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考古现场在线阅读
会员

围观考古现场

项木咄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文物考古9.3万字

更新时间:2020-12-15 15:03:25 最新章节:第14章 考古专题:考古与盗墓有什么区别?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翻开这本书之前,请你思考一个问题:考古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问?是挖坟掘墓找古董?是翻山越岭看岩壁?是跋山涉水访遗址?……——绝对不是!考古学真正的本领在于,如何用少量的信息,分析出大量的结论。斯坦因是如何从集市上购买的几块木板中发现线索,从而找到传说中的精绝古城的?如何知道5000年前的古尸生前吃了什么东西、得了什么病,甚至去了哪些地方、做了什么事?如何通过满城汉墓出土的文物证明中山靖王刘胜确实又好酒又好色?真实的反盗墓机关,真的那么神奇又有技术含量吗?为什么设计简单的“洛阳铲”能够成为考古神器?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遗址,如何判别它的年代?……本书用“破案式”的考古学思维,带你围观11个震惊世界的考古现场,但本书作者无意于对那些考古遗址仅作知识性的普及,而是致力于与读者探讨如何用考古学的思维和眼光去看待文物、看待考古;如何像考古学家一样,通过思考和实践,发现新的历史研究资料,解决历史疑难问题,印证或推翻史书中的既有结论;如何综合各种知识和常识解决一个个复杂的学术问题。
品牌:华文天下
上架时间:2020-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致公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华文天下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项木咄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主要以不同时期、地区与文化类型进行章节排序,利用地层学、器型学等方法,部分论文还利用了古代文献与考古成果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对黄河流域的考古挖掘的成果包括陶器、石器、尸骨、宫殿、地形等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考察了所属文化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先商文化等的类型、年代、分期、特征等。全书包括《关于磁县下潘汪仰韶文化的讨论》《晋南庙底沟二期文化初探》《庙底沟第二期文化及其相关问题》等20
    高天麟历史24.7万字
  • 会员
    本书共收入文章15篇,内容涉及考古调查与发掘、专题研究、科技考古以及考古学史等方面,还重点报道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洪都拉斯玛雅文明科潘遗址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明铁佩古城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成果,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赴外考古新发现论坛”情况。
    刘庆柱主编历史25万字
  • 会员
    本书讨论《书》类文献的文本层次厘析、《书经》经典化的过程等问题,路径约略有四:一是基于文本细读和出土材料佐证,展开文本层次分析,提出“共时文本”与“历时文本”的概念,力求揭示《书》类文献的构成与演进过程;二是考察文字形态的历时性变化,总结字迹、字形、用字等项特征在文本衍生及流布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三是通过经解赋义的角度,梳理《书》类文献从王官之学到诸子之学,以至汉代新王官学的经典化历程;四是在此基础
    赵培历史35.4万字
  • 会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文博馆内藏有珍贵的宗教典籍、文献资料、手抄经卷,还有部分佛像、法器、宗教书画、名人信札题跋等多种典藏文物。本书收録了文博馆珍藏的古籍文献六十九种,多数为明清善本,且有几种是目前极为珍贵的孤本,如《渊颖吴先生文集》被鉴定为元刻本,是目前仅有的三套古籍善本之一,且保存非常完整。作者对此数十种古籍逐一进行整理,内容包括图书基本信息、作者简介、内容简介等,并附有高清书影。
    金延林编著历史8.5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田野考古调查所获新资料为基础,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芒康、察雅两县的吐蕃佛教石刻造像进行了类型排比和分期研究,并结合宗教文献、历史文献和图像资料对各期的年代、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基本廓清了西藏东部吐蕃佛教造像的发展演变脉络及其与同期佛教史的关系。本书特别关注了佛教传入吐蕃后的本土化,即“吐蕃化”问题,通过对各种造像特征的详细分析,说明吐蕃佛教石刻造像的主体因素来自本土文化,并融合了印度佛教和汉
    张建林等历史12.8万字
  • 会员
    考古天然地带有一些传奇色彩,那么,真实的考古学是什么样的?考古学发现了什么样的古代中国?这是这本书要回答的问题。本书由活跃在考古第一线的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执笔,共设置100个题目,涵盖了什么是考古、怎样做考古、古代聚落与城市考古、古代墓葬考古、特种考古、石窟考古、技术与文明、古代文化、丝绸之类等九大领域,介绍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取得的重大发现。以新颖、巧妙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出专业、严谨的考古知
    刘文锁主编历史21.5万字
  • 会员
    本书作者通过对博物馆藏品和已发表资料的研究,依据考古报告和历史文献,从功能、出土地、品类、数量、质地、使用痕迹等方面讨论唐三彩的属性,同时,结合古代文献,对唐朝时期的唐三彩诸问题进行探析。此外,作者还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对唐三彩的鉴赏心得。
    赵宇共历史10.2万字
  • 会员
    本书依托甘肃简牍博物馆所藏珍贵简牍,精选了其中关于两汉时期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民族关系等第一手史料。通过创新性地挖掘简牍这一文化遗产,生动地讲述了那些在丝绸之路上发生过的耐人寻味且真实的历史事件,深入挖掘了官方史书中不曾记载的普通丝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带领读者重温丝绸之路的建设历程,以及更深入地了解简牍背后所蕴含的中国历史与文化。
    马丽历史12.9万字
  • 会员
    本书对《甲骨丛编(第一集)》原书稿进行整体影印,作者董作宾拟运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中的五期分法和十项标准,对当时所见的全部甲骨文资料予以理董;考释部分先释文,再分专题考证,其间有多项对甲骨学的开创性研究。
    董作宾历史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