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插图
序言 东方学视野中的中国照片
一 对于中国,摄影首先是政治问题
二 东方学趣味的中国照片:以约翰·汤姆森的中国照片为例
三 “东方学影像链条”的转折与马克·吕布终止的“东方学定理”
第一章 见证条约时代的开始——1860年菲利斯·比托记录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 从塞瓦斯托波尔围困战到“印度兵变”
二 大沽炮台之战:英军的旗帜与清军的尸体
三 通州八里桥与燃灯塔:为何只见名胜,不见战场?
四 “北京啊!所有人都从心底发出一声惊叫”
五 《北京条约》:成功的羞辱与不成功的拍摄
六 成也横滨,败也横滨
第二章 衰落的帝国——1869—1872年约翰·汤姆森记录的中国
一 1862—1872:汤姆森的亚洲十年
二 “绅士风度”与英国媒体的“骑士风度”
三 为恭亲王奕和总理衙门六大臣拍照
四 汤姆森的湿版摄影法
第三章 1900年的北京——詹姆斯·利卡尔顿镜头中的义和团与八国联军
一 旅行摄影师撞上了“庚子之难”
二 利卡尔顿何以特别“关心”中国的苦力
三 四块银元拍“三寸金莲”,五块鹰洋拍站笼的死刑犯
四 天津之战与“摄影潮人”李鸿章
五 北京:纵使相逢已不识
第四章 “农夫歌”——1908—1932年西德尼·甘博照片中的中国
一 基督之手与东方那只昆虫的叮咬
二 四川的夏日之旅与北平的社会调查
三 见证五四运动与1925年的孙中山葬礼
四 晏阳初:“你不愧为真正的商人!”
第五章 香格里拉的始作俑者——1922—1949年约瑟夫·洛克在中国的探险
一 植物物种和标本采集者、小偷和商业间谍
二 埃德加·斯诺说:“洛克不是个怪才,就是个白痴!”
三 贡嘎日松贡布,山神目光与土匪枪口下的行走
四 香格里拉:小说中的世外桃源,现实中的监狱
五 《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与“没有历史”的“纳西朋友”
第六章 1935年的禁地之旅——艾拉·玛雅尔穿越“隔断的绿洲”
第七章 1936年的禁地之旅——埃德加·斯诺探寻红色中国
一 为什么要去陕北?
二 毛泽东的红星八角帽
三 红军大学、红军剧社、红色司令、红色窑工
四 古城墙上的红军小号手是谁?
五 西安惊魂:苏区采访的笔记本和拍摄的胶卷丢失了
第八章 在战火中疗伤——1938年罗伯特·卡帕目击的中国抗战
一 卡帕与塔罗:西班牙战场上的生死恋
二 “保卫中国的战士”登上《生活》杂志封面
三 在台儿庄见证勇敢
四 遭遇“4·29武汉大空战”
五 从西安到兰州:“世界上最白痴、最痛苦的一次旅行”
六 一个“卐”字符
七 “汉口最后的留守人”与仅有的四张彩照
第九章 北平的声音与记忆——1933—1946年海达·莫理循眼中的古都
一 “海达小姐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
二 阿东的女经理与“荷包控”碧波小姐
三 北平的声音与记忆:月色潭柘寺,寒夜八达岭
四 没有“摄影哲学”的摄影家
第十章 1948——1949:穿行于新旧中国之间——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在中国(上)
一 北平:温情脉脉的最后一瞥
二 上海、杭州、南京:中国发生革命的理由
三 亨利拍摄北平与上海的视角差异
四 超现实主义者的雪地冒险
五 亨利在中国的两个伴儿:莫希妮与山姆·塔塔
第十一章 1958:“我们有一个重大的责任”——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在中国(下)
一 对外文委邀请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访问中国
二 一天的印象:亨利在十三陵水库建设工地
三 亨利看“大跃进”:从同情到怀疑,再到莫名其妙
四 “看不见生产者面孔的国家”:个人生活哪里去了?
五 漏掉了“决定性瞬间”?
六 转身就有是非:1960年中国文化界对亨利的批判
第十二章 旁观者——1964—2005年何奈·布里的七访中国
一 1960年代最了解中国的西方摄影师
二 布里的照片为何卓尔不群
三 我们是事件的参与者,我们目击了世界!
第十三章 1979年的中国——伊芙 · 阿诺德与她的《中国之行》
一 1979年,等了十年的那张签证来了!
二 长城上的时装表演与南京路的知青游行
三 女性老了依然美丽,就是一件艺术品!
第十四章 红色中国——马克·吕布眼中的毛泽东时代
一 在印度初见周恩来
二 1957年,对中国的第一印象
三 1965年,周恩来的不眠夜与《中国的三面红旗》
四 1971年,毛泽东时代的中国
第十五章 中国之惑——马克·吕布眼中改革开放的中国
一 1982年,“我们为我们的历史而骄傲”
二 千山最爱是黄山,黄山错过吴冠中
三 “我的东方死了!”
四 站在报道摄影之“记者——艺术家时代”的过渡点上
第十六章 我的情怀在这里——1976—2010年刘香成的中国叙事
一 从《毛之后的中国》到《中国:一个国家的肖像》
二 我拍的是中国人眼中的中国
后记
推荐语
更新时间:2021-11-23 16:20:56