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留守人口之留守妇女:阡陌独舞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农村留守人口之留守妇女:阡陌独舞

叶敬忠 吴惠芳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社会学30.8万字

更新时间:2019-10-11 16:31:10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对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课题组研究成果《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系列》之《阡陌独舞》的再版。书中对农村“留守妇女”的世界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展示和研究。这本书曾于2013年获得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社会学类一等奖,有着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的关注和关心。
上架时间:2014-11-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叶敬忠 吴惠芳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聚焦时代新形势新发展,围绕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养老、城市、历史等诸多领域的新现象新机遇,分析背后的成因,并结合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多角度解析和评论这些新现象新机遇,总结发展脉络,提出可行性的积极建议。鼓励大众虽被时代的浪潮裹挟前行,但也不要屈服于遇到的暂时性困难,要以坚强的毅力和持续的韧劲,“不服软”,积极迎接时代新挑战,参与新发展,把握新机遇,努力建新功。本书希望能提高公众
    冰川社科24.5万字
  • 会员
    中国城市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一线城市中个人、社区、政府、企业间的关系愈加复杂,与此同时,住房保障、公共空间、社区营造、公私合作(PPP)等问题的讨论也愈发激烈。纽约作为全球闻名的国际都市,是城市发展的“超级试验场”,也有着种种可供参照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背后都有一个城市独特的发展模式。本书以一系列独立成章的短文组成,串联描绘出纽约种种独特或奇异的城市发展现象(比如公共空间的打
    罗雨翔社科20.4万字
  • 会员
    《社会学:批判的导论》是安东尼·吉登斯撰写的有关重建社会学理论体系的重要专著,意在提供一个反映社会学当前发展的导论。全书着重阐述社会学兴起的背景、社会学的使命,探讨和分析经典社会学家的现代社会思想、社会发展的脉络、民族国家的特征、现代城市和家庭特征等重要内容。本书不仅在吉登斯本人的思想发展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推动20世纪社会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书综合介绍了社会学领域内的社会理论和经验研究的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科10.3万字
  •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那么在乡村基层的实践中,实现这些目标要如何破局,要以谁的力量为核心呢?这正是本书作者希望通过实地调查寻访回答的问题。沿着这一思路,作者用数年时间深入乡村,走访调研,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经过梳理和总
    严海蓉 高明 丁玲社科14.1万字
  • 清华大学社会学家严飞,以“附近”作为研究框架,通过8个典型案例真实记录进城务工人群的生存现状,穿插以社会学学者的分析与反思,呈现出一幅“悬浮社会”的现实图景。书中的被访者小区保安阿微、菜场商贩红芹姐、水电工人小傅、家政阿姨小萍等人,都是生活在作者“附近”的普通人,也可以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身边的陌生人”的缩影。作者认为,关注身边的小世界,关注数量庞大但鲜有发声机会的进城务工人群,关注当下社
    严飞社科14.3万字
  • 会员
    本书是美国社会学家史蒂文·塞德曼的著作,梳理了从社会学成立伊始至21世纪初期的社会学理论。在清晰明确地概括每个社会理论家、社会理论流派的学说之外,作者还结合写作时的社会环境与背景对各个理论进行了评述,将道德维度加入社会理论,将社会学的种种承诺、概念和知识相对化,试图以此将社会理论带入公共生活的讨论中,融入有关社会世界当下与未来面貌的持续对话和冲突之中。就像作者在序言中所说的:“知识能够让我们的生活
    (美)史蒂文·塞德曼社科31.8万字
  • 会员
    作者常年深耕乡村研究领域,本书基于新时代乡村人口及产业等的新发展、新变化,尤其二十大后国家对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记叙、剖析并介绍中国乡村的种种变局,如乡村人口变局、乡村形态变局、乡村产业变局、人地关系变局、农业经营变局、农业生产方式变局、养殖业变局、农业气候变局等,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中国乡村的发展状况和未来方向。本书是读懂中国乡村,深刻了解中国乡村新时代伟大变局的通俗理论读物,适合大众读者阅
    张云华社科8.1万字
  • 从买早餐到买房子,所有权问题无处不在。从小到大,我们都对“这是我的”“这不是我的”这样的概念习以为常,却很少有人察觉到其中的奥秘。这不仅仅是琐碎的日常困扰,而是深刻反映了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权规则和潜在的利益冲突。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传统的“先到先得”“我们的身体属于自己”,以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等所有权规则受到冲击,出现了地下水争夺、数字虚拟商品处置争议等问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这本
    (美)迈克尔·赫勒 詹姆斯·萨尔兹曼社科18.5万字
  • 会员
    社会工作伦理为社会工作实务架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社会工作的基本哲理出自人与人的关怀与互助,认为社会是一个互助单位,人有其潜能可以克服困难,透过相互帮助让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度过难关。同时,对于求助者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与接纳;对于案主的隐私加以保密;与同工相互合作;配合机构的规范;为案主谋求最大的权益等,皆是社会工作的伦理理念。透过这些伦理哲理与社会工作相关理论架构出社会工作实务方法。本书的伦理汇编目
    吴金凤主编社科11.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