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历史的原声:清季民元的“共和”与“汉奸”
倾听历史:从史料史观之分到史论之合
共和篇
- APP免费
第一章 梁启超与共和观念的初兴
- APP免费
第二章 转向孙中山:共和先驱易位
- APP免费
第三章 革保论战与共和观念的演进
- APP免费
第四章 国体政体的争辩
- APP免费
第五章 帝制与共和的缠绕
- APP免费
汉奸篇
- APP免费
第六章 清季汉奸指称的转义与泛用
- APP免费
第七章 首义之区的汉奸问题
- APP免费
第八章 光复各省的防奸锄奸——以沪军都督府为中心
- APP免费
第九章 惩办汉奸与南北统一
- APP免费
后记
- APP免费
征引文献
- APP免费
封底文字
- APP免费
旭日残阳:清帝退位与接收清朝
- APP免费
绪论:回到晚清再革命
- APP免费
一 渊源
- APP免费
二 承接
- APP免费
三 转身
- APP免费
提要
- APP免费
国事共济会与国民会议
- APP免费
一 组织及成员
- APP免费
二 两面碰壁
- APP免费
三 南北议和的关键议案
- APP免费
四 袁世凯、唐绍仪的态度取向
- APP免费
五 取代国会的政制选项
- APP免费
列强与南北和议的政争
- APP免费
一 各怀鬼胎的不干涉
- APP免费
二 英国变脸 日本无奈
- APP免费
三 向亲贵施压
- APP免费
南北和谈与国民会议
- APP免费
一 国民会议的南北之争
- APP免费
二 和谈陷入绝境
- APP免费
三 舆情纷歧与风波再起
- APP免费
袁世凯《请速定大计折》与清帝退位
- APP免费
一 重判《请速定大计折》的时间
- APP免费
二 从退位到公决
- APP免费
三 掩人耳目的双簧
- APP免费
四 袁世凯逼宫
- APP免费
政权鼎革与法统承继:清帝退位的南北相争
- APP免费
一 另立临时政府
- APP免费
二 再以国民会议障眼
- APP免费
三 回归原轨
- APP免费
四 退位与致政
- APP免费
五 争议仍未结束
- APP免费
接收清朝旧署
- APP免费
一 由新旧而南北
- APP免费
二 接收与合组
- APP免费
三 办理交接
- APP免费
四 一副空架子
- APP免费
创建民国新阁
- APP免费
一 以南北争新旧
- APP免费
二 兼容新进与故旧
- APP免费
三 专业化取向
- APP免费
四 舆论与申论
- APP免费
民元孙中山与逊清皇室的交往:兼论清皇族的归属选择
- APP免费
一 逊清皇室的欢迎活动
- APP免费
二 孙中山的满蒙危机应对
- APP免费
三 清朝皇室的自我认同
- APP免费
征引文献
- APP免费
封底文字
- APP免费
学术江湖 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风
- APP免费
绪论: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风
- APP免费
一
- APP免费
二
- APP免费
三
- APP免费
四
- APP免费
五
- APP免费
教会学校与西体中用
- APP免费
一 圣道与技艺
- APP免费
二 分途未必并重
- APP免费
三 西体双轨
- APP免费
四 分途与合流
- APP免费
“中国哲学”探源
- APP免费
一 “东洋哲学”与“支那哲学”
- APP免费
二 泰西哲学与中学
- APP免费
三 “中国哲学”的取向
- APP免费
文与言的分与合 重估五四时期的白话文
- APP免费
一 废除汉字:近代汉语言文字改革的目标
- APP免费
二 我手写我口:白话文的过渡使命
- APP免费
三 文言白话 孰为正宗
- APP免费
四 龙种?跳蚤?
- APP免费
马裕藻与1934年北大国文系教授解聘风波
- APP免费
一 元勋还是罪魁
- APP免费
二 解聘与辞职
- APP免费
三 师、生、校异趣
- APP免费
四 挽留背后的矛盾
- APP免费
五 消沉与发奋
- APP免费
金毓黻与南北学风的分合
- APP免费
一 北将入主南营
- APP免费
二 南北新旧
- APP免费
三 由分而合归本原
- APP免费
留欧前后傅斯年学术观念的变化及其牵连
- APP免费
一 留欧前后的转变
- APP免费
二 顿悟:环境与交友
- APP免费
三 敬而不畏之畏
- APP免费
四 心照不宣的礼让
- APP免费
陈寅恪的西学
- APP免费
一 学问难以贯通中西
- APP免费
二 中国的东方学首席
- APP免费
三 国人之中 西学较优
- APP免费
四 取珠还椟
- APP免费
五 申论
- APP免费
民国学人的宋代研究及其纠结
- APP免费
一 宋代为中国学术文化高峰
- APP免费
二 “宋学”渊源
- APP免费
三 新宋学及其取径
- APP免费
四 南北宋的高下
- APP免费
“了解之同情”与陈寅恪的治史方法
- APP免费
一 取西洋哲学观念
- APP免费
二 了解之同情
- APP免费
三 宋贤治史之法
- APP免费
求其是与求其古 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的方法启示
- APP免费
一 思想为语言所支配
- APP免费
二 求其是与求其古
- APP免费
三 方法为仪型 结论不成立
- APP免费
征引文献
- APP免费
一 报刊
- APP免费
二 一般文籍
- APP免费
封底文字
- APP免费
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
- APP免费
绪论:不分科的专题研究
- APP免费
一 专题与专家
- APP免费
二 问题与系统
- APP免费
三 专门与总汇
- APP免费
四 贯通与专精
- APP免费
从科举到学堂的中西学之争
- APP免费
一 教育与“教”“育”
