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生态影响评估技术在线阅读
会员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生态影响评估技术

甘泓 汪林 王芳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工业技术水利工程15.1万字

更新时间:2021-10-29 22:44:20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以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为对象,重点研究了由水循环调控技术、水质调控技术和生态系统评估技术组成的调水工程受水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技术体系,包括:城市节水激励机制与管理模式、农业资源性节水模式、面向生态恢复水资源配置模式、人工湿地公园构建技术、水库(湖泊)水质调控技术、生态水文模型、受水区生态效益评估技术和调水工程人文生态景观构建技术等内容。本书可供从事水利工程、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相关研究和教学人员参考。
上架时间:2014-10-15 00:00:00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甘泓 汪林 王芳等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对特定时空背景下黄河铜瓦厢决口发生的基本史实、由此形成改道的影响,以及晚清政局动荡的加剧,做了系统厘析,以在历史的细微之处揭示灾害与政治的错杂关系。又因该事件属于清初以降关涉甚重的河政问题,相关探讨延展至改道引发的朝野论争、体制变革以及新河道治理。本书认为,黄河在清前期被强化的政治属性,在晚清时期不仅未趋弱化,还因改道的发生以及政治局势的波诡云谲而在更深、更广的层面展现出来。
    贾国静工业21.7万字
  • 会员
    在科技水平、现代设备和经济条件都十分有限的集体化时代,大型水利工程何以成为可能?本书以1958~1962年甘肃引洮上山水利工程的兴修为例,综摄大量一手档案、文献报刊、口述访谈等史料,对这一问题进行历史学的解答。本书勾勒了一个为引洮工程修建而结成的特殊的“工地社会”,描述工地上具体而微的各种生产与生活实践,以此来揭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体制特征与运行机制,呈现各种组织结构中活动着的人与制度、政策
    刘彦文工业29.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