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古代楚辞资料汇编在线阅读
会员

韩国古代楚辞资料汇编

徐毅 贾捷 陈慧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57万字

更新时间:2020-07-31 17:33:20 最新章节:索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东亚楚辞资料汇编》中的一部分,收录朝鲜半岛历代文献中对屈原、楚辞引用、评论、研究的相关资料,以及相关拟骚之作。此汇编资料分为上下两册,以期较为全面的展现槿域对楚辞与楚文化的受容与变容样相。
品牌:南京大学
上架时间:2017-12-29 00:00:00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南京大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徐毅 贾捷 陈慧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收录了1949~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的富有原创性和代表性的史诗研究学术批评文章17篇,以点带面地勾勒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史诗研究的学术历程和基本概貌。选文的作者均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对史诗研究贡献良多,成就为学界所公认。选文既涵盖了中国各民族史诗研究和域外史诗研究的学术批评成果,也兼顾了不同阶段的中国史诗研究学术批评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史诗研究学术批评的领域、类型、层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云韬主编文学25.7万字
  • 会员
    五四是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时代,亦是知识分子流动的高频期。浙籍作家打破安土重迁传统,上承近代出都入洋的余绪,下引五四流动新风,成为新文坛的一支劲旅。本书从地域与城市空间维度,运用人文地理学、城市社会学与文化学等方法,深入阐述浙籍作家城市流动的历史成因、地缘条件与现代特征,详细描画行路图,展示从一地到他地、出走与倦游、独行与聚合的动态轨迹,厘清城市流动与古代游方、漂泊流浪、战争流离的区别。本书重点探究
    王传习文学19.2万字
  • 会员
    陕西女作家其诞生、发展、成长与时代的发展有紧密的关系。不同时代的波澜壮阔发展、影响并缔造出了陕西女作家创作群体。她们有的引领文坛风骚,有的默默深耕,有的稳扎稳打,有的见解出众。从内容上看,她们有的重视城市发展,为西安城的历史化转折,精雕细琢;有的关注农村,为现代化农村的变革,浅斟低唱……她们的审美特征以时代发展为节奏,大雅为正,是中国文坛中的一脉强劲音符。
    白军芳文学17.8万字
  • 会员
    本书从文学史和批评史的角度,对连接唐宋诗史的重要诗风西昆体在宋金元明清的接受,做了较为细致深入的梳理,填补了学术空白。宋代以后期西昆派、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朱熹、陆游、刘克庄等的接受为重点;金元时期以王若虚、方回等人的接受为重点;明代以王世贞、胡应麟、袁宏道等人的接受为重点;清代以冯班、宋荤、王士镇、翁方纲、刘熙载、俞械等人的接受为重点。在这些重要的文学史人物之外,还遍搜历史上的西昆体接
    段莉萍 张龙高 熊倩文学22.5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多重生态视角与立场,考察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与生态之间的博弈,探寻女性自我的生存与发展状态,以及关切女性与自然、男性、文学、社会、文化、性别等环境之间的关系。从梳理中国女性生态写作的背景与资源,到剖析女性生态写作的现状与发展轨迹,再到甄别与西方生态女性写作的本质差异,揭示中国女性写作的美学形态与内在切换。审视了女性生态写作主体姿态。进而重申女性生态写作的路标,在于女作家以生态审美,
    田泥文学29.1万字
  • 会员
    作为对城乡社会生活的反映、想象与建构的独特审美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小说从时间、空间、价值等多个维度,全面书写了城市化进程和“城一乡”关系中的物质交换、情感交流、空间交往和价值选择。这些小说一方面以矛盾冲突为叙事主题,揭示了城市化所产生的复杂社会问题以及传统价值的断裂;另一方面以交往叙事为审美姿态,积极建构和谐社会中的道德、信仰、伦理、美学新秩序,为“城乡中国”走向“美丽中国”的文化建构
    张继红 郭文元文学25.1万字
  • 会员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文关系是文学研究最基本和核心的问题,存在于文学活动的所有环节。诗言志,思无邪,兴观群怨,温柔敦厚,“发乎情,止乎礼义”,发愤著书,缘情绮靡,性灵说等重要理论,无不是从各种角度对情文关系进行的阐发。乾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穴时期,对情文理论予以了系统总结和发展。本书从性与理、情与幻、性情与格调、情感与虚构等多种角度,对乾嘉情文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
