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刑事证据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地重大项目)
更新时间:2019-11-18 11:01:14 最新章节:第16章 注释
书籍简介
本书为刑事诉讼基本理论和司法制度前沿理论研究。在刑事诉讼基本理论研究部分,作者在充分吸收法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未来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趋势、主要研究课题以及在研究中应当注意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对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基本思路、刑事诉讼中司法资源配置和刑事司法政策以及司法权、检察权、警察权、辩护权和司法改革的基本理论和运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了准确、透彻的解释和评价。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6-12-28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陈卫东主编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以刑事庭审调查改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成都市两级法院示范庭和对比庭的实证考察,并结合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重点研究法庭举证、法庭质证、人证、法庭认证问题,以期对我国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有所助益。法律28万字
- 会员本书通过对2014年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典型案例、统计数据、法院工作报告、领导讲话的整理分析,以专题形式深度研究了“行政争议实质解决”“行政诉讼府院互动”“行政诉讼因应诉源治理”“行政诉权分层保障”“行政诉讼类型构造”“行政诉讼繁简分流”等2014年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实施中的十个热点问题。法律18.7万字
- 会员本书以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为研究对象,以检察权理论、法律监督理论及公益诉讼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从法律文本与司法实践双重视角出发,对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起诉主体、诉前程序、起诉条件、审判组织、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权以及人民法院结案方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笔者始终基于一种“现实主义”的立场,立足于具体的现实条件对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进行探讨,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制度预设法律21.5万字
- 会员本书是针对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的理解与适用而编写成一部特色鲜明、特点突出的法律实务书,内容涵盖了关于《民事诉讼法》的新旧条文对照、关联规定梳理、重点解读与案例参考等方面。其主要特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直观的双栏对照;二是精练的重点解读;三是全面的关联规定;四是典型的案例参考。本书以上四大方面的特色在页面排版上并非逐一列举的叙述,而是通过科学的设计将四者“巧妙”地融于双栏表格之中,方便读者法律2243字
- 会员本书共十三讲,内容包括:论“交涉性辩护”、“捕诉合一”背景下刑事辩护的机遇与挑战、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的衔接、疑罪从无及其在刑事辩护中的有效运用、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实务判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辩护中的运用等。法律14.1万字
- 会员本书运用诉讼实施权配置理论,对公益性诉讼实施权配置的理论、制度、实务展开研究;对公益性诉讼实施权配置的特殊性进行研究,并对公益性诉讼实施权与私益性诉讼实施权配置的关系展开动态分析,为在解释论上完善我国团体诉讼制度奠定基础;分别对环境公益诉讼、消费公益诉讼、食品安全公益诉讼中的诉讼实施权配置相关问题展开分析;对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实践进行详细考察和反思,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程序特则的构建提供具体建议。法律19.3万字
- 会员本书共十讲,内容包括:法庭质证程序原理、报复性起诉的识别与治理、司法改革语境下的证据裁判原则及其反思、委托辩护与法援辩护冲突的职业伦理问题、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中国性等。法律39.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