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故宫里的中国史
更新时间:2024-05-07 18:31:45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故宫里的中国史》上半部分讲述:从忽必烈初建元大都开始,一直写到永乐十八年迁都紫禁城,最后到明崇祯帝被曝尸东直门,以紫禁城的兴建和成熟为轴心,以幽默生动的语言,写出了发生在这座宫阙里悲欢离合,以及被紫禁城所见证的诸多历史事件,同时结合古建筑的知识,介绍了主要宫殿的修建和背后知识。下半部分讲述:则从沈阳故宫写起,到康乾盛世在紫禁城里渡过的时光,最后再到近代史以来,炮火硝烟弥漫下,紫禁城所经历的历史黄昏和曲折命运。同时进一步明确故宫的历史体系通过辛酉政变、第二次鸦片战争、密闸风波、戊戌变法等时间,将颐和园、西苑、避暑山庄的建筑纳入其中,书的最后以王国维在昆明湖投水和故宫文物在战乱中的辗转为补充,全面展现故宫六百年的兴衰变迁。
品牌:磨铁数盟
上架时间:2022-01-01 00:00:00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磨铁数盟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翟晨旭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是“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系列新作。描写了明朝九岁的少年天子朱祁镇即位到朱祐樘病逝期间发生的事情。其中包括平定南方战乱和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再到后来明朝与北方草原势力的一系列攻防拉扯到草原势力再次整合统一。大明王朝的由盛转衰虽在弘治中兴的过程中得到些许缓和,但王朝中叶的疲态已经开始显现。本书以《明史》《明通鉴》等史书为基础,通过剖析史实并融入作者的独到见解,深度挖掘历史背后的真相,为我们再现一个真历史19.8万字
- 会员公元前138年,一个西汉王朝的郎官从长安启程,踏上出使西域的征途,然而,他并不知道,自己所开启的道路将从此连通东方与西方。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千百年来,这条承载着中西商贸和文化交流的道路,几度衰落,又几度兴盛,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本书选取的十三位历史人物,他们是张骞、霍去病、解忧公主、陈汤、耿恭、班超、法显、鸠摩罗历史23.2万字
- 会员盐史研究历来被作为中国经济史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唐代盐业发展上承汉魏南北朝,下启宋元,并因安史之乱创建榷盐法而全面推行专卖制,在中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盐业和盐政的发展与国家、社会整体变化相同步,盐的运作涉及政治体制、方针政策的建构、方向,是影响国家命运的大问题。可以说,中古国家社会的变化是盐政实施的前提,又导致盐法改革不断进行。本书分为上、下两编,收入专论15篇,另附散记2篇。全书以盐政盐法为导历史28.8万字
- 会员本书叙述了秦汉时代游士与游侠兴起又渐趋消亡的过程,描绘了这一时期广阔的历史图景和多彩的社会风尚,对于范雎、张良、韩信、刘敬、贾谊、汲黯、郭解等前人虽有了解但又缺少细致解读的人物,由心理历程到生命历程做了挖掘和解析,构建起了一个又一个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对于诸如战国变法运动的开展、秦国的主客矛盾、汉初的王国、汉文帝的历史形象等学界虽有讨论但尚无定论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释视角。历史17.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