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基于清后期至民国初期北京话文献语料的个案研究
更新时间:2019-11-29 11:36:20 最新章节:注释
书籍简介
北京话作为现代普通话的基础,一直受到各方关注。但学界对于清后期至民国初年的北京话的关注度不够,研究深度有所欠缺。笔者正应对这一情形,立足于细致搜集查阅国内和日本现存的大量相关文献,尽可能全面掌握材料,同时对各种材料作深入分析,以求发现清后期民初北京话语法、词汇、语音的特殊现象。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概括评价了国内外学者对近代北京话的研究成果。2、对清后期至民初的诸多社会变化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满人母语转换的完成,全国的通行语言从南京官话变为北京话等。3、对在此社会背景下出现的各种反映北京口语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介绍:包括白话京味儿小说、戏曲作品、域外教课书(西洋、日本、朝鲜)、满(蒙)汉合璧教科书、正音材料、录音材料等,其中一些文献材料从未或极少被学界使用。4、对清后期民初的语法现象进行了梳理,并重点研究了三个语法现象:“所(副词)+VP”,“这个/那个+VP”,“简直(的)+VP”。5、对清后期以后产生的一些新副词进行了梳理,并重点研究了三个新副词:“挺”、“赶紧”、“反正”。6、对清后期以来北京话的语音情况进行了梳理,并重点研究了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语音现象——尖音团音的合流。另外对这一时期北京话的声调系统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9-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陈晓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上古汉语服饰词汇研究属于特定语义范畴的断代研究,重点描写汉语服饰词在上古时期共时层面的静态分布与语义差异,致力于揭示上古汉语服饰词在历时层面的词汇演变与词义演变规律。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上古汉语服饰词汇共时分类描写,利用“词项属性分析表”对每个类别下的词项进行属性分析,以探求词项的语义差别、词义来源及演变情况。下编为上古汉语服饰词汇历时演变研究,揭示上古汉语服饰词汇演变的特点及演变动因,探究上古社科16.9万字
- 会员本书基于语言类型学视角,在充分汲取国内外已有连动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从句法属性、语义特征、语序特性、历时发展以及词汇化、构式化等方面,对汉语连动式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描写、分析与阐释,对汉语连动式在汉语语言体系以及世界连动语言中的地位和价值进行了论述与探究,为汉语连动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拓展了连动式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社科19.1万字
- 会员在公元前一世纪晚期,中国上古文献的文本形式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巨变,其剧烈程度甚至超过了孔子时代。同一部书,在此界限前后,我们需区别对待,而非等而视之。这不仅关乎我们对传世文献的认知,也会左右我们对出土文献价值的评判。若混同这种前后的变化,以东汉以来的传世文本为基础,以《汉书?艺文志》为想象模型,来描述先秦学术或文学,我们勾勒出的只是先秦的镜像,而非早期知识世界的真实图景。观察西汉以前的知识世界,刘社科27.7万字
- 会员本书共分为九章,依次介绍职场新人写公文材料的难点、写公文材料时容易踩到的“坑”、从零开始接触写公文这件事的学习路径、写公文材料过程中遇到瓶颈时的处理方法、提高写作效率的“葵花宝典”、长篇材料的写作要点、写作法定文种的过程中常见的误区,以及工作情商“软实力”的培养要点,对于逃不开写公文材料任务的职场新人面对的问题,进行逐个击破、手把手指导。社科15.8万字
- 会员该著探究了现代汉语与现代诗歌形式建构的关系,阐释了现代汉语及其传播在新诗发生期与转型过程中的现代性作用与意义。具体论述了现代汉语白话、现代汉语虚词、现代汉语人称代词在现代诗歌形式建构中的特征、功能与意义;分析了现代汉语诗歌对称形式、分行形式、节奏形态、科学思潮与现代诗歌形式现代变革的关系。本项研究旨在从现代汉语诗学、语言学、传播学与现代诗歌文体研究的结合中,推进现代汉语诗歌形式研究,深化现代汉语诗社科22.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