- APP免费
二 新学堂与旧学校
- APP免费
三 纳科举于学堂
- APP免费
拒俄运动与中等社会的自觉
- APP免费
一 “中等社会”的出现
- APP免费
二 两种解读
- APP免费
三 激进路线的凸显
- APP免费
四 应用与争议
- APP免费
先锋与本体的冲突 ——壬寅浔溪公学第二次风潮述论
- APP免费
一 风潮前史
- APP免费
二 风潮起因
- APP免费
三 曲突徙薪
- APP免费
四 调停失败
- APP免费
五 影响深远
- APP免费
天地人生大舞台 ——京剧名伶田际云与清季的维新革命
- APP免费
一 千丝万缕保皇会
- APP免费
二 不知不觉革命党
- APP免费
盖棺论难定:张之洞之死的舆论反应
- APP免费
一 文本来源
- APP免费
二 取材准则
- APP免费
三 看法各异
- APP免费
四 影响预测
- APP免费
清末城镇结构的变化与商民罢市
- APP免费
一 “城镇”的地位及其结构变化
- APP免费
二 罢市的类型与影响
- APP免费
三 罢市的效应与趋向
- APP免费
民国开国的歧见、新说与本相
- APP免费
一 逊位还是退位
- APP免费
二 帝制与共和
- APP免费
三 单一制与联邦制
- APP免费
四 总统制与内阁制
- APP免费
“北洋军阀”词语再检讨与民国北京政府
- APP免费
一 问题的提出
- APP免费
二 “军阀”词语产生的再检讨
- APP免费
三 “北洋军阀”词语产生的再检讨
- APP免费
四 “北洋军阀”的谱系
- APP免费
五 奉系的加入与北洋正统
- APP免费
六 北洋与北洋政府
- APP免费
七 北京政府时期的民国史
- APP免费
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 ——孙中山对新文化派的回应
- APP免费
一 外来影响
- APP免费
二 内部响应
- APP免费
三 分歧与一致
- APP免费
孙中山与科举制
- APP免费
一 无缘科第
- APP免费
二 科举考试的利与弊
- APP免费
三 变科举为专门之学
- APP免费
四 科举制与单立考选权
- APP免费
南浔·湖社与国民党
- APP免费
一 南浔与国民党
- APP免费
二 湖社与南浔
- APP免费
三 湖社与国民党
- APP免费
四 几点议论
- APP免费
“华南”概念的生成演化与区域研究的检讨
- APP免费
一 华南概念的晚出与限定
- APP免费
二 “华南”的涵盖与演化
- APP免费
三 日本的南进政策凸显华南
- APP免费
四 广州为华南中心的初显
- APP免费
五 区域研究的本旨与流弊
- APP免费
国民党在大学校园的派系争斗
- APP免费
一 相煎何太急
- APP免费
二 校园烽烟
- APP免费
三 河东河西
- APP免费
四 国共进退
- APP免费
1948年中山大学易长与国民党的派系之争
- APP免费
一 学潮与倒王
- APP免费
二 朱家骅与王星拱
- APP免费
三 朱家骅与CC派
- APP免费
人名索引
- APP免费
征引文献
- APP免费
封底文字
- APP免费
交流与对抗:近代中日关系史论
- APP免费
第一章 近代中日关系研究的史料与史学
- APP免费
第一节 问题与取向
- APP免费
第二节 史料的整理与解读
- APP免费
第三节 并非多余的话
- APP免费
第二章 甲午战后的中日关系与留日学生发端
- APP免费
第一节 旧说之疑
- APP免费
第二节 新说之据
- APP免费
第三章 “兴亚会”与戊戌庚子间的中日民间结盟
- APP免费
第一节 日本对华团体与上海亚细亚协会的渊源
- APP免费
第二节 东亚同文会成为主导
- APP免费
第三节 中日民间同盟的影响及其局限
- APP免费
第四章 辛亥时期的变政与日本
- APP免费
第一节 游学与游历
- APP免费
第二节 东学的笼罩
- APP免费
第三节 变化未必是进化
- APP免费
第四节 中、东、西学的异同
- APP免费
第五章 近代日本在华大众传播业
- APP免费
第一节 发展概况与类型
- APP免费
第二节 功能与趋向
- APP免费
第三节 影响中日关系
- APP免费
第六章 戴季陶日本观的形成及其影响
- APP免费
第一节 了解与警惕
- APP免费
第二节 日本正吾人当头第一大敌
- APP免费
第三节 转向中日提携
- APP免费
第四节 《日本论》的形成与局限
- APP免费
第七章 排日移民法案与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演讲
- APP免费
第一节 排日移民法案的由来
- APP免费
第二节 日本的反应
- APP免费
第三节 日本以外的反应
- APP免费
第四节 孙中山对日态度的变化
- APP免费
第五节 孙中山大亚洲主义的反响—以台湾为例
- APP免费
第八章 解读孙中山大亚洲主义演讲的真意
- APP免费
第一节 思想的历史
- APP免费
第二节 搜群籍以参圣言
- APP免费
第三节 取事实以证言论
- APP免费
第四节 一面之词与四面看山
- APP免费
第五节 孙中山进京的反应
- APP免费
第六节 鉴古而知今
- APP免费
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对北平文教界的组织活动
- APP免费
第一节 指导平津新闻
- APP免费
第二节 华北文化教育协会
- APP免费
第三节 组织文史杂志
- APP免费
附录
- APP免费
黄金十年与新政革命
- APP免费
日本在中国接受西方近代思想中的作用
- APP免费
《中和月刊》解说
- APP免费
后记
- APP免费
[人名索引]
- APP免费
[征引文献]
更新时间:2020-06-12 18: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