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机会之窗”分析苗族经济困境与路径依赖在线阅读
会员

透过“机会之窗”分析苗族经济困境与路径依赖

陈宗福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民族学10.5万字

更新时间:2019-09-21 03:52:49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对云南省文山县170个苗族村作了实地问卷调查,以对当前苗族农业困境的现状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探析了苗族农业发展困境背后的传统路径依赖及其解决之道。通过苗族内部和国家政策两方面的共同努力,使其成为破解苗族农业困境与路径依赖的内生变量,从根本上改变苗族经济社会的落后状况。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3-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蔡家艺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蒙古史及西北民族史的研究。他参加故宫满文档案汉译的整理工作多年,积累了大量资料,在西北民族史的研究中做出了卓越贡献。1982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与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联合组织的调查组,到新疆蒙古族地区进行考察。本书是蔡家艺先生精选的文集。
    蔡家艺社科29.6万字
  • 会员
    伊斯兰复兴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伊斯兰力量发动的复兴伊斯兰信仰、文化、政治理想以解决现实问题的政治社会运动。奥斯曼帝国教俗合一的历史传统、官方与民间宗教的二元并立,凯末尔政权均质化的现代化建构和中心与边缘的文化断裂构成伊斯兰复兴的背景。伊斯兰教育、传媒、知识阶层的兴起,苏非教团和新苏非主义运动的活跃,构成伊斯兰文化复兴;民族拯救党、繁荣党参与主导国家政权,正义与发展党的执政实践构成政治伊斯兰
    李艳枝社科31.3万字
  • 会员
    “美国民族史学”(Americanethnohistory)既是本书锁定的问题研究对象,也是展开研究的核心分析工具。本书力图展示一个由述而作的“美国民族史学”。基于“民族史学”(ethnohistory)在美国学界的发展和演变,从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两个学科发展脉络出发,在一个以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知识与方法论为主体、兼顾史学学科知识与方法论的复述中,从宏观到细部,本书建构出一个独特的美国民族史学新
    刘海涛社科31.7万字
  • 会员
    本书呈现了西藏地方政教合一制度的演进历史和基本面貌,揭示了不同时期的西藏地方政教合一政权的结构、特征和作用,是中国藏学研究领域第一部较为系统梳理和阐述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历史的论著,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尕藏加社科18.6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汉代西北民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传世文献和河西简牍,全面收集史料,做出汉代西北民族关系史资料长编。同时,把民族关系史研究与政治史、制度史研究高度结合,系统阐述汉代的西北民族关系史,既重视纵向演变的研究思路,以宏观视野观察整个汉代西北民族关系和汉王朝西北民族政策、制度的发展变迁,也重视横向影响的研究思路,探讨每一时期内民族关系、政策、制度、文化交流之间的相互影响,全面探讨汉王朝与匈奴、羌
    孙占鳌等社科31.3万字
  • 会员
    奥托·鲍威尔开辟了现代民族理论研究,他的民族理论在民族学、政治学以及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中都有着广泛的影响。随着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以及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多元民族文化问题、少数民族权利问题、民族与国家关系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此奥托·鲍威尔在他的民族理论中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与尝试。他的民族理论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它不但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地把握民族本质以及民族问题,也为我
    王幸平社科22.1万字
  • 会员
    本书致力于对民族政治相关研究对象、核心问题与研究方法做出持续、全面而有深度的考察和学理辩论。希望展现学界专业化的民族政治学术训练成果,避免情绪化和脸谱化的表达;希望展现并阐释不同层面的民族政治诉求,为不同的民族政治话语之间的沟通对话搭建平台;倡导培育多种学术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学术创新与学术对话;希望借此走出民族问题“污名化”或“麻烦化”的认识误区,加强民族政治研究的学术自主与自信。
    青觉主编社科32万字
  • 会员
    这本由佤族部落头人之子肖子生讲述的民族团结誓词碑历史,不仅客观呈现了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的历史过程,也是对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实践特色与基本经验的钩沉,更是对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与实践正确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历史见证和再现。全书由图片、正文、附录三个部分组成,为读者再现、复原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的历史面貌;图片则由与民族团结誓词碑相关历史资料图片和肖子生家庭历史照片组成。
    王德强主编社科19.4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进行的探索性研究,其中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立体格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与共同体意识的凝聚、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中华民族观、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缘起、共同视角下的中华民族观等。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第一轮建设理论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术理论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体系建设的积极尝试。
    高培勇主编社科17.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美国民族史学”(Americanethnohistory)既是本书锁定的问题研究对象,也是展开研究的核心分析工具。本书力图展示一个由述而作的“美国民族史学”。基于“民族史学”(ethnohistory)在美国学界的发展和演变,从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两个学科发展脉络出发,在一个以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知识与方法论为主体、兼顾史学学科知识与方法论的复述中,从宏观到细部,本书建构出一个独特的美国民族史学新
  • 会员
    本书是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进行的探索性研究,其中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立体格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与共同体意识的凝聚、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中华民族观、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缘起、共同视角下的中华民族观等。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第一轮建设理论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术理论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体系建设的积极尝试。
    高培勇主编民族学17.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