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光伏:中国王牌制造业的突围与崛起(全2册)在线阅读

大国光伏:中国王牌制造业的突围与崛起(全2册)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等
开会员,本书8折购 >

经济经济史51.8万字

更新时间:2024-10-29 16:41:09 最新章节:封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国内首部全面、系统总结中国光伏行业数十年发展历程与辉煌成就的纪实性著作。20世纪下半叶,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相继取得了光伏产业的全球领先优势。直到21世纪初期,中国光伏行业还面临着“三头在外”的窘境——原材料依赖进口、核心技术设备缺失、产品主要销往海外市场。而发展到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光伏制造业规模最大、装机容量规模最大的国家,光伏行业也成为中国全产业链国产化水平最高的行业之一、中国崛起速度最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中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本书以行业代表性人物的人生经历为故事主线,以全产业链对“自主可控”与“降本增效”双重目标的不懈追求为理念线索,以助力中国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精神指引,将光伏行业作为中国碳中和王最产业风云激荡的发展故事娓娓道来。
上架时间:2024-01-01 00:00:00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日升昌、卢九家族、太古集团、英美烟草公司、美商上海电力公司、广九铁路、汇丰银行,作为近代企业的杰出代表,在近代那个充满变数的时代,与政府、官员、民众、外国势力进行了激烈的博弈,留下了深深的商业印记。商学院学者刘威汉从其“商道”出发,书写了一段激荡的大历史,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商业评论。
    刘威汉经济17.7万字
  • 会员
    本书介绍了自工业革命至今的欧洲新经济历史。全书将欧洲经济增长的故事置于世界经济进步的大背景下,从国家与地区角度,以时间为序,将欧洲经济与亚洲、东欧及美国的发展进行对比,为读者提供了欧洲经济历史的整体框架和发展脉络。
    (意)维拉·扎马尼经济18.8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中国古代社会的依附型政商关系作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历代专制王朝的各类抑商制度与政治文化,对依附型政商关系进行历史溯源。之后阐述晋商在明清时期从兴盛到衰落的具体发展状况并深入分析晋商的政商关系,探讨他们如何通过依附皇权、利用国家政策、投靠官府、官商结合等政治手段实现商业的繁荣。再回归政商关系作为本书的落脚点,结合晋商作为权贵政治商帮的历史定位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商业的权贵化与商人阶层入仕背后的政治动
    王帅经济22.6万字
  • 会员
    日本的对华调查机构都受到官方强有力的影响,而北部在大连的满铁调查部和南部在上海的东亚同文书院最具代表性。日本在上海设立的东亚同文书院对华调查持续时间之长、调查内容之深,堪称日本对华调查之最。研究这些调查不仅可以为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提供大量的珍贵史料,更可以为中国研究日本调查中国的方法、方式、手段提供借鉴,并进一步为中国研究日本提供借鉴。本卷为金融卷,主要内容是反映时代和区域特点的金
    周建波主编经济18.2万字
  • 会员
    如果说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是由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型的过程,那么无疑民国时期是一个重要阶段。本书正是在社会转型和近代化的大背景下,对北洋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河南经济进行了全面论述,其中也包括中共苏维埃区域、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以及全面抗战时期的日伪沦陷区的经济,涉及内容包括每个时段的农业、工业、商业、财政、金融、畜牧业、林业等。全书资料基础扎实,内容全面,丰富了民国
    宿志刚 黄正林 张艳经济88.7万字
  • 会员
    本刊是计量经济史研究的园地,主要刊登中国计量经济史和外国计量经济史研究的论文,也欢迎专门做经济史数据挖掘与估算的论文。本刊意在探讨历史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崇尚从历史角度修正、补充和完善经济学理论的探索精神,为之努力的方向是推动学界深入研究经济史,发现经济学说暗含的前提假设与当代经济的差异,使经济史真正成为经济学的“源”而不是“流”。
    陶一桃主编经济10.4万字
  • 会员
    本书选取宋代淮南地区经济开发进程中的水利、漕运、盐产为着眼点,对淮南地区的经济开发加以考察,并选择淮南地区的泰州作为个案进行研究,试图揭示宋代淮南地区经济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贯穿线索。
    张勇经济13.4万字
  • 本书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德国金融发展史,并通过翔实的历史资料展现了法兰克福交易所在不同时期的显著特点。书中回顾了多个重要的金融事件,全面呈现了德国金融机构与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作者在书中讲述了对德国金融交易市场的亲身体验与深刻见解,不仅有利于我们从历史视角更好地观察德国经济,同时也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提供了借鉴。
    朱钧钧经济40万字
  • 会员
    华北财团投资高潮兴起于1918年前后,依恃雄厚的资本优势以及特权保护,至20世纪20年代初期已形成覆盖大部分工矿业门类,各类金融形式的庞大资本群体。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华北财团因政治经济形势变化逐渐出现分化,京津地区官僚家族企业多因北京政府政治失势,特权丧失向普通私人资本转化;东北奉系资本集团则因政治地位稳固而愈益膨胀,且呈现公私混同,以私控公的发展趋势;晋系资本集团因阎锡山公营思想逐渐向官
    康金莉经济16.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