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狼在放哨:阿巴斯诗集在线阅读
会员

一只狼在放哨:阿巴斯诗集

(伊朗)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外国诗歌1.5万字

更新时间:2017-10-30 15:13:23 最新章节:第4章 译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一只狼在放哨:阿巴斯诗集》从阿巴斯的三部英译诗集精选500余首优秀诗作,由著名诗人、翻译家黄灿然先生倾心翻译,是迄今为止最全的阿巴斯诗集中译本。阿巴斯的诗承接悠久深厚的波斯诗歌传统,精妙,优美,神秘。他的诗句短小精悍而优美天真;他不写宏大的命题,只书写平凡生命的真与爱;他也从不给每一首诗歌确定标题,仿佛信手拈来,却自在自如,每一首都自成一个世界。他的诗句既迅疾又永恒,既抽象又细微,折射出诗人对充满微妙差别的世界的专注凝视与哲学冥思。
译者:黄灿然
上架时间:2017-07-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主要研究俄罗斯结构诗学代表人物洛特曼的结构诗学理论,包括结构诗学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结构诗学的基本理论、诗歌结构和诗歌意义的生成、诗歌结构的微观分析、诗歌文本和诗歌外文本的关系等问题,以及他对文化符号学的贡献。
    张冰文学23.3万字
  • 会员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WaldoEmerson,1803—1882)是十九世纪美国超验主义思想家、散文作家、诗人。他认为,诗人是“见者”“言者”“先知”和“语言创造者”,是具有代表性的人,唯有诗人才能刻画自然并揭示真理,因此,他素有“诗人—哲学家”的美称。本书为了纪念爱默生220周年华诞(2023年5月25日),进一步推动国内外爱默生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研究而推出,是国内第一部爱默生
    黄宗英编译文学12.9万字
  • 会员
    《飞鸟集》是泰戈尔杰出的代表作之一,包含三百余首清丽的小诗。作品中,白昼与黑夜、溪流与海洋、自由与背叛合而为一,用短小的语句道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读这些小诗,如同在初夏雨后的早晨,推开窗户,看到一个淡泊、清透的世界,清新、美好,韵味悠长,耐人寻味。《新月集》是诗人以睿智而洁净的心灵唱出的儿歌,借助儿童的目光,营造了一个晶莹的童话世界。深邃的哲理,从童稚的话语和天真的画面中流露出来,智者的心灵与纯真的
    (印)泰戈尔文学3.7万字
  • 会员
    《雪莱诗歌研究》从雪莱诗歌中的神话隐喻视角切入,对雪莱诗歌尤其是他的长诗和诗剧中与意识形态、权力、权威和暴力、君主制、共和制等相关的内容及其艺术特征进行了梳理、分析和讨论,并探讨神话在雪莱的诗歌里是如何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或手法来展示政治主题的。雪莱诗歌中神话的独特运用使得他的诗歌颇具革命性、战斗性和反叛精神,在与西方政治、哲学和社会思潮相呼应的同时呈现丰富多彩、跌宕起伏的艺术魅力。
    曹山柯文学32.9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研究俄罗斯著名学者维谢洛夫斯基开创的历史诗学,他主张“从诗的历史来阐明诗的本质”。本书阐述历史诗学的学术背景、理论框架和内在机制,以及对文学体裁和文学形式历史流变的研究;研究20世纪以后巴赫金、日尔蒙斯基、梅列金斯基和赫拉普钦科如何发展历史诗学。他们先后提出要处理好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辩证关系,要把研究对象从形式的流变扩大到诗的意识的流变,主张从在更广阔的文化语境中进行历史诗学的研究。
    马晓辉文学19.3万字
  • 会员
    本书选译了诗人巴略霍最后两本诗集《人类的诗篇》与《西班牙,请拿开这杯苦酒》的全部和前两部诗集《黑色使者》与《特里尔塞》的部分作品,此外,还选译了八首散文诗。通过这些作品,读者可以了解这位伟大的秘鲁诗人。
    (秘)塞萨尔·巴略霍文学6.4万字
  • 会员
    本书基于广义田园诗概念,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包括英译古典牧歌在内的英国历代田园诗的多维空间特征,为读者呈现出一个诗意的、融理想与现实为一体的矛盾空间——田园乌托邦,揭示了田园诗以矛盾空间纾解人类社会心理矛盾的内在机制。
    姜士昌 姜承希文学19.1万字
  • 会员
    《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是聂鲁达情诗代表作,1924年出版时,诗人时年20岁。在这部诗集中,聂鲁达写下了:“爱是这么短,遗忘是这么长”“我喜欢你沉默的时候,因为你仿佛不在”等经典诗句,尽情表现缠绵缱绻的极致浪漫,赞美青春、游历与爱情。特别附录诗人诗作导读、译者简介,聂鲁达生平大事记,让读者感受聂鲁达式的浪漫激情。
    (智利)巴勃罗·聂鲁达文学2.3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研究具有世界影响的俄罗斯民间文艺学家普罗普的三部专著《故事形态学》《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和《俄罗斯故事论》,指出他的研究是如何从结构形态的角度回答故事是什么、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回答故事怎么来的两大问题,以及其他的相关问题,并着重探讨他如何将结构形态研究同历史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为故事学和叙事学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贾放文学15.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