编纂目的,分析文本中语体类型,以及对后代语体文学示范意义。第四章主要研究《国语》论说的知识背景和春秋时期士人的心态问题。从《国语》论辩中分析当时人的知识背景和著名思想家思想性格、心理动态。第五章,研究《国语》语言的思想力量和论说艺术。第六章研究《论语》与语体文学的哲学化倾向,主要是对“仁”“礼”“忠”“恕”等思想问题的关注。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吴建国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共分为九章,依次介绍职场新人写公文材料的难点、写公文材料时容易踩到的“坑”、从零开始接触写公文这件事的学习路径、写公文材料过程中遇到瓶颈时的处理方法、提高写作效率的“葵花宝典”、长篇材料的写作要点、写作法定文种的过程中常见的误区,以及工作情商“软实力”的培养要点,对于逃不开写公文材料任务的职场新人面对的问题,进行逐个击破、手把手指导。社科15.8万字
- 会员本书讨论语言测试应该遵守的计量学原则,揭示语言测试中的计量问题,提出相应的计量学建议。书中从三个维度探讨语言测试中的计量学课题:测量与测试的基本问题,测量结果的有效使用问题,测量工具(例如试卷等)的编制及质量问题,对语言测试研究者、语言测量工具开发者、语言测试和语言教育方向的博士及硕士生、语言教育工作者(包括教师和管理人员)、教育测量和心理测验研究者及硕士或博士生、教育考试工作者等有一定参考价值。社科19万字
- 会员本书借助认知形态学研究了汉语类词缀的构词规律,证明了认知形态学和汉语构词研究的适配性,为后续汉语构词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范式;加强了近义类词缀的构词差异对比,从语义和认知角度丰富了汉语词汇比较研究;挖掘了汉语类词缀构词规律的深层动因,提高了构词研究的阐释力和解释性。社科19.2万字
- 会员《实用公文写作与经典范例》一书,主要包括公文的基本认知、公文的格式规范、公文写作概述、通用公文的写作、常用公文的写作五章内容,同时,书中提供了大量的范本,供读者参考学习。本书按照新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对公文的定义、作用、公文种类、公文格式、行文规则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述,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各种常用公文的主要特点、基本结构、写作技巧、常见错误及注意事项,列举了大量典型案例,逐篇分析写作规社科7.7万字
- 会员在民国初期,五四文学的文化政治逻辑已然在观念层面建立。青年胡适在留美期间,白话文思想得以实质性突破。五四白话文运动与“文学革命”的理论倡导与反响,显示其普遍的社会动员能力。五四白话文开辟了中国语言文字现代转型的整体性道路,产生了系列创制,也夹杂改用拼音文字、世界语的繁复声音。五四白话文构筑了五四新文学语言的底线与平台。周氏兄弟的文学语言践行,以思想文化的内核奠基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胡适、郭沫社科25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文明传播、文献天地、汉学人物、马可·波罗研究等专题,收录了《从语言和知识体系的角度思考“国风文化”》《福开森的汉学评论生涯》《马可·波罗文本的传统》《唐代以前中国宫廷中的鹤》等文章。社科19.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