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自由”思想的当代解读在线阅读
会员

马克思“劳动自由”思想的当代解读

马军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政治马克思主义理论17.8万字

更新时间:2021-09-30 12:45:22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为主线将文本解读与现实分析相结合。首先,对马克思“劳动自由”思想的出场背景、理论渊源、内在逻辑进行了再解读,梳理和阐述了马克思劳动自由思想对德国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劳动思想的批判与继承,论述了马克思劳动自由思想形成的主要脉络和基本内涵,从自然、社会、主体三重维度阐释了马克思劳动自由思想的内在逻辑。其次,以马克思劳动自由思想为视域,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进入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后生产劳动变化展开全面分析,阐述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中限定性表现出的某些劳动自由倾向。同时,分析资本逻辑对劳动自由的限定,表现为将人的需求框定在物欲的无限膨胀而无法实现向更高层次跃升。最后,将马克思劳动自由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实践相结合,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和谐社会关系构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确立三个向度,分析马克思劳动自由思想的当代化实践。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6-30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马军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作者一方面立足中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特色”,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入分析;另一方面,站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本色”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与一般意义上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脉相承性和具体差异性,突出探讨了“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进而与“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衔接问题。
    李崇富政治69.6万字
  • 会员
    本书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与中国道路的战略创新进行的一系列学术理论文章汇编,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包括中国梦、新发展理念、法治中国、民主制度的中国创造、新型政党制度以及制度哲学、战略哲学等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哲学分析,用中国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道路的真理之真、道义之高,是认识和把握中国道路的一本学
    辛鸣政治21.6万字
  • 会员
    本书由北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传播基地编著。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本书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行”。
    唐立军主编政治11万字
  • 会员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指以奥托·鲍威尔、麦克斯·阿德勒、鲁道夫·希法亭、卡尔·伦纳、弗里德里希·阿德勒为代表的奥地利社会主义倾向。作为一种思想流派,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社会主义思潮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寻求通过政治参与获取政治权力,从而将其主要策略融入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政策中。
    孟飞政治18.5万字
  • 会员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人的彻底解放与全面自由发展为主线,依次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国家权力结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资本主义社会变革方式、生产方式与分配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等问题,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内在的强大真理力量和道义力量。
    王中汝政治23.6万字
  • 会员
    本论文集分别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领域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理论性的思考和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研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经典文献的水平和效果。
    王国伟 孟宪生主编政治14.5万字
  • 在本书中,大卫·哈维带着城市与空间研究的路径开启了和马克思的对话,就货币流通“资本生产与生成”“周转时间”“利润率”等主题做出了合理的引申和贴切的解释。内容上,他以尽可能清晰和简明的语言,去其繁,取其精,将引起混乱的表述厘清辨明。他传达了马克思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所揭示的内容,也阐明了马克思这一交本与当代资本主义困境(经济、社会、生态、政治问题)的相关性,并鼓励我们当下投入反抗资本主义的实践之中。
    (英)大卫·哈维政治30.4万字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问题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事业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关键,包括了中国发展道路的本质属性,以及中国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关系、思想文化内涵等问题。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自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关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发展,其发展演进的过程是学习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改革开放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基于此,本书从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整体阐释
    王毅 张晓芹 黄河政治18.2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发展演进、党建探索、具体推进、创新机制四个维度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书中分析了中国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点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国化进程中的现代性个体价值启蒙;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治党逻辑与生死伦理,执政党的决策逻辑及其调适;分别从经济发展的动力转变、中国特色广义民主、中国社会建设的双重使命、现代社会的法的信仰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从主体维度和民主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
    李海青政治16.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