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曾国藩全集(第十卷·杂著、求阙斋读书录、求阙斋日记类钞)
更新时间:2019-10-09 17:26:47 最新章节:游览
书籍简介
本卷的《求阙斋读书录》是曾国藩历年的读书札记。“求阙斋”为其书斋名。“求阙”二字源于他读《易经》的感悟,他认识到“阴阳相生,一损一益”的自然之理,进而意识到“物生而有嗜欲,好盈而忘阙”的本性,其时他“名位渐显,而堂上重庆,门祚鼎盛”,“每以盈满为戒,自名其书舍曰‘求阙斋’。”“日中则昃,月盈则食”,自然大道如此,何况人事?读书录分经、史、子、集四部,记载了他的研读心得、考证和校勘等,多有独到精辟的见解。;《求阙斋日记类钞》收录了曾国藩自咸丰八年到同治十一年二月去世时的日记,由曾国藩的同乡王启原进行分类编辑。主要分为问学、省克、治道、军谋、伦理、文艺、鉴赏、颐养、品藻、游览十类。为“修己、治人、道之大纲也”,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上架时间:2018-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曾国藩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资料汇编由原始文献、研究文献、史料钩沉和附录四部分构成。其中,原始文献部分通过搜集整理《铁道游击队》的创作、出版、艺术改编以及原著作者知侠的有关文献,力求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再现作为艺术文本的《铁道游击队》的生成机制与发展历程;研究文献部分通过搜集整理学术界对《铁道游击队》各类艺术文本进行分析、评价的有关文献,客观地呈现其艺术接受史的真实面相和价值意义,展现艺术文本《铁道游击队》研究的发展脉历史28.1万字
- 会员本书系统地收集整理了散见于各种档案、日记、年谱、文集、报刊等文献中有关袁世凯与各方的函电,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研究。如实展示了袁世凯在辛壬鼎革之际的政治、军事谋划及其与各方的联系,客观展示了辛亥革命期间政治力量的分化组合、个人的荣辱浮沉。充分梳理了袁世凯政治威望的重塑、非袁莫属环境的形成,其南北议和、清帝退位、“五族共和”等重大历史问题上的抉择,民国初建的戮力和用心等。入情入理地探讨了各个政治历史30.5万字
- 会员关于抗日战争时期基督宗教的信仰与实践的资料散落于国内外各档案馆和图书馆中,查找起来十分不易。本书是作者在多年中国基督宗教近代史研究中收集的相关文献中的汇编,共计150余篇,按不同主题进行分类,以供研究者参考、使用。同时每篇文献前均撰写有包含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辑选原因等内容的编者按,文集后附有同时期相关参考文献目录,在整本编著前摘编者还撰写了一篇有关该主题的详尽研究报告作为导读,通过上述努力,期望历史44.7万字
- 会员本书以环境史史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着眼点,通过探讨环境史史料的理论与方法,推动环境史史料的系统搜集、整理、出版和多元化研究与利用,深化区域社会与环境变迁个案研究,传承和保护优秀的历史时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保护意识与行为,开拓环境史研究的新领域,充分发挥历史学经世致用的现实功能。历史27.2万字
- 会员经过三十年的历史沉淀,八十年代文学的史料价值已经凸显出来。从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发展来看,“史料学”建设是不必可少的。为此,中国人民大学程光炜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近些年在这个领域花费很大精力搜集资料,加以分类、甄别和整理,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发表了不少研究成果。这些成果,获得了学界的好评,被认为是八十年代文学史料研究的最新成绩。本书所选论文,采取以史料为依历史28.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