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乐府学(第18辑)
更新时间:2025-04-07 17:24:39 最新章节:《乐府学》稿约
书籍简介
乐府学是与诗经学、楚辞学、词学、曲学并列的古代文学专门之学。《乐府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国家一级学会“乐府学会”主办,研究对象远涉先秦,近及当代,研究领域涉及音乐学、文学、文献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在乐府文献、礼乐制度、音乐形态、名家名作、乐府诗歌的制作与时代关系、海内外相关学术动态等方面都有研究。
上架时间:2018-12-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吴相洲主编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承续楚风流韵和丁玲、周立波文脉,“文坛岳家军”及所谓“文学德军”集体走进新的世纪,经过近20年来的淘洗、冲刷、冶炼和转型,洞庭湖区域再次涌现出一大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家、诗人,形成湖区特有的文学气象,而研究和推介洞庭湖区域文学创作,亦成为本土文学研究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全书共分4篇9章53节。第一篇“现象论”集中论述“桃花源诗群”和“武陵小小说现象”。第二篇“作家论”重点研究昌耀和少鸿两位作家。文学28.5万字
- 会员本书以原型意象为逻辑起点,建构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叙事性理论体系,并以此阐释满都麦、南永前、张泽忠和阿库乌雾四位作家和诗人的文本,不仅概括了多民族作家创作的经验,而且衍入地域文化阐释和文化人格建构的义域,指涉中国古典文论与文艺学、叙述学及文艺心理学的融通和互渗,从本土化的意义上尝试中西文化的结合。本书的理论价值:(一)描述了从本体到主体、到客体对象乃至文化文本的哲学进程;(二)解构了张扬矛盾冲突、文学38.2万字
- 会员本书采用接受美学、解释学等方法研究罗兰·巴特文论在中国的接受史。罗兰·巴特文论在中国的接受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构成了他的四张面孔:20世纪80年代初的“形式主义者”,20世纪8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者,20世纪90年代的后结构主义者,21世纪的大众文化批评家。巴特文论在中国的接受史展现了中国当代文论发展史的一个侧影。本书力求通过研究巴特文论在中国的接受史,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借鉴西方文论提供参考性建议。文学15.8万字
- 会员本书围绕“中国古代文体观念的演进”这一主题,共收二十一篇论文。这些论文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分别从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的问题论域、不同的理论视角,对中国古代文体观念演进的历史进程和形态表现展开讨论,意在通过理论或者文献层面来梳理、考辨、阐释中国古代文体观念、文体批评中的一些值得充分关注的重要学术问题。文体观念研究覆盖面广,综合性程度高,所涉及到的学科较多,所要展开的论域和需要深究的和问题更为复文学30.1万字
- 会员本書以宋代禪宗書寫的個案為研究對象。上編以襌宗詩文傳統為主,研宄了襌宗世代相傳的詩歌範式在宋代所呈現的特殊樣態,内容包括十二時歌、山居詩、牧護歌、“瀟湘八景”詩等,同時也研究了宋代襌林筆記的書寫特徵。下編以襌宗書寫慣例與民俗禁忌為主,内容包括襌僧的法名與表字、庵堂與道號、忌日與生辰、鎖骨與栓索、奪胎與轉生等特殊語言現象。文学14.5万字
- 会员本书从文学大众化的维度力求整体上对解放区小说给以关注,把文学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结合起来,依据解放区小说创作在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上形成的独特特征为章节进行编排,以论述解放区小说创作的总体特征。本书侧重于研究文学大众化思潮对解放区作家的创作理念、审美情趣、艺术手法、写作状态的影响,进而研究解放区作家在大众化追求、小说题材、结构形式、地域化风格等方面的创作实践。文学25.4万字
- 会员本书在全面梳理“新批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新批评”主要理论家布鲁克斯、沃伦的理论主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布鲁克斯、沃伦的小说情节理论及批评实践;布鲁克斯、沃伦的人物性格理论及批评实践;布鲁克斯、沃伦的小说主题理论及批评实践;布鲁克斯、沃伦“问题式”文本批评面面观。文学20.5万字
- 会员这是作者2007—2017年间的部分论文结集,共分为四辑,涉及近代文化交涉和比较文学等方面的相关议题。第一辑是以梁启超与晚清文学新变为讨论主题。第二辑则集中在近代中外文化交涉与翻译研究。第三辑涉及傅兰雅于1895年推动的“时新小说”征文事件。第四辑算是附录,收有2篇书评、2篇考证小文和1篇翻译的论文。这部论文集包含了一系列有趣的个案,以跨学科的视角来讨论近代中外文化交涉,以文学、历史和翻译的互动等文学25.8万字
- 会员普里什文是俄罗斯杰出的文学大师。他的小说、散文、童话、文学创作论都有传世之作。本书以作家的创作史实为依据,以体裁类型为方法,对他的创作展开研究。高尔基夸赞普里什文:“列斯科夫之后我们的文学语言中再也没有如此老道的俄语了。”普里什文清词丽句,功夫在语外。他有深厚的俄罗斯文化底蕴,又浸濡了东方文化的神韵。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俄罗斯的山水风貌,作品充满浓浓的画意。他用笔精炼,立意明确。语言所浸透的道德哲理,文学3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