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新形势下的女性传媒
更新时间:2019-12-06 20:14:27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为京师青年教师出版资助基金项目。在当代中国传媒的结构图景中,女性媒介的崛起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女性媒介的历史根基可追溯到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中维新派通过媒介对女性的启蒙,以及此后不同历史阶段中政治力量和商业力量对女性媒介的重视。当代女性媒介立足于建国后传统女性媒介的创办,发展于改革开放后女性媒介的转型,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数字化传播技术的发展,促使女性媒介的种类更加丰富,也为女性媒介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女性媒介的主要类型包括女性报纸、女性期刊、女性电视和女性网络,其均在不同程度上发挥监测女性生存环境、为女性发声的功能,也在媒介市场化和传播技术数字化的影响下探索新的发展空间。这些探索对媒介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本书将展示女性媒介发展的时代背景,运用内容分析和个案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分门别类地对女性媒介进行多方面分析,探析每类女性媒介的发展及其优势与不足,并借助社会性别意识对其传播内容进行批判分析。最后,借助三维知识能力体系,力图建构女性媒介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品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10-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宋素红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程巍、陈众议著的《中外畅销书的传播与接受研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国情调研项目成果,课题组以问卷、访谈、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方式,考察中外畅销书(包含“网络畅销书”)的“制造”过程、传播方式、互动方式、接受情况、对于读者心理的影响——当然,为了描述这些问题,本课题组还将从历史层面谈到“文化”之于共同体的作用——以及这些影响之于公共领域的话语构成、舆论走向、文化领导权博弈、国家认同的形成或社科18万字
- 会员建设性新闻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立足于公共生活的一种新闻实践或新闻理念。较之于传统新闻学,建设性新闻强调的是从关注现象,到发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从告知信息,到参与对话、推动社会发展,赋予新闻信息以社会意义和公共价值,从而提升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本书精选了当前欧美建设性新闻发展中的数十个典型案例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希望为中国的建设性新闻发展提供思考,进而产生共振、形成互鉴。社科17.8万字
- 会员《杭州学刊》原名《杭州研究》,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及所属部门的专题性工作调研的成果发布、杭州市社会科学成果发布的平台,主要探讨杭州城市领域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跟踪城市学研究的国际学术前沿,特别关注在杭州城市经济、管理、社会、法律、文化等发展进程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亦关注杭州都市圈发展与合作。社科20.9万字
- 会员本书以传播为视角,依据清代蒙古族诗人的汉文创作活动分析了蒙古族诗人的心态动机、行为方式及世人对诗人形象的接受、影响。清代蒙古族诗人的文学传播活动展现了诗人的精神追求,保证了作品价值的实现,帮助诗人在清代文学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社科19.8万字
- 会员作为首都,北京在运用和整合各类媒体资源塑造城市形象、推动文化发展和增强软实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也承担着文化发展和增强软实力的传播重任。本书城市传播中信息传播渠道——“媒介”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及其与传统媒体的互补与互动,关注和讨论了如何在日常传播及重大活动中选择、利用适合北京城市形象传播的媒体,以实现有效的媒体组合。社科1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