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信用风险及信用保险法律制度研究
更新时间:2019-11-22 16:33:38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从理论基础、实践需要以及域外经验等角度论证完善我国信用保险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信用保险合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理论包括社会契约理论、社会互助思想、信用哲学等法哲学理论,马克思“产品扣除”和“信用本质”学说、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思想、“市场缺陷”理论、出口补贴合法化理论等法经济学理论以及社会连带思想、社会控制理论等法社会学理论。其次,完善信用保险法律制度有助于保障我国市场经济和谐有序发展、推动我国信用保险市场积极健康发展、确立信用保险独立完整的法律地位并提升其影响力、促进信用保险行业监管的合法性和适度性。最后,梳理世界先进国家或者地区的信用保险立法并将其类型化为“政策单行”和“政商不分”模式,进而详细研究作为典型代表的英国、美国、韩国以及我国澳门、台湾地区的信用保险法律制度内容,对两种立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和借鉴,最终提出我国的信用保险立法思路应当采用“寓政于商”的第三种模式。
品牌:法制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6-10-19 00:00:00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法制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振华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以新西兰独特的意外事故综合补偿机制的历史演进为核心,呈现了新西兰《意外事故补偿法》(ACA2001)的全貌,同时纳入对澳大利亚、瑞典、美国和日本等四个典型国家的意外事故救济机制的历史和比较考察。通过历史和比较的考察,旨在以他山之玉为我国现有意外事故所致人身伤害的救济机制的整合和完善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思路。法律29.8万字
- 会员本书内容包括专业学习初期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应试方法;专业学习不同时期的包括家庭作业、研讨课论文、学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以及博士学位论文在内的论文写作方法;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文献检索、文献引用技能等,介绍了法学院学生在专业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法律23.1万字
- 会员本书通过对“架构”这一网络法原初概念的重新理解,解释数字生产方式的出现如何推动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和政策调整,“架构”不仅是规制性手段,也是生产性空间,集中代表了数字生产方式需要法律保护的核心利益,围绕这一利益诉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经济生产过程和控制过程的一体两面,以及互联网从开放走向封闭的内在逻辑。法律26.6万字
- 会员本书集中回答了什么是社科法学,展示了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作者对社科法学从追随到反思再到自觉的过程,由此形成了对社科法学的系统性思考。本书着力对法律的社会科学、法律中的社会科学、法学的知识社会学三种知识类型进行研究,采取总分模式,共分为四编。法律28.1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编着眼中日学术交流,不但描述了日本刑法乃至国际刑法的历史与现状,追忆了中日刑法学交流中中方的重要推手“北高南马”(高铭暄、马克昌),思考了对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带来奇点临近时法律学者的使命;下编着眼历史流变中的中日关系,作者用历史的、比较的、系统的方法,对中日关系及东亚发展作出梳理和展望,表达了作者对中日置身其中的亚洲特别是东亚未来的关注,以及对亚洲、对人类当下及未来命运的法律8.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