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神话故事:创世天神卷
更新时间:2020-11-14 17:37:02 最新章节:神话人物形象列表
书籍简介
世界从何而来?人类是怎么出现的?火是如何被人使用的?炎帝和黄帝之间究竟为何而战?《中国神话故事·创世天神卷》从天地日月和人间万物的产生讲起,梳理了从盘古开始,延续到伏羲、女娲,再到炎帝、黄帝创造出的华夏文明,把中国神话中最久远的天神谱系以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本书围绕盘古、女娲、伏羲、炎帝、黄帝五位主要神话人物,延展出开天、造人、补天、画卦、取火、尝草、填海、撞山等经典神话故事,并将燧人氏、廪君、精卫、蚩尤、刑天、少昊、颛顼、共工等神话人物形象嵌入其中,用神话的想象力诠释了世界的诞生和大地上人类的种种创举。本卷故事中,天神是主角,人类是配角,如同精彩的舞台剧,台上是一位位经典的神话人物,他们依次登场,开始为观众演出一幕幕不朽的传奇……
上架时间:2019-08-01 00:00:00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徐宏洲著 郭雨晴绘
最新上架
- 会员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经典的四大民间传说。本书重点考察四大传说的经典化过程、民众接受心理以及当下的思想艺术价值等。前四章各聚焦一个经典传说,分别解析人物、名胜、地域、情节之于传说的意义、作用以及传说的演进机制;后两章关注经典传说的共性与个性、当下与未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四大传说的主人公均面临困境和矛盾,即“阻隔”,他们各自冲破艰难险阻,表现出对文学21.9万字
- 会员抗战歌谣作为反映抗日战争期间民众生活、思想的艺术形式,从其产生过程、传播方式等方面可以看出,它不仅具有歌谣的“民粹性”特点,也带有强烈的官方色彩、政治意识和时代特点。随着时代的不断流变,抗战歌谣的社会功能不断发生变化。抗日战争中,在晋东南地区,中国共产党通过对民间歌谣全面而深人的利用与借鉴,使抗战歌谣不再仅仅只是乡村民众自娱自乐的表达方式,更成为具有强烈政治意味的宣传工具,歌谣所固有的娱乐功能被政文学16.2万字
- 会员本书全面整理并系统研究先秦神话文献中最重要的变形叙事主题,立足叙事学、图像学、神话学等跨学科视域,深入探讨先秦神话变形叙事类型及其式的表征、生成,提炼变形叙事模式。全书基于“图像转向”“图像证史”观念,拓宽了神话形态,采撷300余幅神话图像,以类相丛,图文互勘,并通过对传世典籍、出土文献、考古遗产、民俗遗制等互动阐释,全方位展现先秦神话变形叙事向度,并揭示了先秦神话变形叙事的生成机制,钩沉其整体性文学2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