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汉墓的考古学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北方地区汉墓的考古学研究

蒋璐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文物考古12.7万字

更新时间:2020-02-21 17:49:31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中国北方地区的内蒙古长城地带位于蒙古高原南缘,处于中国大陆与欧亚草原的中间地带,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北方草原文明与中原农业文明的交错地带,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学和考古学都极为关注的区域。两汉时期,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加强,这里又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区域,最终形成了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北方地区的汉文化,因此这一地区对于研究汉文化的形成以及边远地区与中原文化的关系,说明中华文化的多元一统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成果选取了中国北方边疆地区的汉代墓葬作为研究对象,在对两汉时期北方长城沿线广大地区的汉代墓葬进行分期、分区研究的基础上,对北方地区汉墓的区域特点、文化因素构成、与周边地区的比较以及北方地区汉墓的总体发展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通过对两汉时期相关文献的梳理,解读北方地区汉墓阶段性发展的原因,以及北方地区汉代居民的构成等问题。选题十分有意义,并且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品牌:浙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5-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浙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蒋璐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讨论《书》类文献的文本层次厘析、《书经》经典化的过程等问题,路径约略有四:一是基于文本细读和出土材料佐证,展开文本层次分析,提出“共时文本”与“历时文本”的概念,力求揭示《书》类文献的构成与演进过程;二是考察文字形态的历时性变化,总结字迹、字形、用字等项特征在文本衍生及流布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三是通过经解赋义的角度,梳理《书》类文献从王官之学到诸子之学,以至汉代新王官学的经典化历程;四是在此基础
    赵培历史35.4万字
  • 会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文博馆内藏有珍贵的宗教典籍、文献资料、手抄经卷,还有部分佛像、法器、宗教书画、名人信札题跋等多种典藏文物。本书收録了文博馆珍藏的古籍文献六十九种,多数为明清善本,且有几种是目前极为珍贵的孤本,如《渊颖吴先生文集》被鉴定为元刻本,是目前仅有的三套古籍善本之一,且保存非常完整。作者对此数十种古籍逐一进行整理,内容包括图书基本信息、作者简介、内容简介等,并附有高清书影。
    金延林编著历史8.5万字
  • 会员
    清华简中《尚书》类文献二十余篇,有的是今文《尚书》,如《金縢》;有的是见于孔壁古文或百篇《书序》的篇目,如《尹诰》《傅说之命》;还有一些是今古文都没有的篇目,如《厚父》《封许之命》。本书以清华简为主要抓手,综合运用包括甲骨卜辞、金文、郭店简、上博简及马王堆帛书等在内的出土材料,推进《古文尚书》真伪问题的研究。
    刘光胜历史20.7万字
  • 本书探讨古蜀文明与以中原文明为主导的黄河文明及长江中下游文明的血缘关系,进而确立古蜀文明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的地位;亦将古蜀文明置于全球史视野之下,由此观察古蜀文明对推进人类文明史的作用。以三星堆文明为代表的古蜀文明与黄河文明、长江中下游文明同源同体,相辅相成,四五千年一路过来,栉风沐雨而风颜不改。
    屈小强历史13.2万字
  • 会员
    本书作者通过对博物馆藏品和已发表资料的研究,依据考古报告和历史文献,从功能、出土地、品类、数量、质地、使用痕迹等方面讨论唐三彩的属性,同时,结合古代文献,对唐朝时期的唐三彩诸问题进行探析。此外,作者还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对唐三彩的鉴赏心得。
    赵宇共历史10.2万字
  • 会员
    本书从考古学是怎么来的、考古学何以可能、考古学在做什么、考古学与你我四个部分讲述考古学学科的简史、内容、实践与应用等方面,向公众普及了考古学这门学科,反映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学科价值。
    陈胜前历史19.1万字
  • 会员
    盛世兴藏。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实力不断增强,建设文化强国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也逐渐受到各级政府及广大人民的重视,博物馆及历史名胜古迹成为游客最感兴趣的网红打卡地,文旅融合作为新时代的新业态一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文物及文物保护的更多思考和讨论。本书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了文物保护中最基础、最典型的100个问题,是了解文物保护知识直接、有效的科普
    刘爽历史5.5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从汉代至宋朝有代表性的墓葬壁画为切入点,来解读图像背后的生动历史。这是一部由线条和色彩绘就的历史,皇亲国戚、豪门贵妇、边地小吏、异域来客,农夫牧人,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是这部历史的主人公。从神祇仙境到庄园牧歌,从觥筹交错的盛宴到鲜衣怒马的出行,从春播秋收到南来北往,墓室主人的日常生活、生平功业、希冀情感被表现在画壁上,时代的风尚、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风云被折射在画面上。
    苗子兮历史27.7万字
  • 会员
    《甲骨文字形演变研究》是在对甲骨文字形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探讨甲骨文字形演变规律的文字学著作。本书在甲骨文中选取了104个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字例,穷尽收集了每个字的各种形体,以类型学的方法归纳类型,用列表的方式展示出各种类型在王卜辞和非王卜辞各组类中的分布情况,并对各类形体作出详细的说明和疏证,从而勾勒出每个字形的演变规律和演变谱系。以此为基础,全面考察甲骨文字形,总结归纳出甲骨文字形演变的“简化”
    郭仕超历史24.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