    杨子彦文学19.2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咏史意识、题材选择、社会风气、创作传统、写作技巧、文体互动等角度对中古咏史诗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重点分析了中古咏史诗的两大主题——士人主题和女性主题,深入分析了这两大主题形成的时代背景,以及这两类主题在发展中不断拓展流变过程。同时,本书还注意到中古咏史题材的发展与其他题材存在着不同的互动关系,并着重讨论了述德、赠答、怀古、边塞、宫怨等题材和咏史之间的相互影响。
    王帅文学21.4万字
  • 会员
    本书在解读古代希腊“政治谐剧”诗人阿里斯托芬时,试图超越古典学者们惯常的“微观历史决定论”的解读方式——以每部谐剧上演前后的历史状况为理解阿里斯托芬每部谐剧时的决定性的导引性线索。认为阿里斯托芬与苏格拉底的分裂是智慧与哲学的分裂。就像墨子在中国先秦思想家群像中是一个异类那样,阿里斯托芬在希腊古典时期思想家群像中也是一个异类。“百家争鸣”的本质在于文化大转型,在于对话者之间的思想关系。本书立足相关古
    陈国强文学12.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清末民初,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也是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本书作者将当时的文学分为二类:一为古文学,以王闿运、章太炎、刘师培、陈衍、王国维、吴梅村等为代表;一为新文学,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张士钊、胡适为代表。断代文学史以这一时期文学作为内容的,本书是的一部名著。作者对于这些代表人物的时代背景、思想根源等有深层次的挖掘。此书《编首》叙述上古、中古、近古、近代,下接现代文学,这正是为了通古今
    钱基博文学理论30.9万字
  • 会员
    《白话文学史》为胡适论述的白话文学史,在中国文学史上同样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的地位。作者以全新的思路与结构框架,揭示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律和特质,其突破性的成就具体表现在:打破了前人文学史研究的狭隘框限,把视野伸展到了经典作家作品以外的广阔领域,大拓阔了中国文学史的内涵;研究方法上,注重纵向的考查与横向的比较;跳出传统的思维偏见,以全新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评判中国古代文学。
    胡适文学理论15.4万字
  • 会员
    《元白诗笺证稿》以元稹、白居易诗为研究对象,分别论述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元稹的《连昌宫词》和《艳诗及悼亡诗》,以及“元白诗”中篇幅最大的《新乐府》和《古题乐府》,共六章及附论五篇,达25万字。陈寅恪认为唐诗与作者的社会阶级及政治生活有密切关系,而“元白诗”具有其他唐诗不具备的史料特点,这既与白居易与元稹所在的中唐时代有关,也与“元白诗”的内容和数量有关。作者以考据的形式对元稹、白居易
    陈寅恪文学理论16.9万字
  • 会员
    《词学通论》全书九章,前五章论词体、韵律、作法,后四章叙唐宋元明清之词史和词人,并对唐五代至明清代表性词人的作品做出了精细的点评。无论是就入门者,还是研究者而言,本书均是不可多得的力作,极具研究价值。
    吴梅文学理论8.3万字
  • 会员
    《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书中对从上古神话到清末谴责小说的中国历代小说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总结了中国小说的历史发展和成就,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著作。就连胡适先生也给了它很高评价,说它“是一部开山的创作,搜集甚勤,取材甚精,断制也甚谨严”(胡适《白话文学史》);郭沫若先生更是将《中国小说史略》和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并誉为“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璧”,认为二者所从事的,“不仅是拓荒的
    鲁迅文学理论14万字
  • 会员
    《文学研究法》本书是在旧学与新学交替之际,桐城派作家系统阐述桐城派文论的唯一专著,对桐城派文论做了新的整理和阐述。该书在体例上模仿《文心雕龙》,内容上强调文学和语言学的结合,强调文学风格存在于作品和创作主体之中,将桐城文论与时代接轨,开创中国传统文论向现代文论转向的先河。其文资料丰富、行文严密、文字雅洁,颇具桐城风采,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语言学极有参考价值,对文章学体系的构建做出了贡献。
    姚永朴文学理论12.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